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下午好,我是基金经理邵文婷,今日在中美元首会晤的消息背景下,A股市场呈现窄幅整理态势。截至午盘,上证指数微涨0.06%,报4018.86点;深证成指小幅下跌0.02%;创业板指跌0.23%,沪深300涨0.13%,板块方面出现明显分化,锂电池产业链集体爆发,成为市场焦点;量子科技概念延续强势表现,再度走强;而创新药概念则出现下挫,市场资金在不同赛道间呈现结构性流动特征。
关税矛盾短期缓解,但技术博弈仍将持续
中美元首釜山会晤为双方经贸关系带来短期缓和信号,11月10日关税暂缓期到期前,关税问题大概率迎来一段平和期。不过,美国对华技术遏制的长期战略并未改变,全球供应链"中国+N"的多元化格局或加速形成。
1. 双方让步释放诚意,关税平和期预期升温
鉴于11月10日中美关税暂缓期即将到期,本次会晤前双方已通过实际行动展现谈判诚意。美方撤回了新的关税威胁,并表态将暂缓加征关税;中方则选择延后稀土管控措施。这种相互让步的做法,不仅有助于缓解当前供应链和金融市场的压力,也为后续谈判留出了宝贵的缓冲空间。从会晤进展来看,美方将芬太尼问题与关税挂钩,试图平衡经贸施压与国内政治诉求,而中方通过稀土出口调整展现的灵活性,既戳中了美方痛点,也为国内半导体等关键产业争取到了技术突破的时间窗口,关税问题短期迎来平和期的可能性大幅增加。
2. 技术遏制战略未改,关键领域博弈持续
需要明确的是,关税暂缓只是短期缓和,美国对华技术遏制的长期战略并未发生根本改变。未来,美国可能以"国家安全"为名义,持续收紧在半导体设备、AI算力等领域的出口管制,这将对国内相关产业发展带来一定挑战。不过,中国也在积极构建反制能力,一方面不断突破稀土加工技术,提升关键资源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加快第三国供应链布局,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双方在技术领域的"管制-反管制"博弈将成为长期主线。
3. 供应链格局重塑,"中国+N"模式加速推进
中美之间的博弈正在推动全球供应链发生深刻变革。这种"管制-反管制"的螺旋升级,使得跨国企业为降低供应链风险,更倾向于采取"中国+N"的多元化布局策略,即在保留中国市场和产能的同时,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拓展生产基地。这一趋势不仅将改变全球产业分工格局,也为国内企业参与国际供应链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中美元首会晤带来的关税短期缓和,为市场情绪提供了支撑,也为相关出口导向型行业带来阶段性机会。但投资者需清醒认识到,技术领域的长期博弈仍将持续,全球供应链重塑的大趋势不可逆转。科技成长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交银上证科创板100指数A(OTCFUND|023050)$
$交银上证科创板100指数C(OTCFUND|023051)$
$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LOF)C(OTCFUND|013945)$
$交银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C(OTCFUND|020157)$
数据来源:wind
风险提示:相关个股仅供说明市场情况,不代表公司持有或承诺持有任何相关股票,也不构成行业或个股推荐,投资需谨慎。本文观点仅代表当下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不构成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详见基金法律文件。基金投资于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证券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人应充分了解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进行投资,欲知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相匹配的情况可向销售机构处获得协助支持。
#基金经理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