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盘的朋友应该都注意到了,铜价又在往上冲了。最新数据显示,上海铜期货主力合约已经站上88300元/吨,伦敦那边的LME铜更是突破1.1万美元/吨,两个市场价格都快摸到历史高点了。说实话,现在市场对铜的看涨情绪确实挺浓,连身边不怎么关注大宗商品的朋友都来问:“这铜价还能追吗?”
之前高盛说“铜是未来的新石油”,当时还有人觉得夸张,现在看这判断真有点东西。电网要升级、AI算力中心建起来、新能源车卖得火,哪样都离不开铜——这“三重共振”下来,铜早就不是普通工业金属了,说是关系到科技竞争力和能源安全的战略资源都不为过。偏偏这时候,全球第二大铜矿印尼格拉斯伯格那边因为安全问题减产了,本来就紧张的供应这下更吃紧,铜价想不涨都难。
这里插一句,最近伦敦市场的铜金比到了2.75左右,懂行的都知道这数儿已经在历史低位了。有机构分析,一般金价涨完之后,铜价往往会有补涨行情,现在这个位置,铜价的想象空间确实打开了。毕竟黄金更多是避险,铜可是实打实跟着实体经济和科技发展走的,一旦经济预期转好,铜的弹性可能比黄金还大。
光说价格不行,得看企业真金白银的业绩。最近有色板块的三季报预告陆续出来,那数据真是挺惊喜的。10月24号洛阳钼业的三季报,第三季度净利润56.08亿,同比直接涨了96.4%,接近翻倍;还没发报告的铜陵有色,市场预测三季度净利润能到12.5亿,同比增长127.9%,这增速放在整个A股都算相当能打了。业绩是股价的底气,这些龙头企业的财报数据,其实已经在给有色板块的行情托底了。
机构这边也看得明白,不只是铜,铝的供应端最近也老出幺蛾子,国际上各种扰动不断。关键是,现在基本金属的供需格局正在重塑,长期看供应紧张的局面短时间很难改变,所以价格往上走的空间还挺大,尤其是铜和铝这种供应比较刚性的品种,值得多看看。
海外市场那边,美国9月CPI数据全线低于预期,这信号很重要。现在市场基本都在赌美联储这周(10月28号到29号)会再次降息,要是真降了,市场流动性就更宽松了,工业金属这种跟宏观流动性挂钩的品种,肯定会受益。虽然现在传统旺季的需求看着有点弱,但供应端老出问题,加上库存一直维持在中低水平,这俩因素给价格托着底呢。
聊到后市,我个人觉得有色金属这波行情不简单。作为全球定价的品种,它很可能是这轮大宗商品牛市的主力军。为啥这么说?首先,中长期看,有色行业的资本开支一直不足,现在刚进入供应紧张的上行大周期,这个趋势短时间变不了;其次,全球制造业投资都在往上走,加上现在大家都在抢战略金属资源,储备需求也在增加,需求端有支撑;最后,国内宏观面触底回升的预期越来越强,这几个逻辑叠在一起,有色很可能成为这轮慢牛行情里的核心品种。
不过话说回来,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现在直接冲个股确实风险不低。铜铝看电气化进度,稀土看新能源和科技新兴产业,能源金属得等供需反转,每个细分领域的逻辑都不一样,研究不透很容易押错方向踩坑。最稳妥的办法,其实是用指数工具分散布局,把整个板块的机会都抓住。比如我一直在关注的$南方中证申万有色金属ETF发起联接$ (代码004433),这只基金把黄金、铜、铝、锂、稀土这些全产业链的龙头公司都包进去了,相当于把整个有色板块的机会打包买了。业绩也挺能说明问题:最近一周涨了5.37%,一个月下来涨了12.87%,三个月更是涨了34.60%,拉长到一年看,涨幅已经到61.41%了——这样的表现,在同类产品里算是相当能打的。

总的来说,有色板块现在是供需、宏观、资金面多重利好叠加,中长期趋势已经比较清晰了。对普通投资者而言,与其费劲去猜哪个细分品种会领涨,不如用指数基金这种“躺赢”方式,把整个板块的红利都分享到。毕竟在这种结构性行情里,分散风险、抓住主线,可能比赌单一标的更靠谱。#小金属概念狂飙!行情逻辑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