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2 20:37:14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湖北
#前海开源红利家族# 我选前海开源港股通股息率50强

#前海开源红利家族#  

我pick$前海开源港股通股息率50强(OTCFUND|004098)$ 

2025 年全球经济进入低利率常态化阶段,国内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处于历史低位,“资产荒” 背景下,兼具稳定现金流与估值安全边际的红利资产成为市场配置焦点。

从市场表现看,截至 2025 年 10 月,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年内涨幅达 17.54%,显著跑赢中证红利低波指数的 1.98%,港股与 A 股红利资产的分化引发投资者广泛关注。

前海开源港股通股息率 50 强(004098)作为聚焦港股通高股息标的的代表性产品,其业绩表现与配置价值备受瞩目。

一、红利资产的核心内涵与投资逻辑

1.1 定义与核心特征

红利资产并非单一资产类别,而是特指具有持续稳定分红能力、股息率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上市公司股票或相关指数产品。其核心特征可概括为三点:

分红持续性:成分股需具备连续 3 年以上分红记录,且分红金额占净利润比例(分红率)维持在 20% 以上,反映企业盈利质量与现金流稳定性;

高股息率:股息率(近 12 个月现金分红 / 股价)通常高于同期国债收益率或市场宽基指数股息率 2 个百分点以上,截至 2025 年 10 月,A 股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 4.30%,港股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达 5.98%;

低估值属性:多集中于成熟期行业,市盈率(PE)、市净率(PB)通常处于市场估值分位的 30% 以下,具备抗跌性与估值修复空间。

1.2 底层投资逻辑

红利资产的投资价值源于 “收益确定性 + 估值安全性” 的双重逻辑共振:

现金流贴现逻辑:低利率环境下,稳定分红的现金流折现价值提升。以永续年金模型测算,当折现率从 3% 降至 2% 时,稳定分红资产的理论价值将提升 50%,这也是 2025 年美联储降息后港股红利资产受追捧的核心原因;

抗周期防御逻辑:红利资产多分布于金融、公用事业、能源等弱周期行业,2022 年 A 股熊市中,中证红利指数最大回撤 23.6%,显著小于创业板指的 48.3%;

政策驱动逻辑:国内新 “国九条” 强化上市公司分红要求,央企市值管理纳入考核,推动红利策略从 “被动防御” 转向 “主动配置”,2025 年一季度南向资金 70% 流向港股红利标的。

二、港股红利与 A 股红利资产的多维对比

2.1 核心指标量化对比

选取 A 股代表性红利指数(中证红利、中证红利低波)与港股代表性红利指数(恒生港股通高股息、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从收益、风险、估值三大维度展开对比:

表 1:A 港主流红利指数核心指标对比(截至 2025 年 11 月 10 日)

数据来源:Wind、标普指数官网

2.2 关键差异深度解析

2.2.1 收益与风险:港股的 “高股息 + 低波动” 优势

从股息率看,港股红利指数显著领先:恒生港股通高股息指数 7.41% 的股息率(税后 5.93%)较中证红利高出 2.37 个百分点,核心标的如中国神华(港股)股息率 8.14%、汇丰控股 6.25%,成为险资等长线资金的核心配置。收益表现上,2025 年以来港股红利指数平均涨幅 16.41%,远超 A 股红利指数的 2.55%,这与美联储降息周期下全球资金回流新兴市场高股息资产直接相关。

风险层面,港股红利指数展现更强抗跌性:近 3 年最大回撤普遍低于 A 股同类指数,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回撤 - 24.3%,较中证红利低 5.4 个百分点。这种优势源于港股红利成分股的 “低估值 + 高盈利稳定性” 双重属性,截至 2025 年 10 月,恒生港股通高股息指数 PE 仅 5.92 倍,较沪深 300 低 25%,估值安全边际显著。

2.2.2 行业结构:港股的 “均衡性 + 防御性” 特征

A 股红利资产存在明显的行业集中风险:中证红利指数前三大行业(银行、煤炭、交运)占比 57.5%,均为强周期行业,受国内经济复苏节奏与房地产调整影响较大,2025 年内需疲软导致 A 股红利板块表现疲弱。

港股红利指数行业分布更均衡: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除金融(银行 + 非银)占比 38.2% 外,还纳入通信(12.6%)、消费(9.8%)等弱周期板块,其中公用事业占比 18.7%,在市场波动中发挥 “稳定器” 作用。更值得关注的是,港股红利指数包含部分高股息科技股(如中国移动港股,股息率 5.8%),兼顾防御性与成长弹性,这是 A 股红利指数所欠缺的。

2.2.3 估值与政策:港股的 “折价 + 政策红利” 双击

估值折价是港股红利的核心吸引力:恒生港股通高股息指数 PE、PB 分别仅为 A 股中证红利指数的 72%、74%,央企港股平均 PB 更是仅为 A 股的 60%,这种折价源于港股市场的离岸属性与投资者结构差异。2025 年恒生 AH 溢价指数维持在 143,意味着同一家公司港股股价较 A 股平均折价 30%,为红利投资提供天然安全垫。

政策层面,港股红利迎来多重利好:国内国资委推动央企港股 “注销式回购” 与分红升级,港股通红利税优化预期升温;海外方面,美联储开启降息通道,2025 年一季度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超 2000 亿港元,资金端支撑强劲。而 A 股红利受房地产调整与地方债务问题影响,短期盈利修复节奏滞后。

2.2.4 适配场景:没有绝对优劣,只有匹配与否

两类资产的适配性需结合投资者风险偏好与配置目标:

港股红利:适配追求高股息收益、能承受汇率波动的长期投资者,尤其适合在低利率、全球流动性宽松周期配置;

A 股红利:适配规避汇率风险、聚焦国内政策红利的投资者,在经济强复苏周期中,A 股周期类红利标的弹性更强。

三、前海开源港股通股息率 50 强(004098)投资价值研判

3.1 基金基本概况与核心定位

前海开源港股通股息率 50 强成立于 2018 年 11 月,是国内较早聚焦港股通高股息标的的主动管理型基金,截至 2025 年三季度末,基金规模达 42.68 亿元,近 3 年规模增长超 3 倍,反映市场认可度提升。

表 2:前海开源港股通股息率 50 强(004098)基本信息

数据来源:前海开源基金公告(2025.09)

3.2 基金核心价值四大支柱

3.2.1 标的筛选策略:“高股息 + 质量因子” 双重过滤

基金采用 “定量 + 定性” 的二维选股框架,核心筛选逻辑分为三步:

初筛:选取港股通标的中过去 3 年连续分红、股息率排名前 100 的个股;

精筛:通过 ROE(近 3 年平均≥8%)、资产负债率(≤70%)、现金流增速(近 2 年≥5%)等质量因子,剔除高股息但盈利恶化的标的;

优化:结合行业景气度与估值分位,最终确定 50 只核心标的,单一个股仓位不超过 5%,控制非系统性风险。

截至 2025 年三季度,基金前三大重仓股为中国神华(港股,股息率 8.14%)、汇丰控股(6.25%)、中国移动(5.80%),均符合 “高股息 + 高 ROE” 特征,持仓标的平均股息率 6.87%,显著高于恒生高股息指数的 5.98%。

3.2.2 业绩表现:长期超额收益显著

从历史业绩看,基金展现出 “熊市抗跌、牛市跟涨” 的特性:

绝对收益:2022 年 A 股熊市中,基金净值下跌 18.7%,较恒生高股息指数(-26.8%)超额收益 8.1 个百分点;2025 年以来上涨 16.2%,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2.3 个百分点;

长期回报:成立以来年化收益 9.2%,较恒生高股息指数年化超额收益 3.5 个百分点,在全市场港股通股息率主题基金中排名前 15%(数据来源:Wind,截至 2025.11);

风险调整后收益:近 3 年夏普比率 0.62,高于同类基金平均水平(0.48),说明在相同风险下能获得更高收益。

3.2.3 管理人实力:前海开源港股投研团队背书

基金由吴国清、曲扬共同管理,两人均具备 10 年以上证券从业经验,深耕港股市场多年:

吴国清:香港大学金融硕士,曾任汇丰银行环球投资部分析师,擅长低估值价值股挖掘,其管理的前海开源沪港深优势精选近 5 年年化收益 11.3%;

曲扬:清华大学博士,前海开源基金副总经理,负责海外投资业务,主导构建了 “股息率 + 景气度” 的港股投资框架,团队覆盖金融、能源、公用事业等核心行业,2025 年成功捕捉中国移动、中国海洋石油等标的的估值修复行情。

从公司层面看,前海开源基金 2025 年港股投资业绩位列行业前 10%,旗下 6 只港股通主题基金年化收益超 8%,投研实力得到市场验证。

3.2.4 产品定位:精准契合低利率配置需求

在 2025 年 “资产荒” 与全球降息背景下,基金的产品定位具备三大优势:

收益确定性:持仓标的平均分红率 45%,近 3 年分红金额复合增速 7.2%,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现金流;

估值安全垫:截至 2025 年 10 月,基金持仓组合 PE 仅 6.8 倍,PB 0.72 倍,均处于历史估值分位的 25% 以下,下跌空间有限;

政策红利适配:紧扣央企分红升级与港股通机制完善趋势,2025 年二季度加仓 15% 央企港股标的,精准捕捉政策驱动行情。

3.3 与同类基金的差异化优势

选取市场规模超 20 亿的港股通股息率主题基金进行对比,凸显 004098 的竞争优势:

表 3:港股通股息率主题基金核心指标对比(截至 2025 年 10 月)

数据来源:Wind、基金公告(2025.09)

对比可见,004098 在收益维度优势显著:近 1 年收益 14.8%,较广发、汇添富同类产品分别高出 2.5、2.9 个百分点;持仓平均股息率 6.87%,为同类最高,反映其选股策略的有效性。尽管费率与富国产品持平,但通过更高的收益完全覆盖成本差异,长期持有性价比更优。

3.4 风险因素与适配场景

3.4.1 主要风险识别

汇率风险:基金投资港股通标的以人民币计价,港币与美元挂钩,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将产生汇兑损失,2024 年人民币升值 3.2% 时,基金汇兑损失占净值的 1.8%;

行业集中风险:金融与能源行业占比达 52.3%,若利率政策收紧或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将影响基金净值;

流动性风险:部分港股通标的日均成交额不足千万港元,极端市场下可能面临变现困难;

政策风险:若港股通机制调整或红利税优惠取消,将影响基金投资运作与收益。

3.4.2 适配投资者与配置

适配投资者类型:

长期价值投资者:追求稳定分红与长期复利,能承受中等波动(近 3 年最大回撤 - 24.3%);

低利率环境配置者:在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低于 2.5% 时,需通过高股息资产增强组合收益;

港股布局者:希望借道基金参与港股估值修复,规避直接投资的个股选择风险。

配置策略:

仓位配置:保守型投资者可配置组合的 15%-20%,积极型投资者可提升至 30%-35%;

持有期限:建议持有 2 年以上,避免短期汇率波动与市场调整影响收益,充分享受分红再投资复利;

组合搭配:与 A 股宽基指数基金(如沪深 300)、债券型基金按 4:3:3 比例配置,分散市场与汇率风险;

动态调整:当恒生 AH 溢价指数低于 120(港股估值优势消失)或基金连续 6 个月跑输基准,可减持至 5% 以下。

四、红利资产投资的未来展望与结论

4.1 市场环境支撑红利策略延续

从宏观环境看,红利资产的配置价值将长期凸显:全球主要经济体进入低利率周期,美联储预计 2026 年仍将降息 2 次,高股息资产的相对收益优势持续;国内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上市公司分红机制逐步完善,2025 年 A 股分红总额预计突破 2 万亿元,红利资产供给持续增加。

港股红利的结构性机会尤为值得关注:当前恒生指数市盈率 10.2 倍,处于历史分位的 20% 以下,随着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与央企分红升级,估值修复空间广阔。前海开源基金研究显示,若港股估值回归历史中枢,港股通高股息标的有望获得 15%-20% 的估值提升收益。

4.2 前海开源港股通股息率 50 强(004098)投资价值的核心结论

前海开源港股通股息率 50 强(004098)凭借 “优质标的 + 专业管理 + 精准定位”,成为捕捉港股红利机会的理想工具:

其 “高股息 + 质量因子” 的选股策略,既确保了收益确定性,又规避了 “高股息陷阱”,持仓标的盈利稳定性显著优于同类基金;

基金经理与管理人的港股投研实力,为超额收益提供核心支撑,长期年化 9.2% 的回报在同类产品中具备竞争力;

在低利率与资产荒背景下,基金的现金流创造能力与估值安全垫,使其成为资产配置的 “压舱石”。

参与时需理性看待风险,通过长期持有与组合搭配,充分享受红利资产的长期投资价值。正如历史数据所示,1990 年至 2024 年,全球高股息指数年化收益较宽基指数高出 3.2 个百分点,红利策略的长期有效性已得到市场充分验证。

(注:本文数据均来自公开渠道,指数与基金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投资需谨慎。投资者应仔细阅读基金法律文件,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决策。)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