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 $易方达港股通红利混合$ 最近半年的市场震荡让我更加确信,港股红利板块是当前性价比最高的配置方向之一。记得去年底看到天风证券的报告时,他们的数据就让我眼前一亮:港股通高股息指数相较恒生指数的超额收益高达37.27%,这背后是国企改革深化带来的分红率提升,以及港股本就在历史低位的估值水平共同作用的结果。
选择港股红利资产,最吸引我的是它独特的“三低三高”特性——低估值、低波动、低持仓拥挤度,叠加高股息、高安全边际、高政策确定性。以易方达港股通红利混合基金的重仓股为例,像中国移动这类央企,不仅保持着5%以上的稳定股息率,市净率更长期徘徊在1倍左右,这种肉眼可见的价值洼地在A股市场几乎绝迹。更难得的是,在4月7日市场暴跌时,我的基金账户波动幅度明显小于持有科技股的朋友,这种抗跌性正是高股息资产的优势所在。
定投策略的制定源于对宏观趋势的研判。当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降至1.8%的历史低位,而港股通高股息指数的税后股息率仍维持在6.4%-7.9%区间,这意味着每投入100万元,每年光股息收入就抵得上三倍银行理财收益。我特意比较过不同红利指数,发现港股通高股息的7.41%股息溢价,比A股中证红利高出2个百分点,这个差距足以覆盖汇率波动的风险。在美联储降息周期即将启动的背景下,这种利差优势只会更加明显。
易方达这只基金的操作策略深得我心。基金经理唐博伦团队采取的是“动态平衡”战术,既不会死守某个行业,又能保持整体组合股息率在吸引力区间。从定期报告可以看到,他们在去年三季度就提前减仓短期涨幅过高的板块,转而增配估值更低的通信和电子行业,这种灵活调仓的能力正是主动管理型基金的优势。观察前十大重仓股可以发现,基金持仓既涵盖中国神华这类资源周期股,也配置了中远海控等顺周期标的,行业分散度控制得恰到好处。
关于配置节奏,我给自己制定了“三步走”计划:先用3个月时间通过周定投完成10%的底仓建设,期间若遇市场急跌就手动加倍扣款。这个策略的底气来自基金的历史表现——即便在2024年港股整体震荡的环境下,该基金仍取得了23.12%的净值增长,最大回撤控制在18%以内,夏普比率显著优于同类产品。考虑到当前恒生指数市净率仍在0.8倍附近徘徊,这种“越跌越买”的逆周期操作,反而能摊薄长期持仓成本。
站在资产配置的角度,港股红利的加入完美补足了我的投资拼图。相较于持仓中已有的A股成长股和债券基金,这类资产与主流权益市场的相关性仅0.3左右,在组合中扮演着“压舱石”的角色。最近看到一些基金经理的分析更坚定了我的判断:当经济弱复苏成为新常态时,现金流充沛、分红稳定的央企龙头,其防御属性会持续获得险资等长线资金的青睐。或许短期内科技股的反弹会吸引眼球,但拉长到三年周期来看,每年7%的稳定股息叠加估值修复的空间,才是真正的复利之源。
夜深人静时翻看基金的季度报告,那句“坚持挖掘深度价值,构建风险收益非对称组合”的投资理念总让我会心一笑。在这个充斥着概念炒作的市场里,能坚守高股息策略的基金管理人实属难得。看着账户里每周自动扣款的记录,我仿佛看到自己在港股的估值洼地里,一点点播种着未来的收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