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数据看,美股情绪全面好转
2. 红利板块大涨,是因为避险情绪卷土重来?
3. 美股、港股策略持续更新
PS:每天下午2点半前更新一篇美股+中港股的整体复盘。如果对大家有帮助或者有任何建议,请留言区让我知道。
(文中信息和观点来自于各投行机构,便于大家了解大资金的最新关注点和态度。我的观点和当日策略会单独放在文章的最后一段)
北美/中港市场2025年5月13日
一、 核心摘要
全球市场风险偏好显著回升,科技股引领反弹,尤其美股纳指在CPI数据和半导体利好刺激下表现强劲,年初至今转涨。
AI热潮持续发酵并扩散,从硬件(英伟达、AMD获沙特大单)向软件及应用场景延伸,成为市场核心驱动力。
市场情绪与基本面存在裂痕,“糟糕情绪+轻仓位”遭遇“强劲盈利+稳健数据”,空头回补和高Beta偏好助推行情。
中港市场对外部利好反应平淡,更关注自身基本面和科技巨头财报质量,南向资金异动值得关注。
短期风险与机会并存,市场在“动物精神”驱动下可能延续强势,但美债收益率高企、部分板块过热等风险不容忽视。
二、 北美市场
市场表现与驱动:
标普500指数上涨0.72%,
纳斯达克100指数大涨1.58%,年初至今转涨(自2月底以来首次),从低点反弹约25%。
道琼斯指数则下跌0.64%。
市场成交量放大。整体活跃度评分为从4分跃升至6分(1-10分制)。
4月核心CPI环比上涨0.24%(预期0.30%),数据温和。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4.5%附近徘徊。
市场降息预期从几周前的近100个基点降至50个基点。
观点:
“股市回来了”。反弹由更温和的通胀和贸易战缓和预期推动。高盛上调2025年Q4 GDP增长预测至1.0%(因中国关世卫协议),并将2025年标普500 EPS预测上调至262美元,目标价6500点。
观点:
价格在经历月初平静期后开始“强行突破”。过去几天是“轧空、高Beta”行情,回补空头比追逐多头更容易。
资金流向与市场情绪:
现象:
高盛主经纪商数据显示昨日(5月12日)全球股市为过去5年第二大净买入日,主要由空头回补驱动。CTA基金需求升级,约110亿美元标普买盘在市场平盘或上涨时进入。长线基金主要买入科技股,对冲基金则在卖出工业品和必需消费品。
观点(引用万事达卡):
当前市场是“糟糕情绪(调查数据)+轻仓位”遭遇“强劲盈利(企业财报)+稳健硬数据(CPI、非农)”。消费者依然健康。
板块与个股动态 (TMT尤为突出):
A. 半导体:
英伟达 (+5.5%) 和AMD (+4%) 宣布向沙特阿拉伯出售芯片,涉及巨额投资(沙特HUMAIN计划未来五年投入数百亿先进GPU,首批1.8万颗英伟达GB300;AMD参与100亿美元项目)。其他AI半导体股如超威电脑 (+16%)、博通等亦走强。
A. 观点(高盛):
随着关世卫波动减弱,AI股应重拾升势,因其盈利强劲(大型科技公司Q1盈利增长30% vs 标普493的9%)且AI投资未放缓。高盛AI股票组合中位数股票年初至今回报-1%,但两年远期盈利预期增长4%。
B. 软件:
Palantir (+8%) 突破新高,迅速收复财报后失地。Datadog称增长受限于内部能力而非需求。微软表现平淡,资金流向落后股。
B. 观点(高盛交易台):
软件股的Beta行情部分是“因为涨所以涨”。微软仍被看好。Palantir营收加速和指引向好,风险回报比较好。
C. 互联网:
优步 (+4.4%) 创历史新高,受益于特斯拉FSD可能推迟的传闻。亚马逊、Meta、Shopify等“关世卫落后者”走强。谷歌继续表现不佳。Coinbase (+24%) 因将被纳入标普500指数而大涨。
D. 周期股:
周期股相对防御股的轮动持续,5天内累计上涨10.65%,为过去20多年来第二大5日涨幅,多股RSI进入超买区。
三、 中港市场
A. 港股表现:
恒生指数跌1.9%,恒生科技指数跌3.5%,回吐前一日大部分涨幅。成交额2200亿港元。领跌板块为非必需消费品和信息技术。
观点(港股):
港股下跌出乎意料,部分因“消息兑现后离场”及科技股财报前减仓。
B. A股表现:
上证综指微涨0.17%,深证成指微跌0.13%。成交额日环比下降。银行、医疗保健领涨,国防、计算机领跌。
观点(A股):
A股对中美贸易谈判的积极结果反应平淡。积极的贸易谈判结果已大部分被市场消化;关世卫问题仅是暂停,不确定性仍高;外部缓和可能降低国内政策宽松预期。市场或转向个股基本面,寻求Alpha。
四、 独立事件
英伟达、AMD与沙特达成巨额芯片供应协议: 沙特计划大力投资建设AI基础设施,涉及数千亿GPU采购,对全球半导体及AI产业链产生重大利好。
美国考虑允许阿联酋购买100万颗GPU。
美国BIS关于AI扩散规则的新闻稿比预期温和: 被市场解读为”牛寺”可能与其他国家达成更多协议。
特斯拉FSD(全自动驾驶)项目据报可能推迟: 间接利好优步等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者。
PS:以上观点均为各机构观点(高盛、美银、摩根等),不代表我个人观点。
五、 我的今日策略
今天的报告,我认为以下几条是重点:
1. 美国CPI公布。(数据好于预期,继续向联储目标靠近,市场预期年内2-3次降息)

2. 美国BIS废除AI扩散法案,开放英伟达芯片海外供应,但限制滑围芯片(用美国芯片不许蒸馏中国AI,会收到警告。依然不让中国进口,中国如果拿到了美国卡,怎么监管中国本土使用尚未知,后面估计会出配套细则;使用中国芯片则违反美国出口规定。总之,就是让英伟达抢占世界,围堵滑围竞争,绝对的利好英伟达,整个AI链都欢腾了。)
3. 多项数据显示美股活跃度回升。(成交量回升、交易台活跃度6分、纳指年内涨幅转正等,美股进入看多做多不空的阶段。)
———— 关于美股策略 ————
市场继续对中美谈判给予正反馈,叠加废除了AI芯片扩散法案利好英伟达等AI芯片企业。
目前美股进入看多、做多、不做空的阶段。
短期内不会有多少抛压,能涨到什么程度,走一步看一步。
即便市场过热后出现调整,只要没再出宏观利空因素,估计抛压也不大,反而是资金重新提升美股配置的过程。
总之,继续拿住。
PS:“牛寺”两次喊话买买买,结果都不错。别人赚没赚不知道,他肯定盆满钵满了。
———— 关于港股策略 ————
昨天很明显,港股和A股对利好的反应并不积极,倾向于获利了结。
昨天南向资金少少的买回了一部分,但今天上午这个流入情况扭扭捏捏的。

基本上可以做出判断:短期南向资金不急于买入了。
如果再涨,可能还会抛。
目前把港股和A股都当做震荡区间来看吧。
震荡区内成本高的可以高位减减,回调升舱;低成本的舱位耐心持有。
港股目前科技方向我依然重点持有。
A股最近发现科技板块(科创板这边),自从中芯国际公布的业绩指引低于预期后,就开始走弱。
反而是红利类、银行、沪深300、上证50走强。
这未必是因为市场避险情绪回升,而是因为公募基金上周出了一条规定,如果基金业绩偏离基准10%,管理人要降薪。
做的好没说一定涨薪,但做得差肯定降薪。
所以,公募会把之前偏离的仓位向基准靠拢(主要是沪深300),减掉的当然就是高配的方向(主要是科创板)。

毕竟利益面前,没人费力不讨好。
但这种换仓配置的持续性有多好?
我觉得难讲,最近冲高不知何时结束,之前持有的人拿住享受上涨,但这里追进去我是不太看好。
还是震荡区的思维,在市场下跌的时候找机会,已经明显加速上涨的时候,最好不要追。
——以下是:股市消费记录——
美国资产:
1. 标普:持舱,今日无调舱计划。
2. 纳指:持舱,今日无调舱计划。
中国资产:
1. 港股通科技30:持舱,今日无调舱计划。
2. 东证红利低波:持舱,今日无调舱计划。
*做合格金融消费者,从记账开始!*
海外消费记录:


中国消费记录:

<分享增量信息,提升决策质量。记录真实消费。如果你感兴趣,欢迎点赞关注,留言讨论,咱们交个朋友。>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不构成买卖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华夏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3403)$
$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OTCFUND|012805)$
$天弘恒生科技指数(QDII)C(OTCFUND|012349)$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9934)$
$广发纳斯达克100ETF联接人民币(QDII)C(OTCFUND|006479)$
$天弘纳斯达克100指数发起(QDII)C(OTCFUND|018044)$
$汇添富纳斯达克100ETF发起式联接(QDII)人民币C(OTCFUND|018967)$
$华夏纳斯达克100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5300)$
$华夏标普500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8065)$
$天弘标普500发起(QDII-FOF)C(OTCFUND|007722)$
#特朗普或突破AI芯片出口限制!影响几何?##A股银行板块市值破10万亿!多股创新高##华为、腾讯等巨头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人民日报:加快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中美发布经贸联合声明!中国资产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