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连涨后短暂回调,趋势未变】
这两天银行板块的关注度非常高,尽管今日出现技术性回调,但银行ETF优选(SH517900)自4月8日以来累计涨幅近13%,年内多次刷新历史新高,并在5月15日创下“八连涨”纪录,成为震荡市中少见的持续性行情亮点。

从长期维度看,银行ah的净值曲线呈现“阶梯式攀升”,2024年涨幅达45.82%,近三年累计超额收益11.79%,远超沪深300指数及同类基准。这种“长坡厚雪”的收益特征,使银行无疑成为高股息+低波动+政策受益的复合型长线资产。

【三大引擎驱动银行板块慢牛】
1. 降息降准组合拳:央行年内多次降准降息,一方面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如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另一方面释放流动性刺激信贷需求,缓解净息差压力。据测算,降准可释放约5000亿元长期资金,直接增厚银行利润。
2. 经济复苏传导:政策密集出台(如地产支持、消费刺激)逐步改善银行资产质量预期,信贷结构优化(如绿色金融、制造业贷款)为银行的盈利提供新增长点。
3. 险资与长线资金“压舱石”效应:险资年内13次举牌中6次瞄准银行股,其“高股息(平均5%+)+低波动”特性与负债端久期匹配,形成长期配置刚需。新规下公募对银行板块仍低配约3个百分点,未来险资、社保等增量资金入场空间还是很广阔的。
【为什么是银行AH?】
其实,AH轮动策略的核心是低成本捕捉两地估值差,基于估值差,银行AH指数就能
动态配置A股与港股中估值更低的标的(如港股银行PB普遍较A股折价30%+),利用估值差增厚收益。
例如,2024年港股银行极端低估时,该策略快速切换至港股,成功捕捉后续反弹红利。历史数据显示,这一策略在降息周期中超额收益显著,单次调仓可优化成本约1%。

【三大维度验证性价比】
从估值来说,银行板块PB仅0.6倍,处于历史10%分位;近12个月股息率较10年期国债收益率溢价达历史最高水平,类固收属性凸显。以招行为例,尽管2024年营收承压,但现金分红比例提升至35.32%,股息吸引力不减。
从资金面来说,避险需求推升配置热潮。近期市场“电风扇行情”中,资金加速涌入高股息资产避险。南向资金持续加仓港股银行龙头(如工行H、招行H),AH轮动策略可同步受益于两地资金共振。
从业绩来说,2025年一季度,大行净利润维持正增长,区域银行增速虽有回落但仍高于行业平均。存款成本改善(年内预计下降10-15bps)及信贷需求回升,驱动息差降幅收窄。
中证银行AH指数持仓涵盖招行、工行、农行等A+H核心银行股,分散个股风险的同时把握板块。其次通过AH轮动策略自动“高抛低吸”,避免人性弱点(如锚定效应、损失厌恶),尤其在低波动资产中每1%的成本优化都至关重要,动态优化成本。
所以今天的回调或可视作“倒车接人”,感兴趣的朋友逢低分批布局。叨叨认为中长期看,银行板块在政策红利、资金增配、估值修复三重驱动下,有望延续“进二退一”的慢牛格局。叨叨找了银行相关的基金及业绩,供参考

$招商中证银行AH价格优选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6573)$
$鹏华香港银行指数(LOF)C(OTCFUND|010365)$
$富国中证银行指数(LOF)A(OTCFUND|161029)$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C(OTCFUND|016531)$
$国泰黄金ETF联接A(OTCFUND|000218)$
$东方红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A(OTCFUND|012708)$
$招商中证银行指数C(OTCFUND|014028)$
$国泰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聚焦ETF发起联接C(OTCFUND|023920)$
$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A(OTCFUND|008163)$
$天弘中证银行ETF联接C(OTCFUND|001595)$
#保险、券商大金融集体爆发!什么信号?##银行板块大涨,投资机会来临?##失守3200美元!金价缘何遭##特朗普或突破AI芯片出口限制!影响几何?##华为、腾讯等巨头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本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