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数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末,在1750多只“固收+”基金(统计口径包括可转债基金、混合一级债基、混合二级债基以及股票资产配置比例不超过40%的偏债混合基金,份额合并统计)中,1700余只基金年内取得了正收益,中位数收益率超3%,30多只基金年内收益率更是超20%。产品业绩向好亦带动资金持续流入。数据显示,“固收+”基金规模在今年一季度环比增长8.19%之后,二季度继续增长5.77%,总规模接近2万亿元,实现自2022年以来首次连续两个季度正增长。
这种增长势头不难理解。随着存款利率进入“1”时代,理财资金确实需要寻找更好的去处。而“固收+”产品以债券等固定收益资产为底仓提供基础收益,再通过配置股票、可转债等权益资产来增强收益,正好满足了投资者“稳中求进”的需求。今年以来超95%的“固收+”产品实现正收益,平均收益率达到3.02%,表现确实可圈可点。
说到“固收+”中的增强策略,可转债品种最近特别值得关注。可转债兼具债性和股性,是一种比较独特的投资品种。虽然长期收益水平略低于股票,但波动率和最大回撤明显更低,在不同市场环境下与股票指数的走势并不完全同步,为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近期可转债市场表现活跃,不少采用可转债增强策略的产品业绩突出。这类策略通常通过分析债性指标、股性指标及其组合来择券,同时考虑信用评级、转债余额和成交额等因素构建投资组合。根据回测数据,可转债偏股性增强策略长期表现优异,年复合收益率接近20%,夏普比率也相当不错。
当前市场环境下,“固收+”产品特别是采用可转债增强策略的产品,确实迈入了配置区间。随着股市持续回暖,纯债基金收益普遍下滑,而“固收+”基金凭借其股债协同、攻守兼备的优势正获得资金青睐。超700只固收+基金净值创新高不仅是市场行情的结果,更是这类产品资产配置价值的体现。
对于后续市场,我个人觉得经济仍将呈现弱复苏的特征,债市总体偏利多,权益市场则有结构性机会。创新药及上游科研服务、有色金属、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电子和通信行业,以及出海方向都值得关注。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固收+”基金可以通过一键实现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多元资产配置,攻守兼备的组合也有助于提升投资体验。
说到具体产品,$南方昌元可转债债券C$ (006031)近期表现确实可圈可点。这只产品采用的就是高弹性可转债策略,通过“少量固收打底+个股与可转债增强”的方式,在控制回撤的同时争取增强收益。从业绩来看,近1周收蛋71颗,近2月收蛋271颗,近三月上涨27.7%,近6月上涨20.54%,近1年上涨59.10%!多个周期业绩持续领先,说明它的策略框架和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还是经得起市场考验的。

总的来说,在低利率环境和市场波动并存的当下,“固收+”产品特别是注重可转债增强策略的产品,确实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平衡风险与收益的选择。对于既想参与权益市场机会又不愿承受过大波动的投资者来说,值得重点关注。#光交换机(OCS)成AI产业链新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