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我对稀土和稀有金属的认知,最初的启蒙竟然来自一个小小的充电器——安克家的氮化镓充电器。作为从苹果4时代一路走来的“钉子户”,苹果的种种“特色”我早就习惯了:手机信号不行、60HZ低刷屏幕、跨平台协作像跨次元、还有那祖传的“五福一安”慢充……果粉的“自适应”能力确实强大,这些槽点忍忍也就过去了,哈哈。但唯独一点,实在忍无可忍——那就是充电速度!自从苹果从12代就美名其曰为了环保取消了附赠充电头……为了省点钱,我只能继续用着那个慢如蜗牛的“五福一安”。现实生活中,因为工作的原因,需要高频率使用手机,手机更是一天得充两三次,电量焦虑直接限制了生产力。看着用小米的同事,十几分钟就能满血复活,我真是又好奇又羡慕。追问之下,才知道人家用的是“氮化镓”充电器,功率高达65W!

这我就纳闷了,都是充电器,凭啥加了“氮化镓”就能原地起飞?做投资的我,自然而然起了兴趣,进一步研究后,才真正见识到这种新材料的厉害。氮化镓(GaN),可不是普通玩意,它是一种新型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身怀绝技:热导率高、耐高温、抗辐射、耐酸碱、高强度、高硬度!早期就用于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智能电网、半导体照明和新一代移动通信这些高端制造领域! 简单说,它拥有比传统半导体材料(比如硅)更宽的“带隙”。 这意味着啥?意味着它天生就能承受更高的电压,导电能力更强,传输电力的效率更高! 而且在同等功率下,体积能做得比传统充电器小得多。大家可以想想看,一个体积跟苹果祖传5W充电头差不多大的小家伙,却能爆发出65W甚至更高的功率,效率还高三倍!这简直是充电器界的“天时地利人和”——性能强、效率高、体积小!难怪一些大聪明就把它用在了充电器上,彻底解决了传统硅基充电器功率大了就变“砖头”、发热严重的老大难问题。

这,就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到“氮化镓”,也由此对背后的稀土和稀有金属产业产生了兴趣。虽然严格来说,镓(Ga)本身并不属于稀土元素家族,但它却是典型的稀有金属,常常作为提炼其他金属时的副产品。而提到稀土,那就更关键了。你知道吗?在军事领域,尤其是雷达技术,氮化镓早就大显身手了。就提到,中国高精度毫米波“氮化镓”雷达技术全球领先,这背后离不开稀土材料的支撑。 现在网上热卖的氮化镓充电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军工技术“”的成功案例了。在中美贸易战的博弈中,稀土和稀有金属的出口限制,已经成为我们手中一张分量十足的反制牌!

为什么这张牌这么重?因为稀土堪称新能源产业的“心脏零件”!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这些代表未来方向的高端制造产业,都离不开稀土的支持。国内的稀土开采配额控制严格,海外新矿的投产周期又长,“卖不如囤”在业内几乎是共识。 再加上政策端推动的“稀土集团整合”,清退小作坊,行业集中度提高,龙头企业的议价能力自然更强。所以,稀土产业链,是一条未来五到十年都极具确定性的“硬需求赛道”。
但对于我们这些普通投资者来说,直接投资稀土个股,波动性太大,小心脏可能受不了,毕竟稀土这个产业不仅仅单看企业业绩,还需要结合外部环境来判断,也许明天出口管制就放松了呢?或者出口管制再度加码,这些都是未知的不确定性。选择一只相关的主题基金来布局稀土产业链,就成了更为稳妥的选择。在这方面,我选择了前海开源基金旗下的——前海开源沪港深核心资源混合基金(A:003304,C:003305),我之所以没有选择市场主流的稀土ETF,而是看重了这只稀土主题基金,核心离不开它的三大优势:
优势一.掌舵人是实力资管老将:基金经理吴国清深耕周期股领域超过10年,风格稳健,不盲目追逐市场热点。在2022年稀土板块经历回调时,他敢于逆势加仓;等到2023年价格反弹前夕,又精准地重仓了行业龙头。这种“长期蹲守赛道”、换手率低的打法,体现了深厚的行业理解和定力。
优势二.持仓讲究“攻守平衡”:这只基的布局很巧妙,覆盖了沪港深三地市场。其前十大重仓股里,7只聚焦稀土核心企业,牢牢把握赛道核心;同时搭配了少量铜、铝等工业金属资产。 这种组合妙在哪?当稀土价格回调时,表现相对稳定的工业金属资产能有效“托底”,稳住基金净值。据说,靠着这种策略,它在波动中的最大回撤比同类少了12%!
优势三.业绩经得起考验:长期来看,它的表现相当出色。最新的数据显示,其近三年累计收益率为66.25%,而同期的中证稀土产业指数涨幅仅为39.35%,超额收益率高达26.90%!相对于同期沪深300指数更是多赚了51.64%,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一只稀土产业主题基金。 而且,吴国清经理并非死拿不放,他也会做波段操作。比如在2023年稀土价格见顶出现回落迹象时,他及时进行了减仓,成功规避了后续的大幅下跌。
我自己的投资方法比较简单务实:月定投+大跌手动补仓。每月15号坚持自动定投1000元。去年10月,看到基金净值一度跌穿1.2元,我觉得机会来了,就手动补仓了2000元。后来市场回暖,这部分补仓的收益达到了40%。我的原则是止盈不止损,设定20-30%的止盈线。当收益涨到接近目标,比如到达20%时,我会卖掉三分之一左右的仓位先锁定部分利润,剩下的继续持有,静待花开。平时不盯盘,顶多每月抽空看一眼持仓情况,心态反而更稳,拿得更长久。

当然,投资永远伴随风险,没有稳赚不赔的买卖。这只“核心资源基”去年十月份大幅度上涨那会儿,不少小伙伴眼红冲了进去,结果正好碰上稀土板块回调,被套了整整大半年,这就是典型的“追高”教训。 还有一点必须清醒认识:它叫“核心资源”,不是“纯稀土基”!它的持仓除了稀土,还有工业金属和港股资源股。 如果你只想all in押注稀土这一条单一赛道,那它可能不完全符合你的预期。另外,投资周期股,尤其是稀土这类资源股,需要极大的耐心。它们的爆发往往需要等待“政策东风”和“供需格局”形成共振,这个过程可能比较漫长。拿不满一年就想赚快钱的小伙伴,我是真心劝你别碰,车速太快,你把握不住!!!
说到底,在投资这场长跑中,普通人能赚到的,往往是“选对标的”加上“长期持有”的钱。前海开源这只“核心资源基”,有经验丰富、靠谱的吴国清经理掌舵,扎根于拥有硬核逻辑的稀土赛道,再加上攻守兼备的持仓结构,确实成了我安心布局这条高景气赛道的一颗“定心丸”。从那个被苹果“五福一安”折磨得抓狂,到认识氮化镓的“黑科技”,再到理解背后稀土资源的战略意义,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路径,这一路走来,也算是对“科技改变生活,资源决定未来”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前海开源沪港深核心资源混合C$ $前海开源沪港深核心资源混合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