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整后,布局方向聚焦何处?相信不少关注盘面的朋友都有同感,创业板这会儿已经成了资金共识的阵地。数据摆在这儿:创业板指数近一年涨幅超 100%,年内也涨了 44%,但估值还在历史 46% 的百分位,属于不贵的区间。更关键的是,AI 算力和新能源这两条主线特别清晰,政策端的红利也在慢慢释放。
从 2025 年上半年的成绩单能看出,创业板的底子确实越来越扎实。上半年整个板块营收冲破 2 万亿,同比涨了 9.03%,净利润超 1500 亿,增速 11.18%,不管是盈利能力还是成长性,都比 A 股平均水平强不少。这里面最亮眼的是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这三大块,简直是板块增长的 “核心引擎”—— 上半年这三大领域营收合计 1.34 万亿,增长 9.87%,净利润 1139 亿,增速更是达到 15.90%,全都跑赢了板块整体水平。
还有几个细节值得琢磨:1384 家公司里,1028 家都盈利了,占比 74.28%;超过一半的公司净利润实现增长,这比例比去年还高了些。研发投入也没含糊,上半年花了 949.89 亿,同比增长 5.35%,有 295 家公司研发强度超 10%,105 家甚至超 20%,能看出这些企业是真敢在创新上砸钱。另外,头部企业的 “压舱石” 作用很明显,市值前 100 的公司贡献了 45.68% 的营收和 68.06% 的净利润,净利润增速更是高达 21.56%,远超板块整体。
看了这些数据,个人觉得创业板的价值是实打实的。不只是营收和利润增速快,更重要的是盈利质量高、板块健康度好,完全称得上是经济转型升级里最有活力的 “发动机”。而且近期的盘面也印证了这一点,9 月中旬创业板指还突破了 3100 点,创下阶段新高,宁德时代这些权重股甚至创出了历史新高,带动整个板块走强。
后续的催化因素也不少。政策上对储能、新能源装备都有明确支持,比如提出到 2027 年新型储能装机目标,还优化了新能源市场竞争环境,这些都会直接利好创业板里的相关企业。机构也认为,海外 AI 巨头还在加码算力基建,国内的算力需求预计 9、10 月会回暖,加上固态电池等新技术可能打开新空间,创业板的 “AI + 新能源” 双轮驱动格局会更稳固。另外,创业板自身的改革还在推进,支持创新企业的力度在加大,长期来看能持续吸引优质资产入市。
不过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直接选个股确实难,毕竟板块里公司太多,还要研究技术路线和政策影响。这种时候,跟踪指数的工具就很实用了。如何把握这估值低位与景气回升交织的机遇?紧密跟踪创业板指数的$南方创业板ETF联接C$ (A 类:002656 C 类:004343) 正是高效便捷的布局之选。它省去了精选个股的复杂性与高门槛,一键打包创业板核心资产,是分享指数增长红利的理想工具。其卓越的跟踪效率和出色的管理能力,已通过持续亮眼的业绩得到验证:今日再度预估上涨超 1 个点,近 1 月上涨 15.31%,近三月上涨 51.31%,近 6 月上涨 43.60%,近 1 年上涨 100.30%,跟板块的高景气度完全匹配。#“924行情”一周年 你赚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