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弘基金从行业榜首滑落至第五,高阳手中亟待破解的困局不止余额宝缩水一个。
2023年12月28日,公募老将高阳正式接掌天弘基金,成为这家曾凭借余额宝改写中国理财市场格局的万亿级公募机构的新任总经理。
当时业内对这位资深经理人充满期待,期望他能带领天弘基金走出依赖单一产品的困境。
然而近两年时间过去,高阳领导下的天弘基金依然面临规模停滞、结构失衡的发展困局。截至2025年上半年,天弘基金管理规模为1.2万亿元,行业排名从巅峰时期的榜首滑落至第五位。
曾经的天弘基金凭借余额宝一度登顶公募行业规模榜首,如今这只“现金奶牛”规模较2017年峰值缩水近60%。
01 辉煌不再
天弘基金在公募行业的地位变化,从一个核心数据就可看出——行业排名从巅峰时期的榜首滑落至第五位。
规模停滞的背后,是天弘基金“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2025年上半年,天弘基金实现营业收入27.80亿元,同比增长4.01%,但净利润却同比下降2%至9.17亿元。
与2018年营收101.25亿元、净利润30.69亿元的巅峰时期相比,天弘基金的规模已几近腰斩。
曾经的“万亿神话”正被现实逐渐侵蚀,天弘基金不得不面对业绩下滑与结构失衡的双重挑战。
02 货基依赖
天弘基金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源于对货币基金的过度依赖。
截至2025年一季度,其货币型基金规模占比仍高达70%,而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合计不足一成。
这种“一条腿走路”的模式,在低利率环境下显得尤为脆弱。
作为天弘基金的“现金奶牛”,余额宝规模从2017年的1.69万亿元峰值一路下滑至2025年一季度的7710亿元,缩水幅度达54.4%。
更严峻的是,余额宝的7日年化收益率已跌破1.5%,2025年一季度平均收益率仅为1.416%,远低于银行理财现金管理类产品2%的平均水平。
天弘基金在货币基金领域的失利,与蚂蚁集团的战略调整密切相关。
2018年5月,支付宝宣布余额宝服务升级,首次引入非天弘系货币基金,标志着天弘基金对余额宝独家垄断地位的终结。
截至目前,余额宝可选的基金已超过四十只,这种开放策略直接分流了天弘基金规模。
03权益折戟
在货币基金失利之际,天弘基金的权益类产品同样表现不佳。
截至2024年底,其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不足200亿元,行业排名仅第46位。
2024年,天弘基金主动权益类产品合计亏损494.62亿元,而同期通过管理费收入仍实现连续盈利,暴露出“赚管理费、亏本金”的畸形模式。
具体来看,天弘周期策略混合基金2024年净值增长率-9.55%,跑输业绩比较基准22.33个百分点。
天弘医疗健康混合基金A/C类合计亏损超1亿元。
在被动投资领域,天弘基金同样面临困境。公司直到2019年才推出旗下首只ETF产品——天弘创业板ETF,相较于头部基金公司晚了近10年。
在公募ETF市场这个高度重视先发优势、规模效应和流动性的领域,晚入局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04 高管更迭
高阳上任前后,天弘基金管理层经历了剧烈变动。
2024年11月15日,蚂蚁集团副总裁黄辰立接任天弘基金董事长。
值得注意的是,黄辰立在上任前10天才通过基金从业资格考试。
天弘基金近年来频繁更换董事长,近四任董事长井贤栋、胡晓明、韩歆毅、黄辰立均来自蚂蚁集团。
除了2024年底出任董事长的黄辰立外,其余三人的任期并不长,其中胡晓明的任期仅有一年多。
这种频繁的高管更迭直接影响了天弘基金的长期规划落地,导致公司缺乏经营连贯性和稳定预期。
05 投研困境
明星基金经理的批量离场,迫使天弘基金不得不大量启用新人。
2023年9月,有“国民基金经理”之称的王登峰因个人原因离职。
王登峰独立掌管天弘余额宝货币八年之久,任期回报率达29.67%,见证了这只产品从藉藉无名走向巅峰再到衰落的全过程。
王登峰离开后,李宁、陈国光、任明、谷琦彬四位基金经理也相继在2024年离职。
为填补空缺,天弘基金在一年内引进了11位无基金从业经验的新人,投研团队“青黄不接”力量薄弱。
因此,“一拖多”的现象在天弘基金并不少见。
如林心龙、陈瑶等基金经理同时管理着14-15只指数基金,投研精力分散,产品业绩普遍承压。
06 高阳挑战
面对天弘基金的复杂局面,高阳的职业背景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高阳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拥有丰富的从业经历。
他曾在博时基金历任债券组合投资经理、价值增长基金经理、固定收益部总经理、股票投资部总经理。
2008年12月至2021年1月期间,高阳转任鹏华基金副总经理职务。
2021年,高阳回归博时基金,担任总经理职务。
高阳是一位做事认真、严谨、细致的掌舵人。
他曾在2022年参加一个基金论坛时告诉记者:“临时接到演讲任务,我自己连夜做PPT,一直到凌晨五点才弄好!”
在公开演讲中,高阳曾指出:“随着全面注册制时代的加速来临,可以预见到的是,上市公司的数量还会进一步快速增长。
如何从中摘选出成长更优、价值更好的牛股,这对每一位投资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表示,公募基金归根到底,还是要继续提升投研核心能力这一看家本领。
2025年5月,新浪财经发布的公募基金领军人物TOP榜显示,高阳新进荣誉榜,排名第16位。
这表明业内对其领导能力仍抱有相当期待。
截至2025年6月30日,天弘基金管理规模为1.2万亿元。
重返辉煌之路挑战重重,高阳和天弘基金迫切需要找到新的增长引擎。
对于在资管行业有着丰富经验的高阳来说,领导天弘基金实现结构性转型,是他职业生涯中的又一个关键考验。
#高盛看多A股:慢牛正形成 还有约30%上涨空间#
个人观点,不做建议,市场有风险,理财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