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总结直播《谈谈AI算力之液冷》生成
全文摘要:本次直播由东吴基金主办,嘉宾分析了当前市场情况。首先强调基金投资需自负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随后指出下半年权益市场机会大于风险,核心驱动力是流动性宽松,建议关注AI和创新药等长期产业趋势。AI领域重点关注上游算力需求,如光模块、PCB和液冷技术;创新药则看好中国药企出海机会。最后再次提醒投资者需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产品,谨慎投资。
1 基金投资需自负风险。
东吴基金强调基金投资存在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承诺收益。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产品,仔细阅读相关法律文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直播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代表当前观点,可能调整。权益类产品适合C3级以上风险等级用户。
2 陈伟斌分析权益市场波动。
陈伟斌指出当前市场波动导致投资者普遍焦虑,建议理清关键点以更理性参与市场。他强调市场上涨和下跌时投资者心态变化,并提醒投资者需根据自身情况判断市场走势。
3 东吴基金陈伟斌认为下半年权益市场机会大于风险。
陈伟斌指出,当前权益市场的核心驱动力是宽裕的流动性,这一趋势在国内外均未改变。国内债市利率走低,资金可能转向权益市场;海外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流动性持续宽松。他建议投资者关注具有长期产业趋势的方向,如AI和创新药,这些领域在行情上行周期中表现较强。AI领域可关注上游算力和下游应用。
4 AI和创新药产业趋势仍在上半场。
陈伟斌分析了AI和创新药两大产业趋势。他认为AI是一轮5-10年的产业革命,目前仅发展2年多,仍处前期阶段;创新药则是2-3年的上行周期,目前仅经历2-3个季度。对于AI上游算力,他指出光模块、PCB等近期波动源于交易情绪而非基本面变化,强调需关注长期逻辑和估值。算力需求分为训练和推理两部分,训练需求仍在扩张期,推理需求未来可能更大。
5 数据流量和算力需求将持续增长。
陈伟斌回顾了从功能机到智能机时代数据流量的演变过程:文字、图片、视频逐步升级,消耗量指数级上升。他指出当前AI交互仍以文字为主,但未来发展可能遵循相似路径,向多媒体形态转变。随着智能设备和AR技术普及,视频数据处理将大幅增加推理算力需求。他认为当前处于产业革命初期,未来5-10年算力需求仍有巨大增长空间,特别是推理需求将主导市场。
6 AI发展拉动上游算力需求。
陈伟斌分析了AI发展对上游算力需求的拉动作用,指出当前仍处于上半场。他提到上游算力的四大金刚:光模块、PCB、电源和液冷,这些环节的增速高于GPU。目前光模块的估值约为17-18倍,已从最初的10倍出头修复至接近中性情景的20倍。他认为市场对AI上游算力的估值存在刻舟求剑的认知偏差,用周期股思维而非成长股思维理解产业革命。
7 AI算力估值体系向成长属性切换。
陈伟斌分析了AI算力行业的估值体系变化,认为市场正从周期属性转向成长属性认知。他以光模块为例,指出估值合理性因人而异,需跟踪产业链基本面变化。目前北美算力资本开支健康,云厂商资本开支上修超预期。他特别强调AI服务器液冷是潜力赛道,明年增速或达500%,行业空间可能超过AIPCB,后年有望达到光模块规模。服务器形态突变是液冷高增长的主因。
8 AI服务器液冷和创新药出海值得关注。
陈伟斌指出,AI服务器从8卡升级到72卡后,散热需求激增,液冷技术渗透率将从零跃升至近100%,成为重要投资方向。同时,他强调了创新药行业的产业趋势,特别是中国药企出海的机会,主要驱动力是跨国药企面临专利到期压力,积极寻找新一代创新药,中国药企在PD-1/VEGF等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成为其重要合作伙伴。
9 陈伟斌看好AI和创新药产业趋势。
陈伟斌表示,AI和创新药是当前具有长期产业趋势的两大方向。AI产业革命预计持续5-10年,目前仍处上半场;创新药产业趋势预计持续2-3年,同样处于早期阶段。他建议关注AI上游算力相关领域,如光模块、PCB和液冷。同时强调投资需谨慎,注意风险匹配。
10 基金投资风险自担。
东吴基金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遵循买者自负原则,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直播内容仅用于宣传推广,不构成投资建议。权益类产品适合风险等级C3以上用户,投资者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匹配产品。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
11 基金投资需谨慎自负。
东吴基金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存在风险,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产品,仔细阅读相关法律文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直播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仅用于宣传推广。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生成。 针对AI生成的内容,不代表天天基金的立场、态度或观点,也不能作为专业性建议或意见,仅供参考。您须自行对其中包含的数字、时间以及各类事实性描述等内容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