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随着贸易摩擦加大,不确定性增加加剧全球资产价格波动,风险偏好降低带动市场风格调整,催生资金防御性配置需求,大金融等红利价值资产吸引力提升。
我们认为,7月以来,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提升导致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板块调整。贸易摩擦升级带来市场风险偏好下行,利好银行等高股息、低波动具有防御属性的红利板块。考虑到当前大金融板块基本面较为稳健,资金增配趋势仍在,整体估值仍有提升空间。
具体来看,对于银行板块,当前A股银行股息率仍然较高,板块静态估值为0.67倍PB,仍处历史底部位置,对于险资等长期资金而言仍具备较好的吸引力。近期大股东及AMC(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中长期资金积极增持银行股,银行板块仍有增量资金预期。此外,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的引导下,公募基金对银行板块欠配较多的情况有望改善。我们认为,在市场风险偏好下行、无风险利率下行的背景下板块或阶段性具备超额收益机会。中长期来看,银行板块已逐步进入价值区间,股息率更具吸引力,仍具备配置价值。
券商方面,其基本面与资本市场表现强相关且存在同步性。当前政策环境相对友好,监管对资本市场维稳意愿强、举措多,市场下行风险可控,较为活跃的交易量和相对稳定的股债市场对券商业绩形成支撑。券商上半年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展现了较强的市场贝塔属性。此外,今年5月,《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印发,将考核与业绩表现紧密关联,业绩基准的重要性提升。公募基金对非银板块配置较低,存在向基准靠拢的趋势。板块估值同样处于历史较低分位数,随着情绪转暖,板块下行风险预计较为有限,向上弹性较大。
保险方面,今年以来政策频出,近期分红型长期健康险重启、非车险“报行合一”等政策的实施预计将带动行业盈利改善。同时,扩大长期投资试点改革规模、降低股票偿付能力资本占用、优化保险投资考核周期等均有助于提升险企投资股票的便利度和积极性。保险三季度业绩存在一定高基数压力,但权益市场整体向好及新增负债成本的持续下行有助于缓解行业利差损风险,带动估值水平修复。目前保险板块整体绝对估值仍处于1倍P/EV以下,估值和机构持仓同样处于低位,下行风险较为有限,或存在继续修复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