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特斯拉正通过一支专业数据采集团队,指导Optimus机器人学习人类日常行为模式。在每日8小时的轮班中,采集员需重复数百次标准化动作,如端杯子、擦拭桌面、拉动窗帘等基础操作,且作业前需严格参照任务文件与操作手册,确保每段视频素材的规范性。据了解,每位员工每班需完成至少4小时的有效视频采集量。
值得关注的是,特斯拉此次采用纯摄像头采集方案,替代了以往依赖动作捕捉服或人工远程控制的训练方式。今年6月Optimus项目负责人米兰科瓦奇离职后,团队曾明确告知:“取消动作捕捉服可显著扩大数据采集规模。”数据采集工作对体力要求严苛,除工厂固定摄像头外,采集员还需在头盔与负重背包上额外搭载约5台摄像头,实时记录全身动作细节。据弗里蒙特工厂知情人士透露,现场采集员常佩戴耳机与设备背包,在传送带旁进行车辆零件整理等实操任务。
从团队规模看,鼎盛期特斯拉曾有超100名员工投身数据收集。这背后是马斯克推动的人形机器人战略:在今年三季度财报会议上,他明确提出年产100万台Optimus的目标,并强调该业务未来将占据特斯拉整体价值的80%左右。10月23日发布的2025年Q3财报显示,公司当季营收达280.95亿美元,创季度新高,同比增长11.57%;净利润13.73亿美元,同比下滑36.81%。
财报电话会上,CEO马斯克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现实场景的落地,特斯拉及其未来战略正站在关键转折点。我必须强调,特斯拉已是现实世界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者,这一领域的突破无人能及。”他再次重申Optimus的市场潜力,认为其可能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产品,核心优势在于特斯拉的规模效应。“我们计划明年Q1推出第三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 V3,它的外观将接近‘穿着机器人外骨骼的人类’,极具视觉冲击力。”
不过马斯克也坦言,Optimus商业化面临巨大挑战:“手部与前臂的研发难度远超身体其他部位,从机电工程角度看,制造灵活前臂是核心难题。”为确保机器人能在家庭与工业场景灵活操作,特斯拉需投入大量精力优化灵巧性,“由于缺乏成熟产业链,垂直整合将是Optimus成功的关键。”
此外,马斯克将Optimus与薪酬方案改革相联系。他表示,希望通过新的薪酬计划增强对特斯拉的投票控制权,“若我们构建起这支‘机器人大军’,我至少需要对其拥有强大影响力——不是绝对控制,而是足以主导方向的话语权。这才是关键。”他补充道,“若缺乏这种影响力,我不会放心推进这一计划。”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11月基金投资策略##AI应用类股票大涨:短剧概念逆势走强##能源金属概念狂飙!锂电大周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