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前几个交易日的大涨,1日市场再度陷入震荡节奏。上证指数二度盘中冲上3300点后回落,行业轮动也在加快,热点略显涣散。
事实上,在A股历次底部回升的反弹当中,行情的伊始大概率都充满着艰难和混沌。这个阶段基本面发出的改善信号相对有限,增量资金的“增援”又还在路上,于是市场情绪往往也不稳定,风险偏好时强时弱,会因为乐观的预期而火速抢跑,也会因为悲观的传闻而突然大跌。一会大家仿佛能够嗅到了牛市的气息,一会又开始担忧大盘是否会再创新低。这样的阶段往往是折磨的,期待的心理会被意料之外的大涨所唤醒,失望的情绪又很快会被突如其来的下跌所扩散,在反复中身心俱疲。
对于这样的市场,我们就提醒大家一个字:“稳”。心态要稳,操作也要稳,都稳住了,才有希望收获确信。
从近五年A股走势中发现的道理
打开上证指数最近五年的走势图,大家第一眼是什么感受?有人或许会觉得“乱”,而这种“乱”呈现在市场上,其实就是那两个字:震荡。
来源:wind,2018.03.15~2023.03.15,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在这五年市场中有过几次单边上涨行情,但持续时间都不长,比如2019年1月到4月,2020年3月到7月,2020年12月到2021年2月,2022年4月到7月,以及距离最近的2022年10月到12月。这些单边上涨的时间加起来可能还不到一年,仅占到五年时间的20%。那么,剔除这20%的上涨时间之外,A股又在做什么呢?震荡。有时是下跌回调,有时是来回拉锯震荡。
不难发现,最近五年的A股走势再度验证了投资中的“二八法则”:股市中80%的收益往往来自于20%的时间。所以说,投资就是一场与人性的自我博弈,追涨杀跌到最后,收益或许还不如一直持有。
应对短期迷茫,做好四件事
那么,面对行情伊始的短期迷茫,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坚持持有。别看最近五年的市场走势图这么“不争气”,上证指数在此期间几乎“0收益”,但如果投资者能够坚持在“颠簸行情”中长期持有基金,收益其实并不差。以偏股型混合型基金指数为例,过去五年间累计涨幅可达43%;还有权益仓位更高的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期间涨幅达到了53%。指数代表的是该类基金的整体水平,说明持有该类基金的投资者在过去五年震荡市中的平均收益,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相信这个成绩应该都是令人满意的。
(来源:wind,2018.01.01~2023.07.31)
其次,不要试图去回避下跌。每次遇到市场震荡,很多人都会有一种侥幸想法——“能不能先赎回了,等到市场上涨时再入场呢?”问题是,没有人能够准确判断市场的短期走向,自以为规避风险的赎回,很可能出现在下一波大涨前。即使“有幸”逃过了暴跌,很可能也会“踏空”后面的暴涨。更重要的是,虽然市场什么时候可以完全走出来难以精准预判,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复苏大方向不变的今年,处于企业盈利上行期的A股的确在一个向下空间有限、向上反弹可期的位置。与其为了短期的涨跌辗转反侧,不如坚持定投,让震荡市中的投资更从容。
第三,优选基金,选择中长期绩优的基金长期持有,是能大概率提升胜率的方法。还是以近五年的市场为例,在全市场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收益高的累计回报超过200%,收益差的亏损超过50%,首尾收益相差高达280%。进一步来看,在此期间有81只偏股混合型基金收益翻番,272只收益超过50%,同时也有24只收益告负。这也就意味着,决定我们最终收益的不仅仅是市场,还有我们选择基金的眼光。(数据来源:wind,2018.03.15~2023.03.15)
最后,做好资产配置和组合投资。为什么要再次强调资产配置?因为对于风险敏感度高的投资者来说,资产配置既可以捕捉到当前市场环境中具有投资价值的资产类别,又能利用不同资产之间的负相关性平滑波动,实现更优的风险收益比。为什么要建议组合投资?因为谁也不能保证自己选到的就是好基金,组合投资能有效减少“单押”风险,即使不小心猜中“吊车尾”的基金,也不至于“竹篮打水一场空”。
投资就是一场与人性的自我博弈,金融市场内生的复杂性使得不确定性无处不在,市场和资产的大幅波动常常会让投资者产生各种心理反应。这些心理反应还会进一步被人性中的弱点放大,演变成极端的贪婪和恐惧,再反过来为市场的不确定推波助澜。
但是,聪明的投资者不会因为短期走势而扰乱了自己判断和决策,稳住心态才有可能会收获确信。没有一轮行情在伊始的时候能够被投资者充分认知,市场总是在犹豫中上涨,“上涨-分歧-消化-再上涨”是一种良性的循环。大方向已经确定了,事情的进展总需要一定的过程,未来的形势仍然有望朝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前进。
展望后市,在经济复苏前景进一步清晰、会后重要政策进入落地的背景下,市场有望重新回归景气驱动、基本面审美的模式,大家不妨稳住心态,静待市场回归正常节奏!
风险提示:
1.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投资方式。
2.本资料仅为服务信息,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于投资人的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法律文件。
3.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4.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且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者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5.基金管理人的适当性匹配意见不表明其对产品或者服务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
6.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匹配意见不必然一致,且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的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存在差异。
7.本页面基金产品风险等级由基金销售机构提供,且投资者应符合销售机构适当性匹配原则。
8.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承诺或保证。
9.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10.本页面产品由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
11.基金产品历史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12.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本服务由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相关责任将由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承担,如有问题请咨询华夏客服,电话400-818-6666。
#地产板块持续上涨 你踏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