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至13日,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召开,全固态电池成为焦点。其因本征安全与高能量密度,被视为下一代动力电池主流方向,但商业化时间表、技术突破及成本等问题引发热议。
关于商业化时间表,企业与专家分歧明显。蜂巢能源称2027年可小批量示范装车,国轩高科首席科学家朱星宝则认为复合路线下2026年或能上车;长安汽车预计2027年小规模示范、2030年小批量量产,东风计划2027年12月中试搭载,宁德时代5月曾提2027年小批量生产。专家态度更谨慎:武汉大学艾新平教授质疑2027-2030年商业化窗口,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张进华预计2030年前后完成中试与小批量装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吴志新直言“类似算卦”,认为2032-2033年或进入商用期。
技术目标上,固液混合电池能量密度已达400Wh/kg,全固态电池目标定为400Wh/kg起步,但四川华宜清杨敏建议降低目标至300-350Wh/kg,“先形成产品走通路线,再逐步提升”,否则2027年难在机器人、3C领域落地。
商业化时间不确定,源于材料体系升级、规模化制备等技术与工程难题,工艺、良品率、生产效率等仍是大规模制造瓶颈。朱星宝指出“装车与商用差距大”,2030年装车需等到2035-2040年才能盈利,且初期或优先应用于高端车,B级以下车型暂不考虑,因全固态电池充电倍率可能低于液态电池的4C/5C。
业内认为高端领域(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或率先落地,但成本是关键。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负责人称电池成本占比不能超10%,智平方等企业需客户接受才能采用;大疆无人机代理商表示,目前用磷酸铁锂电池平衡成本,全固态电池初期更适合大型无人机。
来源:红星资本局
#锂电池行业拐点确立!锂电大周期来了?##杨德龙:4000点或是新一轮行情的起点##三星内存涨价60%!全面涨价潮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