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转转,上证指数今天重回4000点大关,渣男券商大涨近2%。
上周二(10月28日),时隔10年沪指盘中突破4000点,玩耍了57分钟尾盘回落;周三短暂站稳一天,周四再度失守,然后直到今天再度收复。在缺乏券商板块持续发力情况下,印证了“无券商,不4000”的铁律。
其实,我们回顾2007年、2015年两次成功突破4000点的历史,券商板块始终扮演牛市旗手与冲关核心的双重角色。在当前市场体量扩容、政策红利释放、业绩高增支撑的背景下,券商板块投资价值愈发凸显,成为指数站稳4000点的关键变量。
两轮4000点大牛,表现神勇
上证指数2007年和2015年两次突破4000点的历史,清晰展现了券商板块在关键点位的表现规律,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参照。
第一次:2005年3月至2007年11月,板块涨幅:2426%
2007年5月9日,上证指数首次历史性突破4000点大关。这一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A股进入了史无前例的大牛市阶段。
当时正值股权分置改革全面推进的关键时期,改革红利释放、经济高速增长和流动性过剩三大因素叠加,推动大盘从2005年6月998点起步,最终在2007年10月16日创下6124点的历史新高,涨幅高达513%。而券商板块率先于2005年3月启动,最终累计涨幅高达2426%,券商涨幅是同期大盘的4.7倍。

从券商股的表现来看,2007年堪称券商股的"黄金时代"。中信证券作为行业龙头,涨幅超过36倍。国金证券、东北证券等涨超20倍,海通证券、国元证券等涨超10倍。
第二次: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板块涨幅:258%
2015年4月10日,上证指数再度突破4000点,这是A股历史上第二次成功突破这一关键点位。与2007年不同,2015年的冲关过程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券商股表现也更加复杂。
上证指数从2014年的2000点左右起步,在杠杆资金的推动下快速上涨,最终在2015年6月12日达到5178点的历史第二高点,涨幅约150%。券商板块累计涨幅258%,同样大幅跑赢同期大盘。
从板块个股来看,西部证券本轮涨幅超5倍,光大证券、兴业证券和华泰证券涨幅超3倍。此外,互联网券商和金融科技概念股表现尤为突出,东方财富涨幅超12倍,恒生电子涨超7倍 。

第三次冲关,能否重现辉煌?
既然前两次4000点大牛市,券商板块都如此勇猛。那么,这一次呢?
老司基觉得,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会押着相同的韵脚。如果4000点是道坎,必须由严重滞涨的券商来扮演力挽狂澜的主角。
看好券商的核心逻辑,来自不变的三重贝塔:
一是,市场——成交量+两融:2025年前9个月日均股基成交额1.9万亿元,同比增108%;两融余额2.5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直接放大利息与佣金收入。
二是,政策——并购+牌照:监管层提出建设金融强国,打造国际一流投行的时间表落地,鼓励头部券商通过并购重组、跨境业务做大,行业ROE有望从前几年低位向10%-12%中枢回归。
三是,情绪——4000点信号:整数关口需要旗手带动人气,券商权重占沪深300超6%,高弹性+高辨识度,使其成为资金博弈突破的第一选择。
从业绩来看,那是实打实的增长。研报数据显示,上市券商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68%,三季度单季度同比增长97%,环比增长31%,经纪、投资是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从估值来看,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399975)最新市净率(PB)仅为1.53倍,处于历史估值百分位的34%,比历史上66%时间的估值都要低。

数据来源:Wind,时间截至:2025.11.05
相信大家也看到了,2025年以来,券商板块滞涨严重。券商年内涨幅仅6%,同期沪深300上涨19%,创业板指大涨50%,通信、电子等科技板块涨幅均超过50%。这哪是啥牛市旗手,分明是牛市拖油瓶。
老司基觉得,券商爆发只会迟到,不会缺席。而旗手未老,只是逻辑弥新。2007年的牌照红利、2015年的杠杆狂飙,皆成为券商“一战封神”的历史注脚;2025年,当A股第三次冲击4000点,券商板块虽不复当年野蛮生长,却在业务结构、科技赋能、监管导向三重驱动下完成蜕变。成交放量提供业绩弹性,政策红利打开成长空间,低估值赋予安全边际。
每一次深蹲,都是为了下一次起跳,券商的春天可能就在不远处。
#4000点 到底要不要止盈?#
#HBM4定价超预期!存储芯片迎超级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