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正在悄然回暖,这可能是近期市场上最值得关注的变化之一。回顾这几年的走势,半导体产业自2019-2021年经历上行周期后,在2022-2024年期间确实进入了一段调整阶段。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行业正在步入新一轮上行周期。
与以往相比,这一轮周期有着明显的不同。一方面,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对芯片的需求正在呈现爆发式增长;另一方面,全球供应链重构和国产替代加速,给国内半导体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再加上产业政策的支持和资本的持续投入,这些因素共同为行业复苏提供了强劲动力。
仔细观察市场,半导体产业链的涨价潮已经成为当前最受关注的现象。这股涨价风潮最初从晶圆制造环节开始,随后快速蔓延到材料、设备等上游领域。就拿半导体硅片来说,全球范围内已经掀起了新一轮的涨价浪潮。从市场反应来看,机构普遍预测2025年12英寸硅片价格可能会再涨10%-15%,8英寸硅片的涨幅甚至可能突破20%。这些预测并非空穴来风,国内多家硅片生产企业的股价表现就是最好的证明,反映出投资者对硅片涨价趋势的强烈预期。
深入分析这轮涨价潮的背后原因,主要还是供需关系的变化。在需求端,我们看到多个领域都在同步发力:AI芯片训练与推理服务器对大尺寸、高纯度硅片的需求在快速增加;汽车电子领域的智能驾驶和电控系统带动车规级硅片用量成倍增长;工业与物联网领域的边缘计算设备和智能传感器也在持续放量。可以说,需求端呈现出全面开花的态势。
而在供给端,情况就显得有些复杂。虽然近年来全球晶圆厂都在持续扩产,但产能建设的速度始终跟不上需求增长的节奏。特别是在高端硅片领域,由于技术壁垒较高,产能扩张周期较长,导致供需缺口持续存在。这种结构性短缺的问题,短期内恐怕难以解决。
除了硅片,存储芯片领域的价格变化同样值得关注。主要存储芯片制造商已经开始调整产品售价,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行业景气度正在回升。与此同时,半导体设备领域也进入了价格上调周期。随着先进制程工艺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半导体设备的技术门槛和研发成本都在相应攀升。这些增加的成本必然会通过设备定价传导给晶圆制造企业,并最终体现在芯片价格上。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在国产替代的进程中,凭借技术突破和成本优势,正在逐步获得定价权,这也为产品价格上调创造了空间。从这个角度看,半导体板块确实值得投资者持续关注。
不过,作为科技前沿领域,半导体行业内部细分领域众多,设备、材料、设计、封装等不同环节的景气度差异很大。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选个股不仅要懂技术,还要紧盯供应链变化、跟踪订单情况,稍微走错一步就可能错过主线行情。在这种情况下,借道基金入场,直接打包一揽子绩优科技股或许是更明智的选择。比如$南方信息创新混合C$ (007491),这款产品覆盖了信息创新领域的多家优质企业,能够有效规避单一持股的风险。从业绩表现来看,确实可圈可点:昨日上涨1.82%,单位净值达到2.6246,创下近一年新高。如果看各个时间段的业绩,近一月上涨34.35%,近三月上涨46.31%,近六月上涨49.37%,近一年涨幅达到60.46%,自成立以来累计收益已经达到162.46%。这样的表现,在同类产品中确实显得较为突出。
展望未来,半导体行业的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随着人工智能、智能汽车等新兴应用的进一步普及,对芯片的需求还将继续增长。同时,国产替代的进程也在加速推进,这为国内半导体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投资者来说,现在或许是关注这个板块的好时机,但更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参与这轮行业发展的红利。#Figure 03人形机器人发布 量产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