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基情小猴
当小区停车场的充电桩数量悄然超过加油站,当家庭购车清单的首选从燃油车变为新能源车型——这些发生在身边的生活细节,正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变迁的生动注脚。
这些生活细节的变化,在宏观层面获得了有力佐证。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9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飙升至58.37%,创出了历史新高。这意味着,现在每卖出10辆乘用车,就有近6辆是新能源车型,新能源汽车的月销量已达燃油车的1.4倍。这一系列数据不仅描绘出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标志着新能源汽车已从“政策宠儿”蜕变为“市场主角”。
产业基本面的质变,自然传导至资本市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情表现亮眼,成为今年A股市场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年内涨幅达59.06%,不仅远远跑赢了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同期涨幅15.84%、4.90%、17.94%,也显著超越于创业板指、科创50同期涨幅51.20%和51.20%。

指数年内涨幅,数据来源:Wind,截止日期:2025年9月30日
在这条充满机遇的“黄金赛道”上,专业投资者正以独到的产业视角和精准选股能力,创造可持续回报。聚焦产业链投资的工银新能源汽车混合A(005939),通过专业的研究能力和体系化的布局策略,在波澜壮阔的产业变革中精准捕捉优质资产,以不俗业绩表现为投资者提供了产业掘金利器。
时代浪潮:
新能源汽车迎来“史诗级”发展势头
作为近年高景气产业,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一路向上的成长历程中,蕴含着丰富的产业信号。工信部数据显示,从2018年1月仅1.42%的渗透率起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用七年时间完成了从萌芽到主流的历史性跨越。特别是2024年7月渗透率首次突破50%大关后,行业进入加速攀升期,2025年1-9月累计渗透率已达52.15%,9月单月更是直接冲刺至58.37%。

这一趋势演绎的背后,是政策引领、技术迭代与消费观念转变等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在政策端,近年来,购置税减免、以旧换新补贴、绿牌通行等利好政策持续释放;技术层面,电池能量密度持续提升,充电网络日益完善,智能驾驶功能加速普及;而在消费端,越来越多的用户从“观望”到“接受”,从“尝鲜”转向“刚需”,逐渐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家庭购车的首选。
从市场结构来看,2025年的渗透率增长已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品牌,或特定价格区间,而是呈现出了全品类、全价位集体爆发的特点。无论是高端市场的豪华电动车型,还是主流市场的性价比产品,都在各自领域收获增长。这种全面开花的态势,表明新能源汽车已经真正步入了寻常百姓家。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今年1-9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433.3万辆和243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2.9%。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过1100万辆,同比增长均超过30%,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6.1%。在出口方面,1-9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75.8万辆,同比增长89.4%,展现出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不仅新能源汽车产业日益蓬勃发展,相关基础设施也加速织密。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据国家能源局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底,全国充电设施数量已达1806.3万个,每5辆车就有2个充电桩;高速公路服务区建成充电设施超6万个,跨省出行“说走就走”,有效缓解了新能源汽车出行的“里程焦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近期印发了关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充电设施未来三年还有望增加。
ALPHA密码:
基金投研团队的“产业掘金术”
产业浪潮奔涌向前,聪明钱早已闻风而动。产业高景气度如何转化为投资回报?关键在于专业机构的“翻译能力”。以工银新能源汽车混合为例,据托管行复核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该基金A份额近一年收益率达60.82%,同期业绩基准收益为43.93%;银河证券显示,其近一年收益率在汽车主题行业偏股型基金(A类)中排名第二(2/16)。靓丽业绩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投资智慧?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长且复杂,涵盖了从上游材料到下游整车的多个环节,对于其中优质标的的挖掘,无疑是一项充满挑战的系统性工程。工银新能源汽车混合在投资运作中,形成了以邢梦醒、张姝丽、高京霞三人组成的基金经理团队,构筑起独特的共管模式。三位基金经理均有10年左右的行业研究经验,这近10年间都是专注于本行业的研究:高京霞主要负责上游的锂矿、钴等金属及电池材料方向;邢梦醒覆盖中游的锂电、锂电设备等;张姝丽主要负责下游的乘用车及零部件等。通过专业的人管专业的细分方向,形成对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覆盖。多元化团队协作的优势,在于能够整合多维度视角,从而实现对产业链的广泛覆盖和精准把握。
这支专业投研团队如何将产业洞察转化为投资回报?其独到的“产业掘金术”值得深入剖析。她们在2025年基金中期报告指出,新能源汽车板块作为兼具周期与成长属性的重要投资领域,在2025年上半年展现出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产业韧性强,二是创新活力不断释放。基于这样的认知,基金上半年对持仓结构进行了较大调整:规避下游价格竞争激烈的环节,增配上游压力缓解的领域,同时加大对新技术板块的配置,并重点布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出海龙头企业。这一调整基于对产业规律的深度理解——前瞻趋势判断、动态仓位调整、严谨风险管控,恰似经验丰富的舵手,或许既能驾驭浪潮,又可一定程度上躲避风险。
这种基于产业趋势判断的主动调整,体现了专业投资者的价值。她们重视把握产业发展的“节奏感”,不仅考量产业当下的景气度,也预判未来的技术路线演变。这样的理念融于投研中,使得她们不仅关注短期市场中存在的结构性机会,更着眼中长期盈利增速的所处位置及趋势。这种前瞻性的研究思路,更利于在行业变革中捕获真正“长坡厚雪”的机会。
具体到投资策略,基金管理团队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从宏观层面把握产业发展大方向;另一方面,深入调研企业基本面,精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个股。这种两相结合的策略,明确了投资的方向,追求标的的优质性,进而在行情爆发阶段力争获取超额收益。
尽管在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赛道经历了不小的起伏,但工银新能源汽车依然在长期维度中大幅战胜业绩比较基准。根据基金托管行复核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该基金A份额自2018年11月14日成立以来,累计超额回报率达294.08%,远超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的160.16%。
未来已来:
如何在波动中把握“优质赛道”投资机遇?
面对已经积累了一定涨幅的新能源汽车板块,当下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现在还是合适的入场时机吗?既不愿错失机遇,又要警惕风险,该如何把握这条“优质赛道”的投资节奏?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理性分析。
首先,需要对当前估值水平有正确的认知。尽管部分产业链环节估值已经不低,工银新能源汽车混合也在半年报中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达到60%,未来3年或仍将保持10%左右的复合增长率。国内已经过了渗透率快速提升阶段,后续是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产业产能过剩问题逐渐解决,大浪淘沙之后,真正优秀的公司可以创造更大的投资价值。
其次,要重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基金投研团队强调,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才刚刚起步,而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具备显著的全球竞争优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仍将拥有广阔的增长空间。这种全球视野下的资产配置逻辑,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对于未来配置方向,工银新能源汽车混合的管理团队表示: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才刚刚起步,而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具备显著的全球竞争优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仍将拥有广阔的增长空间。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依然有较强的成长空间,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的增长,构成新能源行业成长的基石;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除了电动化这个赛道,在智能驾驶、机器人、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领域也开始取得不错的进展,这些领域从上游材料,到中游制造,很多环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保持一致。这些新兴产业,为新能源行业的长期持续增长提供更多助力。
同时,对于行业正在发生的重要转变,投资者也需要保持关注。诚如基金投研团队所指出的,在电动化方向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开始从快速成长期逐渐进入成熟期,而智能驾驶、机器人、低空经济、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领域仍处于产业萌芽阶段。这种结构性演进,意味着投资机会正在从电动化向智能化新领域扩散,同时根据他们的研究经验,这个时期也往往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
针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既要有“望远镜”看清长期趋势,也要有“显微镜”把握投资时机。产业特质决定了长期投资的重要性,新能源汽车行业具有技术迭代快、波动性大的特点,这要求投资者必须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定力。通过定期定额投资绩优主题基金的方式,可以平滑短期波动,分享长期行业发展红利,不失为当下的明智之选。
站在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创新高的历史节点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行业的崛起,更是一个时代的启幕。这场产业变革既带来了机遇,也伴随着挑战。工银新能源汽车基金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证明,通过专业管理人的深度研究和主动管理,普通投资者也能够在这场产业盛宴中分得一杯羹。对于有远见的投资者来说,当下或许正是布局未来的好时机。毕竟,在产业变革的大潮中,唯有把握趋势、选对工具,才能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
注:工银新能源汽车混合基金成立于2018年11月14日。该基金A份额2020-2024年各年度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02.87%、56.12%、-31.43%、-20.19%、4.0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70.18%、35.36%、-22.72%、-23.30%、1.65%。基金净值增长率及基准收益率来自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具有时效性,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收益承诺,不代表基金未来具体配置方向。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工银新能源汽车混合为混合型基金,预期收益和风险水平低于股票型基金,高于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基金有风险,投资者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更新等法律文件,在全面了解产品情况、费率结构、各销售渠道收费标准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投资须谨慎。投资者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