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9 18:45:55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上海
【AI速看】沪指重回4000,可转债还可以配置吗?

本文由AI总结直播《沪指重回4000,可转债还可以配置吗?》生成

全文摘要:本次直播中,北信瑞丰基金经理分析了可转债市场。首先回顾了可转债从1990年至今的发展历程,指出当前市场规模约6000亿,定价合理且长期盈利性较好。然后详细解析了可转债的双重属性和投资策略,建议在120元左右加仓。接着讨论了科技股四季度可能横盘,价值风格占优,并展望了智能驾驶行业的发展前景。最后分析了煤炭、储能和氢能等行业的投资机会,认为煤炭价格有上涨空间,储能竞争激烈,氢能长期逻辑强但短期落地较慢。


1 于军华分析可转债市场。

北信瑞丰基金经理于军华介绍了可转债的历史发展,从1990年公司法出台到1997年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可转债市场经历了长期的小众发展阶段。他提到目前市场总量约30只,总规模不到500亿,并分享了对当前市场环境下可转债配置的看法。

2 可转债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于军华回顾了可转债市场历史,指出2014-2015年牛市中规模一度达2000亿,但之后回落。2019年注册制推行后市场再度繁荣,目前规模约6000亿,存续400余只。他认为可转债市场相对小众专业,定价合理且长期盈利性较好。同时提到北信瑞丰鼎利和丰利两只固收 基金较多配置可转债。针对投资者关心的股市操作问题,他表示从中期看慢牛行情将持续,短期市场仍在方向选择中。

3 科技股四季度或横盘,价值风格占优。

于军华认为科技股三季度涨幅过大,四季度可能横盘或分化,20%上涨、80%横盘或下跌。他建议价值风格投资者可继续持有,科技股投资者可部分减仓做波段。转债方面,当前中位数价格129偏高,历史低点约106-107,但需市场极度恐慌时才有机会。

4 可转债投资策略与市场分析。

于军华分析了可转债的投资策略,建议在市场中位数价格120左右时加仓,并分享了个人的买入和持有价格区间。他详细讲解了可转债的双重属性,包括债性特征如面值、利率和到期还款,以及股性特征如看涨期权和强赎条款。同时指出当前市场估值偏高的现象,以及下修条款和回售条款的作用。

5 可转债条款解析与市场分析。

于军华解释了可转债的下修条款和回售条款。下修条款允许上市公司在特定条件下调整转股价格,而回售条款则赋予投资者在最后两年内以面值加利息回售转债的权利。他强调可转债自带看涨期权,并赠送下修和回售条款,使其价值通常不会跌破面值。市场合理价格中位数约为120元,投资者可通过强赎条款获利。强赎条件通常为正股价格连续30个交易日中有15个交易日不低于转股价格的130%。

6 强赎条件和市场博弈影响。

于军华解释了可转债强赎的条件,指出即使满足30个交易日内15个交易日不低于转股价130%的条件,发行方也可能因多种因素延迟强赎,如转股后对正股股东权益的摊薄影响。他提到市场与发行方的博弈会影响强赎时机。此外,他分析了智能驾驶行业,认为无人驾驶出租车短期内难以推进,但L2 智能驾驶配置渗透率上升较快。

7 智能驾驶市场分化现状。

于军华指出当前不带激光雷达的L2 级别自动驾驶功能对销量拉动有限,消费者更看重续航提升。带激光雷达的城市NOA系统体验更优但成本较高。他认为2024年随着L3法规落地和厂商加速推进,智能驾驶市场表现有望优于2023年,因该技术更贴近消费者体验。

8 智能驾驶估值合理,科技是主线。

于军华认为智能驾驶标的估值合理,无需担心市场波动。他提到十五五规划以科技为主线,AI和制造业改造是重点方向,同时强调出口链的重要性。科技投资需关注估值,40倍以上估值可能带来长期收益压力。房地产历史表现也印证了这一资产逻辑。

9 科技股需关注估值,军工银行有潜力。

于军华分析了科技股的高增长预期与实际增速的差距,指出当前估值仍需消化。他认为军工股回调后明年春季或有表现,银行股息率具备吸引力。对于白酒等消费股,他建议长期投资者可持有,预计明年经济周期底部后会有修复。顺周期板块可能在明年二季度有所表现。

10 明年周期和大消费板块或有机会。

于军华认为明年行情可能偏向周期和大消费板块,科技股表现可能一般。他看好煤炭行业,认为能源价格明年会有较大修复。长期来看,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受新能源发展抑制,但短期内无需担心。黄金价格长期看涨,尽管近期回调,但上升趋势未变。

11 煤炭和储能行业的投资机会分析。

于军华认为煤炭价格处于低点,未来3至5年有上涨空间,煤炭股股息率高,但盈利空间有限,适合机构投资者。储能行业市场广阔,但竞争激烈,长期依赖能源价格下行趋势,需关注订单情况。电力价格长期看跌,成本控制是关键。

12 储能和氢能的发展逻辑分析。

于军华认为储能未来可能偏向消费品或家庭使用,逻辑类似家电。氢能空间巨大,可跨季调峰,终端应用包括重卡运输和化工产品,但受限于光伏发电成本和储运问题,落地较慢。目前氢燃料重卡依赖政府补贴,因财政问题进展缓慢。氢能长期逻辑强,想象空间大,但短期业绩不如储能现实。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生成。 针对AI生成的内容,不代表天天基金的立场、态度或观点,也不能作为专业性建议或意见,仅供参考。您须自行对其中包含的数字、时间以及各类事实性描述等内容进行核实。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