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3日以来,港股涨势气势如虹。截至2月26日,短短一个多月时间,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幅分别为24.78%、27.47%。在DeepSeek等概念的加持下,港股科技板块的表现更为突出,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达到39.73%。
港股迅速回温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目光,港股为什么短期内“领涨”全球市场?投资者还能布局吗?又该如何布局?接下来同你“港港”!
01 港股大涨背后的三重驱动力
资金流入推动
一方面,海外资金回流积极买入中国科技资产。DeepSeek引发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科技资产重估。人工智能应用或将促进中国股市收益增长,带来大量资金流入。而中国科技“七巨头”中的不少都在港股上市且为港股指数权重,海外资金的流入有力推动了港股上涨。
另一方面,国内资金持续南下买入港股,内地投资者对港股市场热情高涨。2025年1月南下资金持续维持大额净流入,月净流入额约1256亿港元,创2021年2月以来单月最高。
企业业绩支撑
科技龙头企业的亮眼业绩表现成为港股重估的重要支撑,权重股业绩表现突出。阿里巴巴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在技术研发,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以推动业务的持续创新和增长。
宏观环境改善
从国内宏观来看,2025年财政与货币政策预计维持宽松,重点支持以科技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以及消费等相关领域,为港股的科技板块和部分消费板块提供了政策支持。本月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的召开,也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强心针,预计未来社融数据将得到持续修复。从海外看,虽然美联储降息预期有所减弱,但降息方向明确,美元利率下行将缓解港股分母端压力,提升市场风险偏好。
02 港股行情可持续吗?
尽管2024年恒指反弹近20%,但是从估值端来看,港股估值修复空间仍存。据Wind显示,截至2月26日,恒生指数的市盈率TTM为10.4,恒生科技的市盈率TTM为24.7,港股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安全边际较高。若企业盈利随着政策落地逐步修复,有望迎来“估值+盈利”双升行情,中长期具备较大的估值修复空间。
同时,中期来看,中国经济复苏向上的趋势不改。随着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国内促消费政策实施,港股公司盈利预计稳中有增。在行业方面,科技板块依然具备较高投资机会,特别是分母端和分子端双重改善预期的细分行业,如互联网、消费电子等;在国内扩内需、稳消费等政策刺激下,当前估值水平相对较低的港股消费股也有望上涨。
03 投资者如何布局?
近期港股涨势良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中期角度,港股具备配置价值和上涨潜力,但也需关注潜在风险。
美国通胀水平居高难下,市场预期特朗普执政后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将提升美国再通胀风险,美联储降息节奏或放缓,这在流动性方面给港股市场带来一定压力。此外,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如美国利率政策、欧洲经济复苏以及全球通胀压力等,均可能对港股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对于想要捕捉港股投资机遇的投资者来说,不妨将投资周期拉长,切忌追涨杀跌,可通过分批买入、分散投资的方式适时参与。
目前国内可投资港股的公募基金众多,包括被动跟踪港股相关指数的指数基金,也有QDII基金、港股通基金、沪港深基金、行业主题基金等主动权益类基金。
鑫元基金有多只可投港股的主动权益基金,以不同比例基金资产投资港股,与投资者一起分享港股市场的增长红利。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搭上港股市场发展的快车。
鑫元价值精选(A类005493;C类005494)
$鑫元价值精选混合C(OTCFUND|005494)$
投资于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0%-95%,其中投资于港股通投资标的股票比例不超股票资产的50%。
鑫元价值精选A近一年排名全市场前15%(278/1890)。
鑫元鑫动力(A类012096;C类012097)
$鑫元鑫动力混合A(OTCFUND|012096)$
投资于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60%-95%,其中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比例不超过股票资产的50%。
鑫元鑫动力A近一年排名全市场前26%(873/3488)。
#港股跌幅收窄,抄底吗?#
风险提示
数据来源:指数数据来源于Wind。产品排名来源于海通证券研究所2025年1月29日发布的《基金业绩评价报告》,统计截至日期2025年1月27日。
鑫元价值精选、鑫元鑫动力为混合型基金,其预期收益和预期风险高于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低于股票型基金。其风险等级为中风险,适合平衡型、成长型和积极型投资者。投资者从代销机构购买本产品的,产品风险等级和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的评定结果以及匹配规则,以代销机构为准。鑫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郑重提醒您注意投资风险,请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基金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