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9 号长假后第一天开盘,有色金属板块就成了 A 股的领头羊。中证申万有色金属指数盘中一度涨超5%,不少个股一路拉升,看得人眼花缭乱。其实这波行情早有征兆,长假期间外盘金属已经提前发力,COMEX 的黄金、白银都创下了历史新高,10 月 8 号那天,COMEX 铜价涨到了 8 月以来的最高点,伦铜主力合约更是刷新了近 17 个月的新高。海外矿业股也跟着涨,自由港麦克莫兰股价涨了 9.26%,南方铜业也涨了 9.2%,资金对有色板块的关注度明显在升温。
这波上涨可不是偶然,得从供需两端和政策面慢慢说。国内这边,“反内卷” 政策正在实实在在落地,行业供给在逐步收缩。9 月 28 号有行业协会发文说,现在还有些企业搞价格战,把铜箔加工费压得比行业平均成本还低,明显跟政策方向对着干,所以建议把加工费每公斤上调 2 块钱,帮行业走出亏损。更关键的是,有个行业稳增长方案提到,2025 到 2026 年有色行业年均增加值要涨 5% 左右,但铜、铝这些主要品种的产量年均增长只给了 1.5% 的目标,比以前低了不少。这意思很明确,就是要清退那些老旧产能,让行业发展更聚焦质量,供给端的收紧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海外的供应扰动更是火上浇油。印尼有个占全球 3.5% 铜供应的大铜矿,因为泥石流事故停产了,还宣布了不可抗力,要到 2027 年才能全面复产,这一下预计未来一年多全球铜供应要少 50 万吨,今年矿山产量增速直接从 0.8% 降到 0.2%。智利那边也不省心,8 月铜产量同比降了 9.9%,创了两年多最大降幅,还有重要铜矿的工会拒绝了新合同,罢工风险也在涨。不光是铜,印尼在查非法锡矿,澳大利亚有锌矿因为地震撤回了产量指引,镍矿的审批政策也在收紧,多个品种的供应都出了问题。
宏观面和资金面的支撑也很关键。美国 9 月的就业数据不太好,私营就业人数少了 3.2 万,还是连续两个月下降,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一下就浓了,美元走弱对有色这种大宗商品来说是直接的利好。反映到资金上,最近有色相关的 ETF 连续 18 天净流入,合计吸了 3.92 亿,规模和份额都创了成立以来的新高,说明资金在用真金白银投票。
我个人觉得,这供需两端一紧一松,再加上宏观环境的配合,有色板块的行情还有延续性。往后看,催化因素其实不少。AI 产业的爆发对铜需求是实实在在的拉动,数据中心、电网建设都要用到大量的铜,而全球电网很多都老化了,更新改造肯定要加大投入,这部分需求会持续释放。供应端的问题短期解决不了,铜矿开采成本在涨,品位在降,就算想扩产也没那么容易。有机构甚至预测,未来 18 个月铜价可能创历史新高,明年上半年有望到 1.2 万美元一吨。虽然现在需求端还有 “旺季不旺” 的说法,但供给收缩的力度足够大,后续随着需求慢慢回暖,板块的结构性机会会更明显。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想参与这个赛道没必要去赌个股,毕竟不同品种分化挺明显,万一踩错节奏风险太高。最省心的还是找跟踪指数的 ETF 联接基金,能把稀土、工业金属、新能源金属这些细分龙头都覆盖到。比如$南方中证申万有色金属ETF发起联接C$ (004433)就值得锁定,全面捕捉板块机会。从业绩看,这只产品表现很扎实,近 1 周涨了 10.66%,近 1 月涨 12.02%,近三个月涨幅达到 43.63%,近 6 月涨了 50.95%,近 1 年也有 48.14% 的收益,不管是短期跟行情还是长期配置,都是个不错的选择,值得多留意。#10月基金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