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主动策略优势# 鑫元鑫趋势灵活配置混合C所采用的“量化+主动”双轮驱动策略,是当前震荡分化市场中极具适配性的投资模式,其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了机器纪律性与人类经验智慧的高效互补,既规避了单一策略的固有短板,又通过协同效应放大了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比,从长期业绩与市场反馈来看,这一策略的科学性与实战性已得到充分验证。量化部分作为策略的“基础盘”,构建了严谨且高效的初选体系,基金以估值因子、财务质量因子、波动率因子为核心,搭建起“低估低波进,高估高波出”的刚性框架,通过全市场扫描筛选出估值分位数处于低位、ROE持续稳健、波动水平可控的标的,形成大容量的备选股票池,这种数据驱动的选股方式不仅摆脱了人工筛选的主观性与情绪干扰,更能高效捕捉到被市场忽视的小盘股、冷门行业机会,比如基金近期重仓的伟测科技、明阳电气等标的,便是通过量化模型精准捕捉到行业景气度拐点,最终实现季度涨幅超20%的亮眼表现。而主动管理则扮演着“提质器”与“纠错阀”的关键角色,基金经理刘宇涛凭借工学博士的学术背景与多年量化分析、主动投资经验,对量化初选池进行深度二次筛选,通过行业景气度研判、实地调研、财务数据穿透式分析等方式,剔除财务有瑕疵、治理结构存疑或处于周期顶点的“伪低估”标的,避免落入估值陷阱,同时根据宏观经济变化、政策导向调整组合的风格暴露与行业分布,比如2025年四季度市场震荡加剧时,基金主动增配中国神华、陕西煤业等高分红资产筑牢防御底盘,同时小幅参与AI产业链等成长赛道博取弹性,这种“防御+进攻”的灵活调整,让组合在复杂环境中始终保持稳健姿态。
这一策略的优势在风险控制层面体现得尤为突出,量化模型自带的波动率预警机制与主动管理的动态风控形成双重保障,基金通过实时监控市值、行业、动量等风格偏离度,结合股指期货对冲尾部风险,有效降低了组合的波动水平,数据显示其近一年最大回撤仅为-15.98%,显著低于同类平均,2024年一季度市场大幅调整时,该基金回撤控制在-19.62%,远优于沪深300指数-23.42%的表现,充分展现了“震荡市压舱石”的特质。业绩表现则进一步印证了策略的有效性,截至2025年11月,基金近一年收益达18.23%,在4583只同类基金中排名前30%,超越沪深300指数超25个百分点,近三年收益同样稳居同类前20%,夏普比率0.2585的优异表现,说明其在承担较低风险的同时,能为投资者创造持续稳定的超额收益。此外,策略的适配性还体现在对不同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上,在当前市场换手率下降、行业轮动提速、结构分化加剧的背景下,量化模型的广度覆盖能力能够捕捉到全市场的结构性机会,而主动管理的柔性调整则能应对政策变动、黑天鹅事件等量化模型难以预判的突发情况,这种“显微镜+望远镜”的组合,既保证了选股的精准度,又兼顾了对长期趋势的把握。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策略的成功落地离不开坚实的投研支撑与基金经理的能力圈适配,鑫元基金在量化投资领域的深厚积累为策略提供了技术保障,而刘宇涛兼具量化建模与主动研究的双重背景,使其能够完美驾驭“量化+主动”的融合逻辑,其管理的组合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仅为24.58%,行业分散于消费、科技、周期、金融等多个领域,有效降低了单一赛道风险,进一步强化了组合的稳健性。从投资者结构来看,该基金机构持有占比高达92.89%,如此高的专业资金认可度,恰恰说明机构投资者对这一策略长期价值的认可,也从侧面印证了其在风险控制、收益稳定性上的突出优势。当然,这一策略并非完美无缺,其收益弹性确实低于纯股票型基金或单一赛道主题基金,因为量化模型对低估值、低波动标的的聚焦与主动管理的稳健导向,使其难以捕捉极致行情下的爆发式收益,同时在极端市场环境中,量化模型可能出现短期失灵,这对基金经理的临场判断与调整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但这些局限性并未掩盖其核心价值,对于风险偏好中等、追求长期稳健收益的投资者而言,这些不足远不及“抗跌性强、收益稳定、适配性广”的优势重要。
总体而言,鑫元鑫趋势灵活配置混合C的“量化+主动”策略,是一种经过市场检验的成熟、科学的投资模式,它既吸收了量化投资的纪律性、高效性与风控优势,又融合了主动管理的深度、灵活性与应变能力,通过“量化初选+主动精选”的闭环运作,实现了“稳健打底+弹性增强”的投资目标,在当前不确定性较强的市场中,这种策略不仅能帮助投资者抵御波动、锁定长期收益,更能作为资产配置中的“压舱石”,平衡整体组合的风险收益结构,尤其适合希望分享经济增长红利、但又不愿承担过高波动的普通投资者,其长期价值与实战意义值得持续关注与期待。@鑫元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