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总结直播《四季度港股“剧本”危中有机?》生成
全文摘要:本次直播主要讨论了港股市场的投资机会。首先,嘉宾分享了投资经验,强调长期投资和专业机构选择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港股市场受外部政策影响波动的情况,指出短期不确定性压制市场情绪。接着,讨论了全球资本转向新兴市场的趋势,港股科技板块受益于政策红利和AI趋势,估值优势明显。最后,嘉宾建议关注港股科技和医药板块的中长期潜力,当前震荡或为布局良机。
1 嘉宾分享投资经验与心得。
陈茜分享了自己20多年的投资经历,从追求高收益到理解配置价值,最终选择华夏基金。他提到华夏产品线丰富,适合不同投资者,如ETF适合新手。他强调长期投资、降低对短期波动的敏感,并分享了自己从亏损到盈利的转变。陈茜对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充满信心,建议年轻投资者保持良好心态,选择专业机构。
2 港股市场受外部政策影响波动。
主持人佳佳佳和研究员陈倩讨论了近期港股市场的变化,特别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策言论对市场的影响。10月10日特朗普宣布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导致市场恐慌,恒生科技指数失守6000点。虽然特朗普随后软化立场,但短期不确定性仍压制市场情绪和资金行为。
3 市场对关税不确定性反应明显。
陈茜指出特朗普关税言论反复加剧市场波动,部分资金开始押注局势缓和。港股近期呈现高波动,恒生指数和科技指数均下跌。尽管部分资金流入放缓,但中长期看贸易问题可能缓和,科技主线仍有机会。港股在当前全球资金重构背景下,逐渐成为重要配置选项,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显示其持续吸引力。
4 全球资本加速转向新兴市场。
陈茜指出,由于美元高利率和经济衰退风险,全球资本正从发达市场转向新兴市场。港股凭借其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与美股低相关性以及开放成熟的市场基础,成为资金流入的重点区域。特别是港股科技板块,兼具成长性和与中国经济的关联度,成为资金配置的核心。
5 港股科技板块受政策红利支持。
陈茜指出港股科技板块受益于国内政策支持和全球AI趋势,业绩增长动力强劲。港股整体估值合理,科技板块性价比突出,恒生科技指数PE仅24.6倍,处于历史低位。流动性方面,港股成交活跃,日均成交额同比大增118%,支撑估值合理性。
6 港股交投活跃,资金持续流入。
陈茜指出港股通个股日均成交额达1110亿港元,同比涨幅近200%。南向资金持续流入,10月以来净流入477亿港元,年内突破1.2万亿港元。港股活跃源于美元走弱推动资金分散至新兴市场,以及A股资产荒背景下资金增配港股高分红和成长类资产。创新药板块年内涨幅超100%,科技龙头技术突破推动盈利增长。恒生指数估值优势明显,科技板块性价比突出。建议关注低估值成长主线和高股息防御板块。
7 港股科技板块中长期潜力大。
陈茜指出港股科技板块近期虽有调整,但产业趋势和政策支持未改,中长期成长空间仍大。短期调整或带来入场机会,尤其AI产业链受益于全球科技巨头资本开支扩大。港股科技龙头广泛分布于AI全产业链,技术优势明显。尽管存在贸易摩擦等不确定性,但国产技术进步提供应对底气。建议关注四中全会和十五五规划对市场风险偏好的影响。
8 港股科技指数配置价值凸显。
陈茜指出恒生科技指数当前处于历史低估区间,具备较强安全边际和估值修复空间。AI产业变革为港股科技龙头带来新动能,政策环境支持平台经济发展。恒生科技成分股如腾讯、阿里等在AI领域持续发力,具备用户数据、现金流和商业化优势。当前估值仅处历史32%分位,横向比较也具性价比。
9 恒生科技估值优势显著。
陈茜指出恒生科技指数估值显著低于纳斯达克和创业板指,具备高弹性和高贝塔属性,在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时表现强劲。他提到恒生科技有望迎来估值修复和盈利改善的戴维斯双击,建议关注港股科技和互联网类资产。此外,他介绍了港股医药板块近期因SMO会议受到关注,该会议是全球肿瘤学顶级会议,中国学者主导的研究数量创历史新高,显示中国创新药在国际肿瘤学界的影响力提升。
10 医药板块投资机会显著。
陈倩指出,全球医药会议对中国药企有显著影响,尤其在创新药和C叉O领域。会议成果可能推动估值修复和国际化进程。短期来看,创新药板块受益于临床数据披露和前期下跌后的修复;中长期则有利率环境改善和估值修复空间。港股市场长期估值优势未变,当前震荡或为布局良机。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生成。 针对AI生成的内容,不代表天天基金的立场、态度或观点,也不能作为专业性建议或意见,仅供参考。您须自行对其中包含的数字、时间以及各类事实性描述等内容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