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国庆见闻,晒收益,瓜分好礼!# #打卡国庆见闻,晒收益,瓜分好礼!圆信永丰高端制造A
国庆假期没去挤热门景区,反而带着对“高端制造”的好奇,去了青岛的高铁主题科技馆和周边的动车产业园区,这趟行程不仅让我看到了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更让我对手里持有的圆信永丰高端制造A多了几分笃定。
走进科技馆,最让我震撼的不是陈列的退役动车模型,而是展区里一块不起眼的“制动闸片钢背”——工作人员介绍,这块仅0.2毫米厚的钢片,要经过7道精密切割工序,最终误差必须控制在0.02毫米以内,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三分之一。现场演示的激光测量仪屏幕上,跳动的数字稳稳停在“0.018毫米”,背后是技术工人十年如一日的打磨,更是国产精密机床、传感器等产业链环节的协同突破。
后来去周边的动车产业园区参观,才发现这样的“精密制造”早已形成生态:园区里不仅有生产动车核心部件的龙头企业,还有做特种轴承、高端涂料的配套厂商,甚至有专门研发工业软件的科技公司。负责人说,现在园区里近80%的零部件能实现“国产替代”,去年仅为高铁配套就带动整个产业链营收增长了30%。站在园区的观景台,看着一列列崭新的复兴号列车缓缓驶出,突然明白“高端制造”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扎根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里。
这趟见闻也让我对投资有了新感悟:之前选圆信永丰高端制造A,只是看中“高端制造”的政策风口,但这次亲眼看到产业落地的活力,才意识到真正有价值的投资,是瞄准那些能解决“卡脖子”问题、有完整产业链支撑的领域。翻看基金近期持仓,果然重仓了不少精密机械、轨道交通设备相关的企业,这半年来收益也跑赢了不少同类产品,算是印证了“产业逻辑和投资逻辑同频”的道理。
至于今年剩下的时间,我的投资规划很清晰:一方面会继续持有圆信永丰高端制造A,毕竟从国庆见闻来看,高端制造的产业需求还在释放,尤其是政策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扶持力度在加大,基金在这一领域的选股优势能持续发挥;另一方面会控制好仓位,不盲目追涨,逢市场调整时再适度加仓,重点关注基金持仓中是否有新的产业链龙头纳入,确保投资方向始终贴合产业发展的主线。
其实投资和旅行很像,热门景点未必适合自己,反而那些深入产业、贴近现实的观察,才能帮我们找到真正有潜力的方向。接下来几个月,我也会多关注高端制造领域的政策动态和企业财报,跟着产业成长的节奏,踏实做好每一笔投资。


$圆信永丰高端制造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