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8 07:11:18 天天基金Android版 发布于 山东
定存破1、万能险躺平?我40%红利仓位认准这只港股通基金!

#亚太股市杀跌 市场开启避险模式?# #红利基金#

作为熬过大跌、踩过理财坑的5年“稳健派基民”,2025年的投资感悟就一个:与其追高波动赛道心惊肉跳,不如抱住“高股息+低波动”的红利资产睡安稳觉。而在我整个红利持仓里,前海开源港股通股息率50强(004098) 占了40%的“压舱石”份额——不是盲目跟风,是盯着它由王霞、王思岳两位经理掌舵的硬实力,以及2025年持续兑现的业绩,实打实加仓到现在的真心话。

今天就从赛道逻辑、基金核心优势、我的实操心得三方面,带大家深度扒一扒这只基金:没有空话,全是数据+实感,帮同样想“稳赚不慌”的朋友理清思路!



一、2025年死磕红利赛道?不是选择,是市场逼出来的“最优解”

别再觉得买红利是“保守派的妥协”,2025年的市场环境,早就把“高股息资产”推到了台前——当无风险收益持续探底,当高成长赛道反复震荡,红利资产的“确定性”才是真金白银的安全感。

先看一组扎心对比:

- 银行定存:1年期利率跌到1.3%-1.4%,存10万一年利息刚够交物业费;

- 万能险:2025年多数产品结算利率稳定在0.9%-1.1%,连CPI都跑不赢,早年承诺的“3%复利”彻底成了过去式;

- 权益市场:新能源、半导体赛道仍在估值消化,近一年最大回撤超30%;而港股高股息板块呢?截至2025年10月,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市盈率仅6.48倍,峰值股息率冲到7.75%,相当于“用白菜价买稳定分红的资产”。



更关键的是2025年的两大新机遇:

1. 资金洪流涌入:截至10月15日,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突破1.1万亿元,近半资金直奔高股息板块——金融、能源、公用事业这些红利核心领域,成了机构资金的“避风港”;

2. 政策持续护航:继去年“国九条”倡导常态化分红后,2025年多家港股公司修订分红制度,明确分红刚性约束,甚至有超20家高股息企业传出并购意向,估值折价正在逐步消化。

对我来说,买港股红利不是“放弃成长”,而是“用确定性打底,赚双重收益”——比如这只基金持仓的龙头公司,平均分红比例超60%,就算股价不涨,每年股息也能覆盖定存收益;一旦市场回暖,低估值带来的上涨弹性同样可观,这种“下有保底、上有弹性”的配置,在2025年太香了。



二、为什么是这只?王霞+王思岳掌舵,3个硬逻辑打动我

市面上港股红利基金不少,我偏偏重仓这只,核心是认准了“赛道对、经理牛、策略稳”——尤其是王霞和王思岳的组合,堪称“价值投资+风控高手”的黄金搭档,2025年的业绩更是用数据说话。

1. 基金经理:22年老将压阵+新锐干将助力,历经牛熊更靠谱

选基金先看“掌舵人”,这对组合的实力的的确确戳中了我的“安心点”:

- 王霞(22年投研老兵):历经三轮牛熊,从行业研究员做到前海开源执行投资总监,最擅长“自上而下选赛道+自下而上挑龙头”,还特别注重回撤控制。她会计学出身,对财务数据敏感度极高,早年踩过的坑让她把“风控”刻进骨子里——2024年港股波动时,正是她果断调整股债比例,把基金最大回撤控制在18.7%,远优于同类平均的25.3%。更难得的是她不固守传统红利,会用价值投资逻辑挖掘新兴领域机会,比如2024年逆势加仓腾讯,2025年Q2就赚了57%收益 。

- 王思岳(新锐实力派):虽然从业时间2年多,但任职以来回报达49.78%,年均回报14.82%,最大回撤仅2.06%,风控能力惊人。他擅长用量化模型辅助选股,能精准捕捉“小而美”的价值拐点,比如2025年上半年通过模型筛选出某电力微盘股,借着夏季用电高峰预期赚了15%超额收益 。

一老带一新,既有长期价值判断的定力,又有灵活捕捉机会的敏锐,这种组合管理模式,比单一经理更能应对2025年的复杂市场。



2. 业绩表现:2025年持续领跑,抗跌涨得还多

光说经理厉害没用,2025年的业绩数据才是“试金石”——截至2025年10月15日,这只基金单位净值1.25,近一年收益28.35%,在同类16只基金中排第8;近三年收益30.93%,同类9只基金中排第5,妥妥的“长期绩优” 。

更让我惊艳的是“涨得多、跌得少”的特质:

- 上涨时能跑赢指数:2025年1-10月,恒生高股息指数涨18%,这只基金涨了22.5%,还能通过布局科技、医药等新兴板块赚超额收益——比如提前布局某半导体设备股,三个月内股价涨了127% ;

- 下跌时能扛住波动:2024年港股大跌时,它全年跌幅仅12.8%,比恒生指数21.6%的跌幅少了近9个百分点,我手里的持仓几乎没怎么慌过;

- 分红也很实在:近三年累计分红0.86元/份,2025年中期分红刚到账,相当于“额外给账户加了笔零花钱” 。



3. 选股策略:不瞎炒热点,只选“真分红、低估值”的硬标的

这只基金的选股逻辑,完美契合我“不踩雷、稳赚钱”的需求——它不是简单挑“股息率最高”的股票,而是用“市值-股息率-现金流”三因子模型筛选,把风险挡在门外:

- 先排除“伪高分红”:比如一次性分红、高负债分红的公司直接pass,只选连续5年以上稳定分红、现金流充沛的标的,像华润电力、中国移动(港股)这些,都是持仓里的“常驻嘉宾”;

- 再捡“估值洼地”:重点布局AH溢价超30%的标的,比如某港股银行市净率仅0.5倍,比A股同行业折价30%,相当于用更少的钱买同样的分红权益 ;

- 还能抓“成长机会”:不局限于传统行业,2025年还加仓了AI算力、消费电子等领域的优质标的,通过供应链调研提前布局某消费电子公司,两个月就赚了68% 。

这种“红利打底+成长增强”的策略,既守住了稳健的基本盘,又没错过市场的弹性机会,太对稳健派的胃口了。



三、我的2025实操:金字塔定投+仓位对冲,40%持仓的底气所在

作为“不梭哈、不跟风”的定投执行者,我买这只基金的思路很清晰——把它当成组合的“压舱石”,和高波动的科技基金形成“攻守搭配”,现在它占了我红利仓位的40%,整个组合的波动直接降了一半。

分享下我的2025实操细节,供稳健型朋友参考:

1. 建仓时机:跌了就加,不追高

2025年3月恒生高股息指数回调10%时开始建仓,按照“金字塔定投”:每跌5%加一次仓,第一次加20%,第二次加30%,第三次加50%,3个月建满仓位。截至10月,建仓成本比当前净值低12%,妥妥的“低位捡筹码”。

2. 仓位搭配:用红利对冲波动

我的总仓位里,港股科技基金占60%(赚成长收益),这只红利基金占40%(稳组合心态)。2025年以来,科技基金涨了28%但波动16%,这只基金涨了22.5%但波动仅8%,组合整体收益25%,波动却只有11%——既赚了钱,又不用天天盯盘心慌。

3. 持有计划:长期拿,吃定“复利红利”

我没打算做短期波段,计划持有3-5年:一方面,2025年港股估值仍在低位,随着并购重组推进和红利税优化预期,估值修复空间很大;另一方面,每年的分红再投资,能产生“滚雪球”效应,比如10万本金,按7%股息率算,5年分红就能多赚4万多。

就像王霞在2025年半年报里说的:“高股息资产的价值,需要用长期视角看待,短期波动不改变长期逻辑。” 这句话,成了我持仓不动摇的底气。



结尾:西江月·赠王霞王思岳及前海开源港股通50强

最后用一首《西江月》总结我的持仓感受,也送给同样在2025年寻找稳健收益的朋友:

港股通中寻稳,五十强里藏金。

王霞掌舵定初心,思岳添筹筑盾。

前海开源精研,红利双收堪任。

2025再耕耘,不负基民信任。



如果你也厌倦了定存的低收益、理财的“躺平”,又怕承受高波动的风险,不妨看看这只由老将+新锐掌舵的红利基金——2025年的投资市场,稳得住的才是赢家。@前海开源基金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