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场有点意思,科技股炒得热火朝天,然后又开始分化震荡。不少朋友可能没注意,铜价已经悄悄站上了9500美元/吨,连平时不显眼的铝都创了年内新高。这轮行情可不是简单的炒作,背后是供需矛盾、红利和新能源的三重共振,我个人判断,这很可能是新一轮超级周期的起点。
先看最核心的供需逻辑。供给端现在简直是"处处受限",国内钨矿开采配额今年直接砍了6.45%,主产区开工率跌到35%,库存只剩15天。全球铜库存已经降到10年低位,LME铜库存从年初27万吨跌到现在15.6万吨。有机构算过,2025年全球铜缺口可能达150万吨,这还没算上突发矿难的影响。
需求端更不用愁,传统基建和新能源正在抢资源。电网投资今年增长30%,特高压工程每GW就要耗38吨钨;新能源汽车单车用铜量是燃油车的4倍。最近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对锂、钴的需求又多了一个量级,有数据说固态电池用锂量是液态电池的1.5倍。这种需求增长不是短期脉冲,而是持续十年以上的结构性变化。
可能有人担心"涨这么多了会不会回调",但现在是强力支撑。八部门刚出的《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明确要加强铜、锂、钴这些资源的勘探,还要突破超高纯金属材料。这信号很明显,国家要把有色金属当成战略资产来抓。加上美联储明年可能降息50个基点,美元走弱背景下,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也会被激活。
说到具体投资,普通投资者真没必要去赌个股。这个板块分化太明显,同样是铜,有的公司自有矿多就能躺着赚钱,有的靠进口加工就可能亏损。而且小金属波动太吓人,像锑这种一年涨5倍的品种,普通人根本拿不住。我一直建议用指数工具布局,比如$南方中证申万有色金属ETF发起联接$ (004433),就能把稀土、工业金属、新能源金属这些龙头都覆盖到。
看业绩这只基金确实抗打,近一周涨了4.63%,一个月11.36%,三个月直接干到46.13%。这种多阶段都能跑赢板块的品种,说明基金经理在细分领域配置上确实有一套。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既能避免踩雷个股,又能享受整个板块的红利,性价比很高。
最后说点个人看法,这轮有色金属行情可能比2007年、2017年那两轮更有韧性。因为以前主要靠房地产拉动,现在是新能源、AI、高端制造这些新引擎,需求天花板高得多。高盛说"铜是新石油",我觉得都保守了,按照现在算力中心的用铜强度,铜未来可能比石油还重要。当然短期波动肯定有,回调正是布局机会。记住,资源类资产在货币宽松周期里,从来不会缺席主升浪。
现在问题来了:如果新能源革命真的要消耗这么多金属,你觉得下一个会爆发的小金属品种会是谁?是固态电池需要的锗,还是低空经济要用的镁合金?大家可以猜猜看!#黄金逼近4200美元!美银:明年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