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热点快闪:金价波动加大!你如何应对?# 选择了“逐步加仓,积累筹码”在黄金需求端,多国央行购金与黄金ETF资金持续注入已成为推动金价上涨的核心双引擎。
根据调查显示,近一半的央行计划未来12个月继续增持黄金。若各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由于央行是战略投资者,大概率不会因价格波动而轻易卖出,这就导致市场上可用于交易的黄金现货数量实质上减少了。黄金现货供应减少会使得市场流动性收紧,在此背景下,边际买盘的少量增加,就可能在收紧的市场中引发价格上扬。截至2025年7月,全球央行的黄金储备占总储备比例为22.4%,中国黄金储备的占比为7%,低于全球水平,与美国、德国等国家央行黄金储备相比,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央行大规模购金或会增加市场对黄金的需求,为黄金价格构筑一定的支撑。但如果央行购金节奏放缓,也可能会影响黄金的供需平衡,进而对价格产生压力。金价上涨可能抑制央行在 2026 年的黄金需求增长,从而可能放大短期调整压力。
就长期均衡而言,黄金是优秀的分散化资产,因为当组合中多数“信用敏感”资产承压时,它往往表现较好。作为普通投资者来说,黄金或可作为长期资产配置的一环来分散风险,如有需求,投资时可考虑尽量分批入场、避免追涨杀跌。
黄金从来不是只涨不跌的神话,过去百年金价虽整体向上,但每隔十年或十几年就会出现一轮长达5年甚至更久的下滑周期。而上两次史诗级大牛市之后,金价都经历过腰斩的调整,若非抱着长期配置的心态,很难熬过那些漫长的震荡期。
具体到操作策略,“不一次性重仓追高”是核心原则。可以将计划投入的资金分成3-4份,每次金价回调2%-3%时买入一份,或者直接采用定投的方式。这种方式或许无法买到绝对的低点,但能有效摊薄成本,降低短期波动带来的心理冲击。
毕竟,我们配置黄金的初衷,是为了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寻找一个确定的锚,而不是把自己架在波动的浪尖上博弈。
当下的全球金融市场,正站在模式转换的十字路口。黄金价格的历史性波动,不过是这场转换的一个缩影。
没人能够精准预判金价的拐点,但只要中美竞争的格局没改变、美国赤字没刹车、去美元化和地缘分裂的趋势没逆转,黄金主权信用对冲的核心逻辑就还在,就仍然具备长期配置的合理性。
黄金的投资价值也从来不是投机的暴利,而是以更合理的价格手握一些“无需他人承诺”的硬通货的安稳。当我们想明白这一点,就不会被市场的喧嚣裹挟,也能在金价的涨涨跌跌中保持一份从容。@易方达基金


$易方达黄金ETF联接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