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里的更新,写点有意思的。很多人常说选基金难,比找对象都难,要我说择偶更难。
选择范围
不管是找对象还是选基金,首先要有得选,也就是选择范围要大,能给到一定的选择余地。
相信不少人都问过AI,按照自己设置的条件,大概有多少人符合自己的择偶标准,一般来说,这个数字都比较小。要知道适龄人群可比全市场基金产品数量大多了,比具体某一个产品类型更是要多。备选的数量却可能差不多,这就很离谱了。
而且备选的对象,不是你想见就见得到的,茫茫人海哪有那么容易?备选的基金,则是你想买,基本都能买的。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公募基金还是能够给到较为丰富多样选择的,而且也没有什么门槛,没多少购买限制。
了解难度
如果有了备选对象/基金产品,下一步就是了解。
虽然不少人比较反感基金公司的宣发,但是跟媒婆的推介比起来,哪个更招人烦呢?
当然最本质的区别,还是信息的公开透明程度有着巨大的差异。虽然基金可能有各种包装,但是起码有比较全的公开信息可查,了解基金的过去和现在是有比较充足资料的,至于了解到多少,以及预判将来会如何那就看个人认知能力,但有没有是很大的差异。
而了解一个陌生的对象,就有太多的信息差了,虽然可以有更多直接接触,但是直接未必得到客观真实的信息,尤其是对方就想隐藏些什么的话。真诚太可贵了。
入社会越久,越会感慨校园恋爱的可贵。
相伴成本
当两个人牵手,最好的结局就是相伴一生。不管出现怎样的波折,散伙的总成本大概率是比较高的。
对象选错了,不仅伤感情,还浪费青春。基金选错了,浪费金钱和时间。但是认错,基金也就浪费这些金钱和时间,分手可就不止了。很多投资者会舍不得割肉,但是想想舍不舍得分手呢?
结婚率低、结婚晚只是一个结果,真正的问题是造成不结婚、晚结婚的原因。为什么择偶变难了?不将就、不信任是比较多见的。虽然说这是发展阶段使然,但是如果我们想要做得更好一些,也不是做不到有所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