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 + 易方达港股通红利混合 + 【港股红利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优势是高股息抗通胀+低估值安全垫,我的配置思路是竹节式定投(每季度港股估值回落5%加仓一次)】+【理由:全球负利率环境下,8%股息率堪比竹林中的清泉;AH溢价155点则像竹子的生长节,每节都是价值回归的机会4】

------
开篇:当科技股退潮时,谁在沙滩上捡贝壳?
2025年的资本市场,像极了一片被春雨洗刷后的竹林——新芽与落叶并存,机遇与风险交织。开年以来,科技板块的估值竹笋经历了一轮疾风骤雨般的回调,资金如惊鹿般四散。此时,一群“聪明的熊猫”却悄悄调转方向,将目光投向了一片被低估的洼地:港股红利资产。这里不仅有8.01%的股息率如竹叶上的露珠般诱人,更有恒生指数10.15倍PE的估值洼地,仿佛竹林深处未被发现的蜜糖罐。但市场风格真的转向了吗?且听熊猫君掰开这根“港股红利竹筒饭”,一探究竟。
------
一、投资逻辑:三重奏下的“类固收”蜜糖
1. 低利率时代的生存智慧
全球负利率资产池已膨胀至18万亿美元,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1.6%,传统债券如同被雨水泡发的竹简,收益日渐稀薄。而港股红利资产的股息率较无风险利率溢价超600BP,宛如竹林中的鲜嫩竹笋,成为资金“以股息为盾,以估值为矛”的避风港。
2. 估值折价的补偿机制
H股较A股平均折价超50%,这种“同一片竹林,不同的竹价”现象,源于港股流动性折价与内地资金偏好差异。以中国移动为例,其A/H股溢价率长期维持在30%以上,但H股股息率高达8.2%,如同用五折价买入同一棵竹子的产权证。
3. 波动率滤镜下的舒适区
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指数近三年年化波动率仅16.7%,远低于创业板指的32.5%。易方达港股通红利混合基金在2024年市场巨震中最大回撤仅-7.3%,恰似熊猫君在竹枝间荡秋千——虽偶有颠簸,但始终不坠。

------
二、港股VS A股红利:竹子的南北坡生态
维度 港股红利 A股红利
股息含金量 税前股息率高(如中石化炼化9.1%) 税后实际收益更优(免红利税)
行业构成 电信(26%)、能源(19%)为主 银行(35%)、煤炭(22%)主导
估值水位 恒生指数PE处于十年5%分位 沪深300红利PE处于十年30%分位
资金驱动 南向资金+海外长线资金主导 险资+公募配置盘为主
熊猫君洞察:
港股红利如同生长在背阴坡的竹子,虽需承受20%红利税的风霜,但其根系(现金流)更健壮;A股红利则似向阳面的竹林,享受政策暖阳却常陷“高股息陷阱”(如部分周期股股息不可持续)。聪明的熊猫,懂得在南北坡交替觅食。


------
三、2025展望:竹林深处的三重博弈
1. 政策东风能否吹散估值雾霭?
中央“市值管理纳入国企考核”新政,让中石化炼化(PE 7.6倍)、中国移动(PB 0.8倍)等央企港股犹如被注入生长激素的竹笋。若后续出台H股回购松绑政策,估值修复空间或超30%。
2. 全球流动性迁徙路线图
美联储降息周期下,美元弱周期通常伴随港股估值扩张。当前港股通高股息指数股息率与美债利差达4.2个百分点,堪比竹林与草地的海拔落差,吸引国际资本“攀高逐息”。
3. 产业周期的暗流涌动
电信业资本开支下行(中国移动2025年Capex下降12%)、能源转型加速(中石化炼化氢能投资占比升至15%),头部红利股的“股息+成长”双击可能性正在酝酿。

------
结语:熊猫君的竹林生存指南
抱着竹子的熊猫君,在金融竹林修行十年后悟出真谛:真正的投资智慧,是懂得在雨季囤积竹笋(高股息),在旱季享受竹荫(低波动)。当前港股红利资产正如雨后的竹林——
• 激进派熊猫:可重点关注易方达港股通红利混合(005583),其前十大持仓平均PE仅7.6倍,近一年超额收益达14.3%,堪比找到竹林中最鲜嫩的竹笋群;
• 稳健派熊猫:建议采用“港股红利(40%)+A股消费(30%)+黄金(20%)”的三角配置,既对冲汇率波动,又捕捉消费复苏弹性。
最后,熊猫君想说:市场风格从未真正转向,只是聪明的资金永远在寻找“风险收益比更优的竹林”。而此刻,港股红利的竹笛正在奏响三重奏,你,准备好聆听了吗?#晒收益# @易方达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