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上,10月9日相关部门对部分稀土设备和原辅料实施出口管理,这一举措有望进一步强化稀土供需格局。
最近这一系列出台,标志着稀土出口正在从单纯行政审批向更科学、透明、可操作的规则体系转变。新规扩大了稀土元素的范围,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了钬、铒、铥、镱、铕等5种元素,这些在高端永磁材料、国防军工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
与此同时,还强化了对产业链整体环节的管控,构建了从原材料到产品再到相关技术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管制体系。自此,我国对于稀土产业链的定价权有望进一步增强。
这些影响已经体现在市场表现上。根据市场数据,在政策公布前,稀土价格已呈现回暖态势。而出口的实施,可能加剧这一趋势。特别是对于高性能钕铁硼生产不可或缺的镝、铽等重稀土元素,由于替代难度大且库存有限,价格波动幅度可能更为明显。
除了稀土,其他有色金属同样迎来利好。有分析指出,在当前地缘局势紧张、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中长期需求有望持续增长。而铜供给端承压,需求端却不断增长,AI数据中心、服务器及配套电网建设推动铜需求显著提升,绿色能源领域也带来长期支撑。
另一方面,刚果金钴配额政策公布,原料紧缺情况可能加剧,钴价有望持续上行。贸易关税担忧加强了黄金的避险属性,白银则受到现货短缺及市场结构影响价格加速上涨。从需求角度看,新的应用场景与传统绿色需求结合,为金属市场提供了长期且强劲的增长动力。据相关研报,随着人形机器人将迎来量产元年,预计到2027年该领域对高性能钕铁硼的需求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50%。
此外,新能源汽车、风电、节能家电等领域对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持续增长。工业电机领域的稀土需求预计将成为稀土需求增长的新亮点。总体来看,全球对高性能钕铁硼的总需求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23.14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20.2%,市场前景广阔。
我们再看看市场资金面。有证券机构分析,稀土战略地位进一步强化,预计海外备库动作加强,稀土价格有望进一步上涨。
从长周期看,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磁材制造-磁材回收全产业链的技术、设备、软辅材料管控,无疑将增加海外稀土自主可控产业链建成的难度,时间周期也将延长,长期强化稀土的壁垒优势,利好稀土价格中枢上移。随着传统需求旺季到来,供需格局或持续向好,稀土价格有望稳中有进,预计今年三、四季度稀土产业链业绩或逐季提升。
面对当前宏观与行业共振带来的机遇,通过优质指数基金布局有色金属赛道,正成为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选择。以$南方中证申万有色金属ETF发起联接$ (004433)为例,这款紧密跟踪有色金属行业走势的投资工具,目前正处于具有吸引力的配置区间。该基金跟踪的标的指数覆盖了稀土、工业金属、新能源金属等多个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能够高效响应行业行情。从近期表现看,近一周收益率约55%,近一月上涨13%,近三个月累积约49%的涨幅,近六个月涨幅约66%,近一年以来收益率接近68%,自成立以来累计增长超过70%。
综合来看,在当前背景下,稀土的战略资源属性得到强化,行业上行周期有望开启。而有色金属行业的多个细分领域,正同时受益于供给端的约束和新兴需求端的拉动,这一轮行情或许才刚刚开始。#黄金逼近4200美元!美银:明年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