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雨来了!截至10月27日,已经有95家A股公司拿出了三季度的分红预案,加起来要发108.70亿元的红包。今年上半年更热闹,837家公司搞了现金分红,总额超过6594.78亿元,就连一季度也有13家公司分红,58.65亿元稳稳落袋。

港股这边同样不逊色,随着季度报告陆续披露,不少公司也跟上了分红节奏。恒生银行、中电控股、华新水泥这些大家熟悉的名字,都陆续公布了三季度的分红预案,这波"红包雨"确实来得实在。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高股息策略这阵子有回归的意思了。之前创新药、人工智能行情火的时候,红利板块确实没什么存在感,看着身边有人靠翻倍股、翻倍基赚钱,持有红利资产的投资者难免觉得"错过了牛市"。但进入四季度,行情明显换了节奏,截至10月17日,沪深指数月内分别跌了1%以上和6%,反观中证红利指数在银行、保险和资源股的带动下,还涨了2.48%。另外那个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里面有中国有色矿业、新华保险这些标的,最近也一直在涨,都快摸到历史新高了。
有观点说,上市公司能持续高频分红,肯定会吸引更多中长线资金进来。这话确实在理,现在社保基金、险资这些"长钱",就因为偏好稳健,成了高股息资产的主要持有者。而且高频分红对个人投资者也有影响,要是公司分红稳定,大家可能就不会总想着"追涨杀跌",慢慢会更认可价值投资的逻辑。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才能更好的接住这波红包雨?其实思路很简单,就是"红利高股息+优质港股资产"的组合。数据最有说服力,截至2025年10月底,恒生高股息率R指数今年已经涨了34.41%,而同期中证红利全收益才4.64%。在资产荒越来越明显、市场波动率在上升、政策红利在叠加三大逻辑下。现在的高股息早就不是跌的时候才拿来防御的了,在低利率环境下,它就是能"生钱"的核心资产,就说险资吧,今年在二级市场举牌都到31次了,比去年多了一半还多,而且大多都投向了港股,银行、电信、公用事业这些高股息板块成了重点目标。南向资金更不用说,到11月4日为止,年内净买入都突破1.2万亿港元了,创下互联互通以来的新高,银行这些板块尤其受青睐。资金用真金白银投票的痕迹很明显。港股红利板块能在求稳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大投资收益。

可能有人会问,同样是港股红利,怎么选才靠谱?其实在一众跟踪港股红利板块的指数中,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具有三重天然优势,从而脱颖而出。
首先是高股息打底,实实在在的现金回报。有数据对比过港股和A股的分红情况,2017到2024年这八年里,全部港股的现金分红比例平均有44%,比A股的36%高出不少。股息率方面,恒生综合指数是2.9%,也比万得全A的1.9%高。要是专门看低波红利赛道,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的股息率常年都在6%以上,2024年末更是达到7.66%,比上证红利、中证红利这些指数都要高一截。对想靠分红赚钱的投资者来说,这就是最实在的保障。

其次是低波动筑底,能避开"高股息陷阱"。很多人都吃过这样的亏:看着股息率10%挺诱人,结果买了之后股价腰斩。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就从编制规则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先从全市场挑出股息率最高的75只股票,再把波动率最高的1/3剔除掉,这么一筛选,指数的年化波动率只有17.99%。而且它还用股息率加权,资金会自动流向又便宜又能分红的标的,权重也分散,三季度末前十大成分股合计权重才29.05%,不会因为某只大股跌了就亏惨。
最后是行业分散,不用赌单一板块。港股的市场结构本来就多元,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还明确规定单行业权重不能超过30%。截至9月底,前五大行业是金融、公用事业、房地产、工业、能源,没有哪个板块能"一家独大"。8月份银行板块因为净息差收窄回撤的时候,中证红利指数跌得比它狠多了,这就能看出来,港股这种"分散+低波"的特点,在弱市的时候抗跌性是真强。

综合来看,四季度本来就是红利策略容易出彩的时候,加上港股通红利低波资产的回报一直在走稳,选个靠谱的产品布局肯定没错。我自己从23年末就开始配港股红利类资产了,其中一只就是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A(005051)。这只基金跟踪的就是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光看指数表现就很能打:2020到2024这五年里,它跑赢恒生指数、中证红利指数、红利低波指数和Wind全A/中证800的概率分别是60%、60%、100%、60%。而且回撤恢复能力特别强,924那波调整之后不仅稳住了,还屡创新高。

再看产品本身的业绩,在同类红利基金里也是前排水平。和市场上那些热门红利基比,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A(005051)近一年涨幅有24.55%,上涨的月份里平均每个月能赚3.04%,属于同类里业绩最优的那一批。

聊到后市,我个人的看法是,市场大概率还会维持震荡格局,毕竟利好兑现加上年底机构要调仓,板块轮动肯定会快。短期来看,新一轮政策刺激的概率不高,大盘可能会有调整,黄金又在高位震荡,这种时候,避险属性强的港股红利资产就更有吸引力了。
后续可以关注两个催化点:一是11月的通胀数据,如果能企稳,低利率环境可能会持续更久,高股息资产的"类债券"价值会更突出;二是年底机构结算,追求稳健收益的资金大概率会往这类确定性强的资产里扎。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不用自己去挑股票,选一只像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A(005051)这样跟踪优质指数的基金,既能享受到港股高股息的红利,又能靠低波和分散策略控制风险,长期拿着心里也踏实。
$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C(OTCFUND|005052)$ $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A(OTCFUND|005051)$ $工银红利优享混合A(OTCFUND|005833)$ $天弘中证红利低波动100联接C(OTCFUND|008115)$ $大成中证红利指数A(OTCFUND|090010)$ $富国中证红利指数增强A(OTCFUND|100032)$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发起C(OTCFUND|018994)$
$上证指数(SH000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恒生指数(QQZS|HSI)$
#4000点 到底要不要止盈?# #HBM4定价超预期!存储芯片迎超级周期# #A股低开高走!国际资本看好中国资产# #科技小登大揭秘# #科技热点摊开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