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07 15:47:21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北京
港股 “新势力” 来了!中概股加速回港,有哪些投资机会?

当华尔街投行还在为特斯拉最新财报争论不休时,香港中环的交易大厅里,基金经理们已经在密切追踪一些特别的股票了——这些即将从美股转战港股的"候鸟企业",正悄然掀起新一轮资本迁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中概股回归”。

 

这波始于2018年贸易战的回归浪潮,在经历《外国公司问责法》的风波和审计底稿博弈的考验后,如今已演化成涉及近万亿美元市值的资本大挪移。宋老师还清晰记得,2022年那场惊心动魄的"预摘牌"风波。美国SEC将170余家中概股列入观察名单的红色警报,让整个市场意识到:核心资产的回归已是大势所趋。尽管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协议暂时平息了风波,但就像港交所行政总裁欧冠升说的:"这不过是给回归时钟拧紧了发条。"(港股研究社20250430)

 

如今回看这场持续七年的资本迁徙,从最初阿里巴巴"摸着石头过河"的二次上市,到蔚来汽车开创性的双重主要上市模式,中概股回归早已从应急避险的权宜之计,蜕变为主动布局的战略选择。而这次转移不仅会改变港股的格局,也可能为市场带来一些难得的投资机会。

 

2025年4月13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公开表示,已指示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做好准备,迎接中概股回流,并强调香港必须成为中概股回流的首选上市地。4月29日消息,针对全球最新变化,港交所与香港证监会已根据特区政府的指示做好准备,并已与部分相关企业接触。(证券时报0429)

 

这里先科普一下,美国中概股是中国上市公司、特别是海外中资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外资本市场不确定性增大,美国监管趋于严格;同时香港投融资环境持续优化,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放宽了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条件,这些因素共同催化了此前中概股的回归浪潮。(中国对外贸易杂志20220614)

 

早在中美首次发生经贸关税摩擦的2018年以来,有关中概股的摘牌风险就已形成。为了防范意外风险,绝大部分中概股,尤其是大型公司如阿里巴巴、京东、百度等均已通过“二次上市”或“双重主要上市”方式回归港股,如今余下公司绝大多数为中小市值。根据机构统计,目前已有不少个股符合回港上市的条件了。(财联社20250421)

 

再顺带科普一下,关于中概股回流香港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美国私有化退市后新申请香港上市、在香港二次上市、在香港双重主要上市。其中,二次上市流程简单、所需时间短,合规要求获多项豁免;而双重主要上市,因为两个资本市场同为第一上市地,公司必须符合香港所有的上市规则,与二次上市相比最大的优势是可以纳入港股通。(投资者网0423)

 

据信风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值在百亿元以上且尚未回港的中概股共有19家,市值合计超1.5万亿元,其中有多家明星公司。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中概股要回香港上市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香港的监管政策更友好。港交所修改了上市规则,允许同股不同权的公司二次上市,而且从美股退市后可以直接变成港股主要上市。有公司的财务总监说,现在在香港可以直接用美股的存托凭证转换,不用花上百亿元进行私有化退市,时间也能节省不少。(新财富杂志20250417)

 

其次,港股流动性焕然一新。尤其是交投活跃度大大增强,据港交所介绍,2023年港股日均成交额约为1000亿港元,2024年为1320亿港元,2025年已突破2000亿港元,且2月有3次突破4000亿港元。尤其是科技板块备受资金青睐。

 

最后,规避跨境监管风险,应对国际监管环境的不确定性。由于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持续施压中概股审计合规性,目前仍有13%的在美上市中概股未完全满足SEC审计底稿审查要求。而香港作为中国特别行政区,其资本市场既符合国际投资者配置需求,又能规避跨境监管风险。(财新周刊202503)

 

有机构筛选发现,目前符合香港二次上市的标准的中概股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新消费公司,他们很受年轻人欢迎。在香港,这些明星企业的估值更能反映在内地用户增长的情况。第二类是硬科技公司,比如智能电动车企业。回到香港后,它们可以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链优势。第三类是和数据安全相关的公司,比如金融科技企业。回到香港后,数据合规方面的风险降低了。有一家支付平台转到香港后,申请跨境支付业务牌照的速度快了两倍。

 

专业人士认为,中概股回流港股,中长期可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配置香港股票。那么现在该怎么抓住这个机会呢?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直接参与股票投资可能风险较高,不妨考虑通过基金来布局。可以关注那些重点配置港股标的的基金。这类基金由专业团队管理,通过分散投资降低风险,更适合普通投资者分享中概股回归浪潮带来的红利。

 

关于中概股回归的话题你有何看法呢?或者想了解更多话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温馨提示:本文所述不作为个股推荐。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华夏中证5G通信主题ETF联接A(OTCFUND|008086)$

$华夏中证5G通信主题ETF联接C(OTCFUND|008087)$

$华夏恒生ETF联接A(OTCFUND|000071)$

$华夏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A(OTCFUND|013402)$

$华夏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3403)$

$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联接(QDII)A(OTCFUND|013171)$

$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联接(QDII)C(OTCFUND|013172)$

$华夏中证500指数增强C(OTCFUND|007995)$

$华夏中证A500ETF联接A(OTCFUND|022430)$

$华夏中证A500ETF联接C(OTCFUND|022431)$

#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上说了什么?#

#贸易壁垒或助力国产芯片加速替代#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