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开源红利家族#
24年7月刚毕业领第一笔工资买入,9月加仓,到25年11月正好16个月,收益稳稳落在28% 作为职场新人,这只前海开源港股通股息率50强(004098)不仅让我赚到了房租外的“额外收入”,更让我在迷茫的理财初期,摸到了“长期持有+选对赛道”的财富密码。

应届生为啥敢all in港股红利?底层逻辑超简单
刚毕业时,我揣着每月扣完房租只剩几千块的工资,既怕追科技股被割韭菜,又不甘心让钱躺在银行吃1.3%的定存利息(10万存一年利息刚够交物业费)。选择港股红利赛道,完全是新手的“求生式选择”,却意外踩中了时代风口:
首先是低利率时代的“收益安全感” !2025年不管是银行理财还是万能险,收益率都跌破1.5%,连CPI都跑不赢。但港股红利板块的平均股息率却高达5.71%-6.1%,扣除股息税后仍有4.88%的实际收益,相当于“用白菜价买稳定分红的资产” 。对我这种没本金、输不起的应届生来说,就算股价不涨,每年的分红也能当“零花钱”,这种“下有保底”的踏实感,比任何网红基金都靠谱。
其次是政策+资金的双重buff !新“国九条”明确要求上市公司提高分红比例,央企更是把市值管理纳入考核,像中国移动、中国海洋石油这些龙头,直接承诺“十四五”分红率不低于65%。资金方面更夸张,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已经突破1.31万亿港元,累计更是超5万亿港元,近一半都奔着高股息板块去,险资、社保这些长线资金都在加仓,比任何推荐都有说服力 。
最后是估值洼地的“捡漏机会” !恒生高股息率指数现在市盈率才5.9倍,较沪深300折价40%,很多龙头股比A股折价18%以上,却有着更高的股息率 。对新手来说,买低估值的红利股,就像在商场打折时买刚需品,就算短期波动,长期也有足够的安全边际,不用担惊受怕。

前海开源这只基金,为啥让我重仓不放?
市面上港股红利基金不少,我偏偏认准这只,不是盲目跟风,是反复对比后的“精准狙击”,核心亮点真的戳中新手痛点:
1. 双经理掌舵:风控+选股的“黄金搭档”
这只基金由王霞和王思岳两位经理共同管理,简直是为新手量身定制的“定心丸”!王霞有22年投研经验,最擅长控制回撤——2024年9月港股回调时,很多同类基金回撤超25%,但这只基金最大回撤才18.7%,正因为看到它“跌得少、抗造”,我才敢把当月奖金全部加仓 。而王思岳作为量化选股专家,能用“市值-股息率-现金流”三因子模型筛出真正的优质标的,2025年上半年还捕捉到某半导体设备股127%的涨幅,让基金在稳健中不失弹性,不会错过市场机会。

2. 持仓策略:“防守+进攻”,新手不用盯盘
基金的持仓逻辑真的太懂职场新人了!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在金融、能源、公用事业等抗周期行业,像中国移动(股息率超6%)、中国神华、建设银行这些标的,都是连续多年稳定分红的“现金奶牛”,单一个股权重不超过5%,行业集中度也低,有效分散了风险 。但它又不固守传统红利,2025年还悄悄加仓了腾讯等成长型标的,既守住了“高股息”的基本盘,又能吃到估值修复的红利,这种配置让我每天忙工作,偶尔看一眼净值就行,完全不耽误主业。

3. 业绩说话:能涨抗跌,分红实打实
截至2025年10月,这只基金近一年收益28.35%,和我自己16个月28%的持仓收益基本持平,对新手来说已经超满足了 。更惊艳的是它的抗跌性:2024年四季度港股回调时,沪深300最大回撤22.3%,这只基金才15.57%,真正做到“涨得多、跌得少”。而且分红从不缺席,近三年累计分红0.86元/份,2025年中期分红到账时,正好够我买一台新平板,这种“躺赚零花钱”的感觉,比升职加薪还开心。

我的真实投资体验:从焦虑盯盘到淡定持有,16个月悟透理财真谛
回想24年7月买入时,我还是个连“股息率”都要百度的小白,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基金APP,涨跌0.5%都能让我纠结半天,生怕买在高点被套牢。
24年9月的回调至今记忆犹新,当时基金净值跌了近10%,我身边很多一起入市的朋友都慌了,赶紧赎回止损。我也焦虑得睡不着,反复刷理财博主的分析,直到看到“红利赛道越跌越香,回调后股息率更高”的逻辑,又去查了基金经理的过往操作——发现王霞经理在历次回调时都没有盲目割肉,反而会适度调整仓位,于是咬牙把当月奖金全部加仓。现在回头看,那次加仓正好抄在了阶段性低点,直接拉高了整体收益,也让我第一次明白“别人恐慌我贪婪”的真正含义。
持有过程中,我慢慢戒掉了“盯盘瘾”。这只基金每天涨跌大多在1%以内,不像科技基金那样大起大落,加上持仓的都是现金流稳定的龙头企业,就算短期波动,长期分红和估值修复的逻辑不会变。有时候加班到深夜,打开APP看到净值缓慢上涨,或者收到分红到账的通知,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有了额外回报,这种“稳稳的幸福”,比追涨杀跌的刺激更让人安心。
更意外的是,这只基金还教会了我“复利思维”。作为刚毕业的新人,我每月发工资都会定投500元,虽然金额不多,但16个月下来,加上分红再投,收益竟然比单纯一次性买入还高。这让我明白,理财的核心不是本金多少,而是坚持和耐心,就算是普通打工人,也能通过长期持有实现财富增值。

长期展望:港股红利的春天,才刚刚开始?
很多朋友问我“现在还能买吗?会不会追高?”,作为持有16个月的“老股东”,我的答案是:看好就长期持有,逢回调加仓更稳妥。
从宏观逻辑来看,美联储2025年已经五次降息,全球流动性宽松,美元资产吸引力下降,资本正加速流向新兴市场,港股作为估值洼地,必然会受益 。而且低利率环境还会持续,理财资金“资产荒”的现状短期内不会改变,高股息的红利资产依然是资金的“避风港”。
政策方面,央企国企的分红机制会越来越完善,港股通股息红利税减免政策也在持续发力,这些都在不断提升港股红利的吸引力 。加上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已破5万亿港元,长线资金的加持让板块更具韧性,估值折价也在逐步消化,未来还有很大的修复空间。
从基金本身来看,王霞和王思岳的管理团队经验丰富,“量化筛选+主动优化”的策略既能保证基本面,又能灵活捕捉机会。基金规模7111.23万元,持仓分散、换手率适度,没有“船大难掉头”的问题,对新手来说,这样的基金就像靠谱的“理财合伙人”,不用费心就能安心托付。

写给同为应届生的理财感悟
刚毕业时,我总觉得“理财是有钱人的事”,怕亏本金,也觉得自己没多少闲钱可理。但这16个月的投资经历让我明白:理财的核心不是本金多少,而是选对赛道、找对工具,然后交给时间。
前海开源港股通股息率50强给我的,不只是28%的收益,更是一种对“稳健”的认知。对刚毕业的我们来说,职场已经充满不确定性,理财就该选这种“压舱石”资产,不用占用太多时间,也不用承担过高风险,却能在不知不觉中实现财富增值。
当然,我不是鼓励大家盲目跟风,而是想分享一个新手的真心话:理财就像职场,没有捷径可走,稳健的选择+长期的坚持,才能走得更远。这只基金我打算长期持有,把它当成资产配置里的“定心丸”,未来就算市场波动,也能靠着稳定的分红和估值修复,守住自己的财富基本盘。
有没有同样持有这只基金的姐妹?你们是打算止盈还是长期拿呀?或者还有其他靠谱的红利基金推荐吗?评论区交流一下呀@前海开源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