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天基金调研团#
最近有幸参与了一场对专注港股红利资产投资的基金经理唐博伦先生的调研。
他目前管理着易方达港股通红利混合基金,自2024年4月30日接手以来,累计收益率达到18.92%,最大回撤为10.90%。虽然管理时间不算太长,但表现不错。
调研中,易方达基金详细分享了他的投资理念、策略和风格。
对红利特别是港股红利投资感兴趣的小伙伴,很值得一起来了解一下。
今天就来聊聊从这次调研中获得的一些干货吧。
01 港股经验丰富
唐博伦先生拥有12年的大中华股票研究与投资经验,其中7年专注于港股投资管理,深耕股息红利策略。
他的职业经历颇为丰富,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汇丰银行环球研究部担任研究助理;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在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担任分析师;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在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资产管理部担任投资经理助理;2018年5月至2024年3月在新华资产管理(香港)担任高级分析员和基金经理,负责管理保险资金账户与港股通账户。
2024年3月,唐博伦加入易方达基金及其香港子公司,目前担任易方达基金国际权益投资部、易方达香港的基金经理,管理着规模13.26亿元的易方达港股通红利混合基金。
02 逆向与价投
在多年的研究与投资实践中,唐博伦逐渐形成了注重下行保护、坚持逆向投资和价值投资的核心理念。
凭借10余年的宏观周期投研经验,他对周期变化规律了然于胸。投资时,他习惯通过“自上而下”的宏观判断与行业筛选,结合“自下而上”的个股挖掘,在市场情绪低迷、板块处于低位时果断介入,并选择那些低估值高价值的企业,等待周期反转的价值兑现。
他的风格理性务实,当价格合理时会果断卖出,不会执着于长期陪伴公司成长。
03 掘金高股息
在唐博伦的投资体系中,高股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
他认为,高股息策略的本质类似于购买“类可转债”资产,通过深度挖掘其内在价值获取稳定分红。
在他看来,高股息资产可以分为经常性高股息、周期性高股息两大类。
经常性高股息资产通常来自成熟期企业,这些企业的经营模式、现金流、利润和股息具备长期可持续性。
对于这类资产,他会重点关注利润与现金流的可持续性以及派息率的变化趋势,在股息率高时买入,低时卖出,期间享受稳定的分红收益。
周期性高股息资产则不同,这类企业的现金流、利润和股息高度依赖行业周期。
针对这类资产,他会重点跟踪供需格局、周期品价格等指标,同时评估个股在周期底部的安全性和上涨弹性,投资上着重于在行业景气度低或周期底部买入,待行业景气度回升至高位时卖出。
在具体配置过程中,唐博伦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先对宏观环境进行判断并筛选具备潜力的行业和板块,再进一步挖掘公司治理规范、财务稳健、业务有增长空间且价格低估又少人关注的企业。
他偏好保持均衡配比与分散投资,整体上将经常性高股息资产占比控制在60~70%,周期性高股息资产占比约为30~40%。
同时,当市场处于高位时,他会增配稳定性较强的经常性高股息资产,在市场低位时,会增加配置波动性较大的周期性高股息资产,确保组合维持有竞争力的股息率,并兼顾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此外,他每隔6到12个月会对持仓进行一次置换,不断实现高股息资产的周转。
04 港股红利的魅力
唐博伦认为,港股市场的红利投资很有吸引力。
首先,港股市场的股息率普遍较高,提供了大量优质的高股息标的。
其次,保险行业等长线资金的持续净流入进一步巩固了港股红利策略的优势。
再者,潜在的红利税改革政策可能吸引内地个人投资者的资金流入,为港股红利策略带来更多机会。
对于当前的港股红利资产,唐博伦认为经常性高股息的机会较多。如果未来市场风险增加,跌出空间,周期性高股息资产的配置机会也会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