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反内卷”成为化工行业的重要影响因素,部分长期处于估值低位的细分领域正面临供需格局的转折。在产业出清与新质生产力的双重推动下,哪些领域能率先走出周期低谷,实现盈利与估值的同步回升?以下为机构最新分析。
华泰证券认为,随着6月行业资本开支增速明显放缓,“反内卷”政策助力供给端协同及落后产能淘汰,叠加内需复苏及对“亚非拉”出口的支撑,大宗化工品市场有望逐步回暖。出口领域,国内化工品凭借成本与性价比优势,轮胎行业通过提升全球市场份额巩固竞争力;高股息资产方面,因资本开支下降及企业分红意愿增强,磷资源或维持至少3年高景气。
长江证券指出,化工行业历经长期下行与磨底周期,多数子行业景气度已触底。未来,产能增速边际放缓、海外高成本产能逐步退出,“反内卷”政策推动下,部分子行业景气有望回升。稳增长领域,中国轮胎凭借性价比优势实现替代效应,海外生产基地投产将带来增长动能;新质生产力方向,信息产业、航空航天、军工、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发展迅速,新材料市场需求持续扩大,机器人材料链、AI材料链、3C材料链、汽车材料链、半导体材料链等细分领域,关键在于企业能否实现技术突破,如产品量产、通过大客户验证及稳定供货能力。
华创证券表示,化工行业正逐步走出周期底部,此前绝对收益资金持续增持底部化工股,这一趋势尚未结束。若PPI同比出现回升,叠加海外降息预期,化工行业有望进入被动去库转主动补库的周期,而化工对库存周期的敏感度较高。“反内卷”不仅体现在落后产能淘汰和新增供给约束,更在于通过走出低通胀环境,恢复下游市场信心,重启库存周期,这一影响易被忽视。综合油价水平、供给增量、需求变化、周期强度及政策因素,氟、硅、磷三个细分领域或成为新一轮周期中的表现突出者。
兴业证券认为,当前化工品价格及价差处于低位,龙头企业估值也处于底部,具备较强安全边际。龙头企业凭借产业链一体化布局、规模与成本优势,以及充足的储备项目,中长期有望在扩产周期中保持市场份额与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农化领域需求刚性较强,随着粮食种植面积增长,复合肥行业进入量利修复阶段,龙头企业集中度提升趋势明确;海外农药库存逐步去化,农药价格或触底回升。
光大证券提到,储能及动力电池需求旺盛推动磷酸铁供需趋紧,价格及盈利空间有望改善,具备规模与成本优势的磷化工企业将受益。中短期磷矿石新增产能有限,高品位磷矿石价格或维持高位,利好行业头部企业。
国海证券指出,中国化工行业经营活动现金流较为充裕,若全球化工产能扩张放缓,行业潜在股息率将显著提升,有望从“资本消耗型”转向“稳定分红型”。供给端调整推动行业景气度回升,化工标的或兼具高弹性与高股息特征。此外,AI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增长带动燃气轮机需求上升,商用飞机发动机需求大幅增加,铬盐行业价值重估进程加速。
来源:聂林浩 卢伊
#特斯拉拟建新厂生产Optimus人形机器人##科技热点摊开业啦##科技小登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