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全球市场都在调整,账户里的收益金额也从高点回落到了306万。有粉丝朋友问:“现在咋办?要不要清点仓位,留点现金等抄底啊?”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前两天跑的一个回测,特别有意思。今天就跟大家唠唠这个。
首先讲讲黄金
粉丝朋友们大概注意到了,最近公开实盘中的资金虽然进进出出,但是比较明显的是在不断提升组合中的黄金比例,目前到了11%左右。一来是因为之前的黄金比例有点欠配,二来是黄金回撤后比例进一步下降了。
为什么要在账户里保持一定比例的黄金呢?后面会展开来讲。
目标是将黄金加到12.5%左右的比例,降低账户整体波动率。因为这个比例很大,所以会分散到两三个产品里,比如近期一直在定投的$易方达黄金ETF联接C(OTCFUND|002963)$。这是指数大厂易方达的etf联接型基金,跟踪金价比较准,规模也很大,应对每天资金的进出冲击更加游刃有余。而且C份额买卖没有手续费,操作起来灵活,适合不断再平衡,真挺省心的。

从走势图里可以看到,目前还在阶段低位,索性每天定投5000元。今天黄金etf有比较大幅的上涨,持仓收益可能要翻红了。最直接的利好是市场对美联储12月降息的预期显著增强。有工具显示,交易员对12月降息的预期概率已从一周前的40%飙升至81%。

两种策略:仓位控制 VS 低相关配置
你们看这张图啊,特别说明黄金等多种低相关基金的配置价值。
图中的基金都假设是波动率20%、年化20%的产品,采取两种策略。
1.左边那条黑线,就是咱们最熟悉的路子——50%的钱买基金,50%的现金拿在手里。
2.右边那条黑线,是另一个思路——把钱分散投到四个相关性很低的基金里,每个25%。

结果怎么样?三年下来,两条线的波动率都控制在10%左右,但仓位控制策略的收益率差了一倍。
这个差距让我想起昨天点的外卖。我点了份大份水煮鱼,怕太辣吃不完,就要了碗米饭搭配。结果米饭吃了一半就饱了,水煮鱼还剩大半盒。这不就像那个“现金+基金”的策略吗?用仓位控制来降波动,就像靠少吃辣来解辣——问题是,你连鱼的鲜味也没尝到啊。
话说回来,我太懂那种想留现金的心态了。眼下美联储那边降息预期又升温了,总觉得等跌下来再买,结果市场就像这两天美股似的,根本不给你舒服上车的机会,一根大阳线就拉上去了。
你们看左边这张图的黑线,走得多憋屈。现金那部分钱,就像背着沙袋跑步,安全是安全,但跑不快啊。
而右边那个策略妙在哪?它不是靠留现金来控风险,是靠资产之间的低相关性。这个月A基金跌了,B基金可能涨;下个月C基金震荡,D基金又稳住了。就像四个人抬轿子,有人崴脚了,其他三个人还能把轿子稳住。
这就好比现在市场热点,AI应用板块因为阿里千问下载火爆被热捧,但前期强势的“减肥神药”概念却试验失败暴跌。你单押一个,心跳能受得了吗?
我突然想起上周调仓的事。有个粉丝问我,为什么我的实盘里既要配美股,又要配A股,还要配商品?这不分散精力吗?我给他看了这张图——你看,单一资产就像独木桥,多个低相关性资产就像钢筋水泥桥,同样都是过河,你说哪个稳?
看看新闻,亚马逊砸500亿搞AI算力,国内龙蟠科技也能签下450亿的磷酸铁锂大单。机会是分散在全球、不同产业的。你手里攥着现金,就像站在满汉全席旁边光喝白粥,闻着香味,却吃不到嘴里。
真的,真的,我经历过那种满仓踏空的痛苦,也经历过满仓被套的绝望。现在我的实盘,三十多只基金,看似复杂,其实原理就跟左图一样——不靠择时,不靠留现金,就靠资产间的此消彼长来平滑波动。
唉,投资这事儿,越想精准踩点,越容易被市场打脸。
公开实盘
我的核心仓位都在“十拳剑之中波实验”这个公开实盘组合里,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还是比较满意的。这是个灵活型组合,对标的$十拳剑灵活配置$这个投顾组合,但是多了点场内外溢价策略、基金满减活动策略等,主要是保持对市场的关注和敏感性,区别不大。
自2022年以来,组合经历了多轮牛熊考验,表现还算可以。
大家在主页里就能看到这些公开、可查、透明的实盘,每笔交易清清楚楚,防止上当!

在主页里还可以看到两个投顾组合$十拳剑灵活配置$和$十拳剑超稳星$,提供方便、省心的自动调仓服务,一直持有就行了。这两个投顾分别类似十拳剑之中波实验、十拳剑之低波实验。

好了,今天先唠到这儿。记住啊,靠留现金来控制波动,本质上是一种防守思维,它或许能让你少亏一点,但注定会让你错过很多。 咱们要做的是配一桌营养均衡、能扛饿管饱的菜,而不是饿着肚子等那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来的“大餐”。
#3800点的A股值得加仓吗?#
#观点搭子团火热招募中!#
#今年买基金赚了多少钱?#
#谷歌发力AI 通信板块领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