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 9 月底算起,创业板这波行情确实超出不少人预期。到今年 9 月 5 日,创业板 50 和科创创业 50 指数的涨幅已经过百,创业板指和创业板综也接近 90% 的涨幅,在主流宽基指数里表现相当突出。今天就聊聊创业板的投资价值到底在哪里。
首先得说,制度层面的优化一直在给创业板加分。从 2009 年设立到现在,创业板服务创新型企业的定位越来越清晰。这两年改革动作不少,特别是支持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的落地,让更多处于成长期的科技公司有了融资渠道。最近交易所也明确表示要提高对优质科技企业的包容性,完善发行上市和再融资机制,这种制度红利对板块的长期发展很重要。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这种持续的支持意味着板块的成长逻辑更扎实,不是短期炒作。
其次,创业板真正的底气在于它抓住了生产力的主线。现在板块里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这三大领域的上市公司已经超过 800 家,占比相当高。今年上半年这三大领域的公司合计营收 1.34 万亿元,同比增长 9.87%,净利润 1139 亿元,增长 15.90%,都跑赢了板块整体水平。这不是偶然,从产业趋势看,AI 应用这些赛道的需求正在加速释放,创业板里的很多公司都身处这些高景气领域。有机构研究发现,科技股的盈利改善才刚刚开始,随着技术落地,后续业绩可能还有超预期的空间。
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居民资金正在加速流向科技成长赛道。最新数据显示居民储蓄规模已经突破 161 万亿元,今年 3 月以来存款增幅明显放缓,越来越多资金开始寻找更高收益的资产。从市场表现看,新增投资者开户数同比增长显著,融资余额也在持续增加,这些资金进来后明显偏好科技成长和中小盘股。这种资金结构的变化可能会持续影响市场风格,毕竟在银行理财收益偏低的背景下,权益市场的赚钱效应自然会吸引资金入场。
综合来看,创业板现在是短期资金推动和长期产业趋势的共振。短期有居民资金入市的支撑,长期则有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红利。接下来值得关注的催化事件不少,比如三季报披露期里科技公司的业绩兑现情况,还有 AI 产业链里适配、应用端落地这些预期差机会。从历史数据看,A 股行情往往会略早于基本面修复,现在布局正好能跟上企业盈利改善的节奏。
不过也要提醒大家,个股波动风险不小,尤其是科技股分化明显。这种情况下,通过指数工具布局可能更稳妥。像$南方创业板ETF联接C$ (A 类:002656 C 类:004343)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它紧密跟踪创业板指数,把资金分散到 50 只核心成分股里,既覆盖了龙头公司,又能规避单一个股的风险。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与其纠结个股选择,不如通过这种透明高效的工具把握板块整体机会。毕竟在产业趋势明确、资金持续流入的背景下,选对赛道比纠结时点更重要。后续可以重点关注季度业绩超预期的细分领域,以及落地带来的结构性机会,创业板的行情可能还没到结束的时候。#英伟达巨资押注OpenAI,能否引领AI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