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港股AI基建板块迎来“史诗级”行情——受甲骨文与OpenAI签署千亿美元级算力合作协议及股价暴涨带动,英诺赛科(02577.HK)盘中一度冲高11%,鸿腾精密(06088.HK)涨超9%,金山云(03896.HK)、中际旭创等产业链公司同步跟涨超3%。这场由“算力巨头+AI龙头”点燃的资本盛宴,不仅折全球AI算力需求的井喷态势,更标志着AI基建从“概念培育期”正式迈入“高速建设期”。

千亿美元协议+股价狂飙:甲骨文成AI基建“催化剂”
今日港股市场的焦点,无疑是甲骨文(ORCL.US)与OpenAI的“世纪订单”。据消息人士透露,双方已签署一份为期五年、价值约3000亿美元的算力采购协议,OpenAI将向甲骨文采购其自主研发的AI芯片及数据中心算力服务,用于支撑GPT-5等超大模型的训练与推理。
这一协议直接引爆了市场对AI基建的信心:隔夜美股中,甲骨文股价收盘暴涨36%,创历史新高,单日市值激增约2500亿美元;今日港股开盘后,甲骨文产业链相关标的同步跟涨,英诺赛科(AI芯片设计)、鸿腾精密(高速连接器)等企业股价领涨,成为市场“最靓的仔”。
更关键的是,甲骨文2026年第一季度财报披露的“剩余履约义务”(即尚未完成的订单金额)已达4550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359%。这一数据不仅验证了其算力业务的“供不应求”,更印证了全球科技巨头正以“不计成本”的姿态推进AI基础设施建设——从芯片研发到数据中心扩容,从算力采购到生态协同,一场围绕“AI算力主权”的竞赛已进入“白热化”。
供需缺口+资本狂潮:AI基建进入“共振建设期”
甲骨文的“订单狂欢”,本质是全球AI算力需求与供给失衡的缩影。信达证券指出,当前AI基建仍处于“早期爆发阶段”,海外与国内算力部署的供需缺口均较为显著:海外方面,微软、谷歌、Meta等科技巨头的AI大模型训练需求激增,但现有算力基础设施(如GPU、数据中心)的产能增速滞后;国内方面,随着“东数西算”工程推进与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算力需求正从“单点突破”向“全域覆盖”延伸,而本土算力芯片、服务器等硬件的自给率仍需提升。
这种“需求倒逼供给”的背景下,全球科技巨头的资本开支已进入“激进扩张期”:
l 海外阵营:谷歌因云服务需求强劲,将2025财年资本开支上调至850亿美元(同比+13%),重点投向AI芯片研发与数据中心;亚马逊则推出1000亿美元的“AI基建专项计划”,拟在全球新建20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Meta更宣布未来三年将在AI算力上投入超2000亿美元,以支撑其“元宇宙+大模型”双战略。
l 国内阵营:阿里巴巴将“未来三年”定义为“云建设最集中期”,2024年二季度资本支出达386亿元(同比+220%、环比+57%),创单季度历史新高;腾讯在察觉AI加速趋势后,加大对自研AI芯片(如“紫霄”)的投入,二季度研发开支同比增长40%;百度二季度资本开支38亿元(同比+79.41%、环比+31.03%),主要用于AI算力中心与自动驾驶基础设施。
海内外产业链的“资本共振”,正推动AI基建从“单点突破”向“生态协同”升级——从芯片设计(如英诺赛科的AI芯片)到设备制造(如鸿腾精密的高速连接器),从数据中心建设(如金山云的云基础设施)到算力调度(如中际旭创的光模块),每一个环节都在加速“补链强链”。
中长期机遇:AI基建将成“数字经济”新底座
中邮证券分析指出,AI大模型的需求爆发(如GPT-5、国产大模型)与千行百业的智能化转型(如金融、医疗、制造),将持续扩大算力基础设施的供需缺口。预计到2027年,全球AI算力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美元(2023年仅15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40%。
在这一过程中,AI基建将扮演“连接算力硬件与AI应用”的枢纽角色:一方面,它需要为AI大模型提供“海量算力+低延迟网络+高可靠存储”的底层支撑;另一方面,它将通过“算力云化”“模型即服务(MaaS)”等模式,降低企业与个人的使用门槛,推动AI从“实验室”走向“千行百业”。
对于港股市场而言,AI基建板块的“戴维斯双击”已初现端倪——随着全球算力需求持续攀升、国内政策(如“东数西算”“数字经济”)持续加码,具备“核心技术+场景落地”能力的企业(如AI芯片设计商、数据中心运营商、光模块供应商)有望迎来“业绩+估值”的双重提升。

AI基建,数字经济的“新石油”
从甲骨文的千亿美元订单到全球科技巨头的资本狂潮,从港股市场的板块异动到产业链的共振扩张,这场“算力竞赛”的本质,是人类社会向“智能时代”的集体跃迁。正如中邮证券所言:“AI基建不仅是数字经济的‘新底座’,更是全球科技竞争的‘新高地’。”
当AI大模型开始“理解”人类语言、自动驾驶汽车学会“预判”路况、医疗AI能“精准”诊断疾病,这一切的背后,都是算力基础设施的“默默支撑”。而在港股市场中,那些深度参与AI基建的企业,正站在“智能时代”的起点——它们的成长,或将定义未来十年的科技投资主线。
#甲骨文飙涨近36%:云业务狂暴增长#
#人形机器人利好不断!机构掀调研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