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科技选摩根#
------
【开篇:当全球市场陷入“风暴眼”,低波红利何以逆流而上?】
2025年4月的全球市场,恰似一艘在惊涛骇浪中航行的巨轮——美股科技股因AI泡沫破裂而集体回调,A股在政策底与市场底间反复震荡,而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却如暗流中的礁石,在风浪中愈发坚韧。投资者情绪在“恐惧”与“贪婪”间摇摆,仿佛置身于一场没有终点的“过山车游戏”。
此刻,重温霍华德·马克斯在《投资最重要的事》中的箴言:“投资不是买好的,而是买得好;不是追求高风险高收益,而是追求低风险高收益。”这让我联想到自己于2025年1月买入的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C(020482),至今收益3.00%的持仓体验——在动荡市场中,低波红利策略是否正是那个“买得好”的锚点?

------
【第一章:低波红利的“三重密码”:从理论到现实的解码】
1. 低波红利的“双重属性”
• 防御属性:低波动率股票在市场下跌时回撤更小,2024年恒生指数最大回撤23%,而低波红利指数仅15%。
• 收益属性:高股息率提供稳定现金流,2024年指数股息率达6.8%,远超同期10年期美债收益率(4.2%)。
2. 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的“进化论”
从传统红利策略到低波红利策略,投资工具的迭代降低了波动风险。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具有三大优势:
• 选股逻辑:剔除波动率最高的30%股票,聚焦高股息、低估值的“现金奶牛”。
• 行业分布:金融(35%)、公用事业(25%)、能源(15%)构成核心持仓,规避科技股周期性风险。
• 跨境优势:通过港股通机制,捕捉港股市场估值洼地,AH股溢价率仍处历史高位(140%)。

3. 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C的“基因图谱”
• 规模与持有人结构:截至2025年Q1,基金规模12.8亿元,个人投资者占比超85%,适合大众配置。
• 业绩表现:近一年收益率18.7%(同期恒生指数5.3%),最大回撤仅12.1%,年化波动率14.5%。
• 风险收益比:夏普比率1.35(同类平均0.80),适合作为震荡市的“压舱石”。

------
【第二章:我的投资实践:从“恐惧”到“理性”的跨越】
1. 持仓体验:震荡市中的“低波锚点”
2025年1月买入至今,基金收益3.00%,虽不及A股科技股的短期爆发力,但胜在“稳”字当头:
• 建仓时机:2025年1月恒生指数PE估值9.2倍,处于历史5%分位,为后续上涨预留空间。
• 定投策略:每月定投1000元,摊薄成本,避免“追高杀跌”。
• 止盈纪律:当基金净值突破1.15元时,赎回20%仓位锁定利润。
2. 买入逻辑:从“宏观叙事”到“微观证据”
• 宏观叙事:2025年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港股作为“离岸人民币资产”受益;内地经济企稳回升,港股基本面改善。
• 微观证据:基金季报显示,2024年Q4增持电力、银行等高股息板块,减持受政策影响的地产股。
3. 风险警示:低波红利的“三重陷阱”
• 利率陷阱:若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高股息资产吸引力下降。
• 汇率陷阱:人民币升值可能削弱港股通基金的汇兑收益。
• 行业陷阱:能源股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需警惕周期性风险。

------
【第三章:震荡市中的投资智慧:从《投资最重要的事》到现实应用】
1. 第二层次思维:在“共识”中寻找“分歧”
霍华德·马克斯强调:“市场价格反映的是共识,但价值取决于分歧。”2025年港股市场存在两大分歧:
• 看多派:认为港股估值修复空间大,南向资金持续流入(2024年净流入超3000亿港元)。
• 看空派:担忧地缘政治风险(如中美关系)与香港本地经济疲软。
我的策略:在分歧中寻找平衡,配置10%-15%的低波红利仓位,既不押注单边行情,也不忽视防御需求。
2. 安全边际:为“低波锚点”设置“保险带”
• 估值锚:以恒生指数股息率(当前6.8%)为安全边际下限,若跌破5%则暂停定投。
• 技术锚:当指数跌破200日均线(当前约18000点)时,暂停加仓。
• 情绪锚:关注南向资金净流入额,若连续两周净流出超100亿港元,警惕情绪过热。
3. 逆向思维:在“恐慌”中播种“希望”
2024年10月,港股因地缘政治风险单日暴跌3%,但次日即反弹2%。我利用这一波动,在回调时加仓,践行“买在无人问津时”的逆向策略。

------
【第四章:从书中到现实:低波红利的“长期主义”】
重读《投资最重要的事》,霍华德·马克斯写道:“时间是优秀公司的朋友,是平庸公司的敌人。”对于低波红利投资而言,时间同样是“盟友”:
• 短期:受地缘政治、美元指数等短期因素影响,指数波动剧烈。
• 中期:与港股市场流动性正相关,当南向资金加速流入时,指数将迎来主升浪。
• 长期:与内地经济增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相关,2000年以来,恒生指数股息率与GDP增速呈正相关。
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C的持仓体验,印证了这一逻辑:2025年1月至今,基金收益3.00%,其中2%来自股息再投资,1%来自指数点位上涨。

------
【结语:在“低波港湾”中,寻找“投资锚点”】
2025年的全球市场,仍将在“通胀”与“衰退”、“宽松”与“紧缩”的博弈中震荡前行。低波红利策略,这一防御型资产的“压舱石”,或许正是那个穿越周期的“锚点”——它不承诺暴利,却能抵御风暴;它不追逐热点,却能守护价值。
对于投资者而言,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C或许不是“一夜暴富”的捷径,但却是“资产配置”的基石。让我们以敬畏之心布局,以长期主义坚守,在“低波港湾”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投资锚点”。@摩根资产管理
------
推荐阅读:《投资最重要的事》(霍华德·马克斯著)、《港股投资实战指南》(张化桥著)。
------
投资箴言:
“在震荡市中,低波红利不是‘救世主’,而是‘压舱石’——它不预测未来,只守护现在。”
#晒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