7月24日政治局会议改善预期后,各部门快速响应中央号召、落实政策部署,带动A股、港股纷纷走强,北向资金大幅流入,部分投资者偷着乐:牛回!速归!
但放量修复之后,市场博弈有所加大,8月前两个交易日市场接连“熄火”,不少投资者仿佛又迟疑了:牛回没回?要不要归?牛市体验卡到期?
反弹真是一波三折…话说回来,7月下旬市场着实迎来了重大转机,那么8月:你看我有机会吗?当前环境下,什么风格、哪些板块值得重点关注?
01海内外宏观环境
美联储政策空窗期,国内经济确认底部
海外方面:
在美联储第11次加息动作完成后,市场较为关心本轮加息周期是否结束,降息周期何时开启。从美国当前经济表现来看,非制造业PMI反弹、非农薪资强劲,结合最近联储官员的发言,现在去定价宽松拐点为之尚早。
考虑到CPI下至3%之后实际工资进一步转正,叠加股市带来的财富效应,美国居民消费的韧性依然不容小觑,因而货币政策拐点尚存在不确定性。
但是,由于8月联储不开会,下一个博弈的时间点可能会来到联储9月会议前,在9月下旬下一次联储议息会议前,市场将阶段性进入鹰派信息的“空窗期”,来自外部的压力有望相对缓和。
国内方面:
今年二季度,由于经济的环比下行,导致了A股市场出现了比较大的调整,其中既有一些中长期的结构性的因素如地产周期,也有一些短期的周期性的因素,比如主动去库存对于需求不足感受的放大、疫后复苏进入第二阶段等。
但是边际来看,6月单月数据生产、投资和消费均较前值有所回升,主要经济指标除地产和出口之外在5-6月环比4月持续好转,基本确认了二季度为环比增长底部的判断,后续的积极因素,一方面来自于库存周期逐步见底,另一方面也来自于政策逐步加快落实后基建和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的拉动。
(数据来源:华夏基金,Wind,公开数据,2023年7月)
政策层面,此次年中政治局会议无疑是一次改善预期的会议。随着会议落地,促消费与地产政策方向逐步确认,同时罕见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新一轮稳增长的号角已经吹响。
不过,部分资金博弈下半年总量层面是否会有强刺激政策出台。事实上基于对于下半年经济增长底线的预测和金融稳定的目标,预计总量政策端难有新增重大刺激政策出台,更多在于原有政策的落实。
↓
货币政策:维持宽松是核心
财政政策:专项债加快发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使用,用于基建、平急两用、城中村改造
地产政策:核心城市的限购限贷政策配合着养老生育等政策的小步放开…
02后市研判
高胜率区间,把握周期与景气思路
市场大势方面:
从我们判断市场中期走势的三因素模型来看,当前继续处于剩余流动性下行、风险偏好稳中有升、盈利企稳回升的状态下。市场仍处估值低位,也就是在当前时点我们还是处在一个高胜率的大势位置,对后市展望较为乐观。
(数据来源:华夏基金,2023年7月)
行业研判方面: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本期商品价格有所上行。半年度策略中我们判断下半年周期会有阶段性机会,按照我们周期股投资的框架,如果跟踪的商品价格出现一半以上涨的情形,那么周期股的超额收益就很明显,过去除了3月份之外,其他月份都有这样的特征。
(数据来源:华夏基金,2023年7月)
近一个月,经济基本面能够观察到的最为明显的边际变化,就是总需求的企稳回升。截至7月21日,我们跟踪的56种商品价格中有64%的商品价格上涨,接近周期股高胜率的70%阈值,主要原材料品种当前处于近年来库存最低位置,并且主要的顺周期方向当前的估值位置均处在相对低位。
(数据来源:华夏基金,2023年7月)
因此,从中短期看,8月乃至整个三季度,我们在行业结构上可以更加偏向于周期一些。
另一方面,成长风格在最近一个月有所回调,以AI为代表的TMT方向季度滚动的超额收益有所收敛,阶段性的下行压力有所释放。
从景气投资角度看,三季度往往是景气投资具有强日历效应的阶段,特别是在经济总体回暖且中报不断披露的背景之下。
因此,我们当前的行业选择应当选取当下相对收益的周期方向,以及下半年景气较好的成长方向,那么哪些具体方向是符合我们判断的呢?
从中报业绩预告中来看,预喜率排名居前的行业以消费行业为主,这也基本符合上半年总体的经济基本面景气结构。
(数据来源:华夏基金,Wind,公开数据,2023年7月)
景气加速,同比环比高增速的方向,主要集中在
一级行业:通信、家电、国防军工、环保、计算机
二级行业:通信设备、军工电子、光伏设备、家电零部件、电子化学品
业绩反转,同比为负但环比转正的方向,主要集中在
一级行业:电子、轻工制造、建筑材料
二级行业:家居、半导体、电机、水泥、造纸
(数据来源:华夏基金,Wind,公开数据,2023年7月)
基于以上判断,从月度视角出发,本月建议沿着周期与景气的思路进行行业配置,重点关注:
周期:有色金属、化工、交通运输
景气:汽车、新能源车、家电
成长:计算机
03基民应对
提振信心,保持清醒理性
我们前几天写过:22年初至今的一年半阙,资本市场吹过三缕清风,三次政策底的确立让我们的心中有过三次期待。
第一次是,22年4月:国内疫情+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冲击市场情绪,4 月中旬开始疫情形势好转、稳经济一揽子措施与4.29政治局会议定调稳定市场情绪,4月27日上证指数最低触及2863点,随后开启反弹行情并持续至7月初,反弹幅度近18%。
第二次是,22年11月:国内疫情+汇率贬值等利空影响下三季度市场震荡走弱,11月11 日防疫政策的重大转向与金融16条(以及地产三支箭)确立政策底。A 股市场于10月31日见底,至2023年4月下旬高点上证指数累计反弹幅度近18%。
第三次是,23年7月:政治局会议指出经济面临来自“需求不足”和“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新的困难挑战,政策强调“发挥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指出“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同时提到了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扩内需方向。
市场普遍认为继22年4月和22 年11月以来的第三轮政策底当前已经到来。
复盘 2022 年的两次政策底,市场对政策预期的转变都推动了指数的阶段性行情,从结构来看,两轮行情中政策刺激方向均有较好表现。
(数据来源:西部证券)
但前两次由于缺少经济(业绩)底的配合,未能推动市场反转趋势最终形成。市场在底部区域反复打磨,反刍消化,时至今日,此次政策底将与前两次有明显不同。
短期来看,随着促消费和地产政策渐次落地,经济预期快速修复,顺周期行业正在渐入佳境。中期来看,叠加工业企业补库与 PPI 同比回升,推动业绩底逐步形成,在政策底与业绩底的共振下,市场整体走出震荡格局的条件正在逐步满足。(数据来源:西部证券)
当前,当前A股股债收益比(全部A股股息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0.80,处05年以来从高到低1%分位。A股当前毫无疑问处于长期很便宜的位置,这意味着大多数行业都被低估,而经济、政策或是外部流动性均有持续改善的空间,A股市场当前布局机会仍然非常显著。
风险提示:
1.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投资方式。
2.本资料仅为服务信息,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于投资人的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法律文件。
3.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4.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且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者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5.基金管理人的适当性匹配意见不表明其对产品或者服务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
6.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匹配意见不必然一致,且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的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存在差异。
7.本页面基金产品风险等级由基金销售机构提供,且投资者应符合销售机构适当性匹配原则。
8.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承诺或保证。
9.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10.本页面产品由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
11.基金产品历史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12.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本服务由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相关责任将由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承担,如有问题请咨询华夏客服,电话400-818-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