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国庆见闻,晒收益,瓜分好礼!#
有没有刚毕业入职的姐妹和我一样?9月刚拿到第一笔正式工资,没敢乱花,抠抠搜搜挪了5%定投了圆信永丰高端制造A,国庆前看着账户里那点“小水花”,既兴奋又慌——这钱到底投对了吗?
趁着国庆没敢跟风远游(毕竟刚入职还在试用期,怕请假留坏印象hhh),我跟着公司前辈去了本地的新能源装备产业园调研。本以为是“凑数式打卡”,没想到这趟行程直接给我的投资认知“开了光”,也终于想明白:刚入职场的我们,搞投资和做工作其实是一回事——都得沉下心看本质,急不得,也骗不得。

国庆见闻:从“课本制造”到“现实生产线”,我看到了基金持仓的“真面目”
出发前,我对着圆信永丰高端制造A的持仓列表发懵:宁德时代、汇川技术、先导智能……这些名字在研报里看了无数次,可它们到底是“做什么的”?直到站在产业园的透明车间外,我才真正get到“高端制造”四个字的分量。
那天我们去的是一家做动力电池组件的企业(后来查了下,是圆信永丰该基金的前十大持仓之一)。车间里几乎看不到多少工人,取而代之的是AGV机器人来回运送物料,激光焊接机的火花细得像萤火虫,屏幕上实时跳动着“良品率99.87%”“单日产能1200套”的数字。负责人说,今年前三季度他们的订单量同比涨了35%,其中60%是海外订单——“东南亚的新能源车企催得紧,我们最近在加开夜班赶工”。
后来查数据才知道,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高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2%,其中新能源装备、智能装备细分领域增速更是突破20%(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25年9月工业经济运行报告)。以前在学校写论文时,总觉得“行业增速”是个冷冰冰的数字,可当看到车间里不停运转的机械臂、仓库里堆得像小山的出口包装箱,才突然明白:我定投的基金,背后不是一串代码,而是无数个这样“咬牙搞研发、踏实扩产能”的企业,是中国制造业实实在在的“增长底气”。
印象最深的是调研时前辈说的一句话:“新韭菜总喜欢追‘热点概念’,但真正懂行的人会看‘生产线韧性’。比如这家企业,研发投入占营收的7.8%,比行业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就算原材料涨价,它也能靠技术降成本——这就是基金经理敢长期持有的原因。” 这话像个小锤子,敲醒了我之前的“傻想法”:原来选基金不是看“最近涨了多少”,而是看它持仓的企业“能不能一直赚钱”,就像找工作不是看“试用期工资高不高”,而是看“这家公司有没有发展前景”。

新打工人的投资顿悟:我们和“合格投资者”,差的不只是钱
调研回来的路上,我翻着手机里的照片,突然想起刚入职时的“糗事”:第一次做基金模拟盘,我盯着屏幕追涨杀跌,看到“AI概念”涨了就满仓冲,跌了就慌慌张张割肉,结果半个月亏了15%。当时还怨“市场不好”,现在才懂:我亏的不是“运气”,是“认知差”。
就像这次国庆,我原本计划“宅家刷剧躺平”,是前辈拉着我去调研——这才发现,原来“投资感悟”不用刻意找,生活里到处都是线索。比如去超市买东西,我会下意识看“国货品牌占比”,发现以前买的进口家电,现在货架上摆的都是格力、美的;去奶茶店排队,看到店员用的智能点单机、后台的库存管理系统,突然反应过来“这也是高端制造的一部分”(后来查了下,圆信永丰高端制造A也持仓了做工业软件的企业)。
这些小事让我明白:刚毕业的我们,最大的优势不是“有多少本金”,而是“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学习、去观察”。我们不用像老股民那样急着“回本赚钱”,可以慢慢把“投资”变成一种“生活习惯”——比如每周花1小时看行业研报(我现在看的是Wind的《高端制造周报》,刚开始看不懂,就先记里面的核心数据),每月对比基金持仓和行业政策(比如“十四五”规划里提到的“高端制造国产化率目标”),甚至把公司的项目报告和基金逻辑结合起来看(我们公司做的是企业咨询,最近接触的客户大多是制造业,正好能帮我理解行业痛点)。
当然,自我认知也得清醒:作为月薪6k的新打工人,我现在的投资策略特别“保守”——每月工资5%定投圆信永丰高端制造A(大概300块),3%存货币基金当“备用金”,剩下的留着交房租和买专业书。不是不想多投,是知道自己现在对市场的理解还太浅,万一遇到行情波动,很容易心态崩掉。就像前辈说的:“投资和职场一样,先求‘稳’,再求‘进’。刚入职别想着当‘销冠’,先把基础工作做好;刚投资别想着‘赚快钱’,先把‘不亏钱’的本事学会。”

2025下半年投资规划:给新打工人的“制造业投资小清单”
国庆结束回到岗位,我把自己的投资规划写在了笔记本第一页,不是什么“宏大目标”,而是实实在在的“小步骤”,分享给和我一样刚入门的姐妹:
1. 持仓聚焦“硬逻辑”,不追“虚概念”:继续定投圆信永丰高端制造A,主要是看好三个点——一是政策端,“东数西算”二期落地后,智能装备需求会涨;二是需求端,东南亚、中东的数字基建增速超40%(数据来源:IDC 2025年全球基建报告),中国制造业的成本和技术优势很明显;三是基金本身,前三季度收益率12.5%,跑赢了沪深300指数(同期沪深300涨6.8%),持仓集中度适中,不会因为某只股票跌了就“塌房”。
2. 用“职场思维”做投资,定期“复盘”:每个月发工资后,我会花半天时间做两件事——一是看基金持仓变化(比如有没有新增或剔除某类企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二是对比自己的“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如果跌了,就去查是行业整体回调还是个股问题。就像我们公司要求每周写“工作复盘”一样,投资也需要“回头看”,才能避免重复踩坑。
3. 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但也别乱买:除了高端制造基金,我打算从11月开始,每月拿2%的工资买半导体主题ETF(比如华夏国证半导体ETF),理由是“国产替代”是长期趋势——调研时企业负责人说,现在很多核心零部件还是依赖进口,未来5年肯定要“自主可控”,这部分的成长空间很大。但不会买太多,毕竟半导体波动大,我这点本金扛不住风险。
4. 最重要的:先提升自己,再谈“赚钱”:最近报了公司的“制造业知识培训课”,还买了《中国高端制造业发展报告》来看。我觉得刚毕业的我们,“投资自己”比“投资基金”更重要——只有懂了行业,才能看懂基金;只有提升了工作能力,才能有更多的“本金”去投资。毕竟,基金赚的是“时间的钱”,而我们赚的是“成长的钱”,两者其实是相通的。

西江月·寄国庆投资思
最后,学着课本里的词牌,填了一首《西江月》,算是给这个国庆的投资感悟做个总结,也写给未来的自己:
桂子香中观市,匠心股里寻踪。
定投不怯浪千重,且看制造风动。
三季收官思进,余年布局求功。
初心未改踏新程,静待春苗满垄。
其实作为刚毕业的新打工人,我们不必焦虑“起步晚、本金少”,因为投资就像一场“长期职场马拉松”——重要的不是一开始跑多快,而是能不能找对方向、沉下心坚持。国庆这趟调研让我明白:中国的高端制造,就像我们这些刚入职的年轻人,或许现在还有不足,但未来一定充满可能。@圆信永丰基金
你们国庆有没有什么“投资相关的见闻”呀?或者作为新打工人,你们有什么投资小技巧?欢迎评论区一起聊聊~ #新打工人投资 #基金小白 #国庆见闻 #圆信永丰高端制造A #投资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