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或迎利好# 今年8月,在经过近一个月的行业调研与基金筛选后,我最终果断将$工银新经济混合(QDII)人民币A$ 加入持仓,彼时选择布局这只基金,核心逻辑正是瞄准了创新药板块的长期价值潜力,而如今随着多重政策与行业利好的密集落地,这份持仓决策更让我坚定了长期持有的信心。
作为一名关注医药行业多年的投资者,我深知创新药板块的发展始终受制于“研发-落地-市场化”三大核心环节,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市场化变现难”一直是制约国产创新药企业发展的关键瓶颈。但今年以来,行业层面的积极变化正在不断打破这一桎梏,尤其是2025年国家医保谈判首次正式引入“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这一机制创新绝非简单的政策补充,而是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重大突破——它既避免了创新药为进入医保目录过度降价导致的研发积极性受挫,又为未进入医保的创新药开辟了商业化新路径,让优质创新药能够通过商业健康保险触达更多患者,从根本上完善了创新药产业的市场化支撑体系,也为板块估值修复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了政策层面的重磅利好,创新药板块的产业逻辑还在被更多实际数据持续验证。从文中提到的四大核心维度来看,每一点都让我对板块走势更具底气。
其一,创新药的BD(商务拓展)进展符合甚至略超预期,这意味着国产创新药不仅能自主研发,更能通过合作、授权等方式实现全球价值变现,打破了过去“闭门造车”的发展模式,加速了技术成果的商业化落地;
其二,在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上,多家国产创新药企以口头报告或壁报形式公布的最新临床研究数据,再次印证了中国创新药的研发实力已跻身国际前列——要知道,ESMO作为全球肿瘤领域的顶级学术会议,能在这样的舞台上展示研究成果,本身就是对国产创新药临床价值的高度认可,也为国产创新药走向全球市场打开了大门;
其三,CXO(医药外包服务)和科研上游企业的三季报呈现出研发景气度上行趋势,CXO行业作为创新药研发的“卖水人”,其业绩表现直接反映了整个创新药行业的研发投入力度,这一数据的向好,说明企业对创新药研发的信心正在回升,行业研发热情持续高涨;
其四,海外利空因素逐步解除,此前制约板块走势的海外市场波动、汇率风险等不确定性因素正在减少,为创新药板块的稳定发展扫清了障碍。这四大因素相互叠加,让创新药板块当前的性价比优势愈发凸显,也让我更加庆幸8月的建仓选择。
而选择$工银新经济混合(QDII)人民币A$ 作为布局创新药板块的载体,我也经过了审慎考量。作为一只灵活配置混合型QDII基金,它的产品特性完美契合我对创新药板块的投资需求:
一方面,其预期收益和风险水平介于股票型基金与债券型、货币型基金之间,既能捕捉创新药板块的成长红利,又能通过灵活配置有效降低单一板块波动带来的风险;
另一方面,作为全球证券投资基金,它不仅能布局国内优质创新药企业,还能覆盖海外创新药相关资产,让我无需单独配置海外基金,就能实现对全球创新药赛道的全面布局,同时也能通过全球资产配置对冲部分单一市场的风险。更重要的是,这只基金聚焦新经济领域,创新药作为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好是基金的核心投资方向之一,基金经理对行业的深度研究和精准把控,也能为我的持仓提供专业支撑。
从8月建仓至今,我一直密切关注着板块动态和基金表现。期间虽然经历过短期市场波动,但我始终没有动摇,因为我清楚创新药板块的投资价值不在于短期涨跌,而在于行业的长期发展潜力。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居民健康意识提升,创新药的市场需求正在不断扩大,而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市场化体系完善等多重利好因素的持续累积,正在推动创新药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期。此次工银瑞信基金举办的互动活动,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交流观点的平台,更让更多人关注到创新药板块的投资价值,也让我有机会与其他投资者分享自己的持仓心得。
未来,我会继续持有$工银新经济混合(QDII)人民币A$ ,同时持续跟踪创新药板块的政策变化、临床进展和企业动态,比如后续医保谈判的落地效果、国产创新药在国际市场的拓展情况、CXO行业的景气度延续性等。我坚信,在多重利好因素的加持下,创新药板块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而工银新经济混合(QDII)人民币A也能凭借其专业的投资管理能力,为投资者带来稳健的长期回报。同时,我也希望更多投资者能够理性看待创新药板块的发展,抓住行业发展的红利,在分享行业成长的同时,也为国产创新药行业的发展注入更多资本力量。
$工银新经济混合(QDII)人民币A$


#晒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