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5 17:48:04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广东
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量产拐点,千亿级市场大门开启

科技巨头争相布局、亿元订单频频出现,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快速走向产业化应用场景。

9月25日,港股人形机器人板块表现活跃,成为市场焦点。这一现象背后是整个产业的加速变革:2025年被业内普遍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特斯拉、小米等科技巨头加快布局,国内龙头企业频频斩获大额订单。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快速突破,人形机器人正从概念演示向量产落地转变。业内预计,未来三年人形机器人产值将增长10倍,六年后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0万台级,对应千亿级市场空间。

01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产业迎来分水岭

2025年成为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分水岭。具备交互能力、能够量产、稳定运营的企业将进入下一阶段竞争。

今年“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视。工信部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明确指引。

技术突破为产业化提供了坚实基础。我国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国产化率已超70%,打破了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

AI大模型与具身智能的融合,让机器人从“执行指令”走向“理解意图”。智元机器人发布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GO-1,使任务成功率平均提升32%。

据权威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人形机器人中标项目数量突破83个,合同金额合计近3.3亿元。2025年上半年,国内具身智能产业链发生144起融资事件,总额高达195亿元。

02 巨头布局路径分化,三大派系显现

随着更多企业涌入,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竞争格局逐渐清晰,主要参与者可分为三大派系。

特斯拉是技术引领者的代表,凭借其在AI和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积累,Optimus系列成为端到端模型路线的典型代表。特斯拉计划2025年实现量产,2026年目标生产5万-10万台,2027年达百万台规模。

小米等车企则依托生态优势,将人形机器人作为智能生态的延伸。小米CyberOne被定位为家庭场景的智能助手,为老人和儿童提供护理和陪伴等服务。

国内初创企业快速崛起,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优必选、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等估值均超百亿人民币,具备强大的融资能力和产业资源整合能力。

优必选Walker S1已进入比亚迪、东风柳汽等车企实训;宇树科技完成C+轮7亿元融资,其Unitree G1以9.9万元的定价策略积极开拓消费市场。

03 商业应用落地加速,亿元订单频频出现

产业化进程的显著标志是商业订单的实质性落地。今年6月,中国移动1.24亿元人形机器人采购项目引起市场关注,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分别中标。

这一订单是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迄今公开的最大单笔订单,不仅是两家头部企业的商业突破,更是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商用的关键转折。

除中国移动外,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教育机构,以及车企、工厂的采购需求也在增长。乐聚机器人今年一季度订单量增长了200%,预计全年交付量达千台左右。

应用场景正从工业制造向多元领域扩展。目前,银河通用的人形机器人已经率先在商业零售、工业制造、康养、文旅等领域展开实际应用。

在零售领域,机器人能够参与到拣货、打包等环节,帮助门店实现降本增效。工业制造成为人形机器人落地的首要场景,尤其是汽车工厂。

04 挑战与机遇并存,量产仍面临瓶颈

尽管产业前景广阔,但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商用仍面临多重挑战

在硬件层面,成本高昂与标准化缺失是主要障碍。人形机器人硬件方案尚未统一,缺乏统一标准,导致BOM成本高企。以特斯拉Optimus为例,其整机成本逾40万元,仅执行系统关节模组成本占比就高达55%。

软件层面,智能泛化能力不足是核心瓶颈。人形机器人领域尚未出现“ChatGPT时刻”,模型表征能力与高质量数据短缺制约了智能涌现。

高质量、带标签的真实工况多模态数据,获取成本高,并且存在“场景孤岛”问题,致使模型难以泛化到多工况。

供应链也是制约因素之一。Figure创始人Brett Adock曾感慨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不成熟带来的困境,涉及种类繁多的零部件,必须面向全球寻找合适元件。

面对挑战,产业正通过供应链协同、核心部件自主化、大模型创新及开源生态构建等方式加速突破。

05 资本市场已率先反应

人形机器人领域融资活动活跃,2025年以来发生59起投资事件,规模达数十亿元。

随着特斯拉Optimus计划于2025年实现量产,国内车企如比亚迪、小鹏等采用自研或合作模式,率先在汽车制造场景推进应用。

未来十年,人形机器人市场的规模有望超过当前所有工业机器人的总量,成为一个超越汽车、手机的万亿级市场

 #人形机器人利好不断!机构掀调研热#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OTCFUND|018124)$

$中航趋势领航混合发起C(OTCFUND|021490)$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