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主要指数涨跌幅(%)

数据来源:wind,数据区间:2025/09/29-2025/10/12
本周回顾
01宏观
海外:1)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级。中方扩大稀土出口管制、对美船舶收港务费;特朗普称11月起对华商品加征100%关税并管制关键软件。2)美国联邦政府因资金用尽,时隔近七年再度“停摆”;特朗普政府随后对国土安全部、教育部等关键部门实施裁员;非农就业数据因政府停摆而推迟公布。
国内:1)9月中国制造业PMI49.8(前值49.4),景气水平继续改善,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0(前值50.3),业务总量总体稳定;综合PMI50.6(前值50.5)。2)国庆中秋假期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总花费8090.06亿元,日均出游人次同比+1.8%,消费总额+1.0%;人均每日消费-13%。
其他:1)货币:本周央行1.02万亿7天逆回购+26633亿7天逆回购到期+1.1万亿买断式逆回购,净回笼5423亿元。2)财政:本周国债、地方债、政策性银行债合计合计净融资1939亿元,同比少增996亿元。3)地产:沪京深二手房价分别-0.03%、-0.51%、+0.62%。4)二十届四中全会将于10月20-23日召开;《人民日报》连发8篇署名“钟才文”系列文章,阐述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内在逻辑。
02权益
海外:1)中美贸易摩擦、美国政府停摆,美股承压,标普500、道指、纳指分别-1.37%、-1.66%、-1.24%。2)法国CAC40、德国DAX和英国富时100分别+0.6%、+2.11%、+1.54%。3)恒指+0.62%,恒生科技+1.04%,恒生医疗保健-0.2%。
国内:A股主要指数分化,日均成交额2.40万亿(-3.6%),风格上稳定优于成长,中小盘优于大盘。上证50指数涨1.15%,沪深300指数涨1.47%;创业板指跌1.21%,科创综指跌0.34%;有色、钢铁、基础化工、建筑、建材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1.89%、7.89%、4.62%、4.3%、4.1%;通信、社会服务、银行、家用电器跌幅靠前。
03债券
海外:本周美债收益率下行,2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7BP至3.57%,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6BP至4.12%,期限利差(10Y-2Y)扩至55BP。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美国政府停摆及经济数据发布延迟、降息预期升温共同推动美债收益率下行。
国内:本周国债收益率下行,1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49BP至1.375%,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3.5BP至1.8425%,期限利差(10Y-1Y)缩至48.6BP。央行公开市场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债市情绪有所回暖。
04大宗商品
1)COMEX黄金涨5.95%,收于4036美元/盎司,中美贸易摩擦升温、美国政府停摆、降息预期抬升,金价续创新高。2)美元指数涨0.64%,避险需求支撑美元指数走强。3)ICE布油周跌10.3%,加沙停火协议达成、经济预期下行叠加原油库存高位,油价下跌。4)基本金属上涨,LME期铜涨1.54%,LME期铝涨3.41%,LME期锌涨3.32%。“反内卷”相关品种全面下跌,碳酸锂跌0.68%;多晶硅跌4.77%,氧化铝跌2.06%,螺纹钢跌1.15%,生猪跌10.34%。农产品普遍下跌,大豆跌0.67%,玉米跌2.01%,小麦跌4.04%。
后续展望
01权益市场
1)A股:建议考虑短期内将持仓切换至防御属性更强的方向上。A股中期上行的底层逻辑或不变。短期内中美贸易摩擦升温、市场波动或加大。考虑到市场的学习效应,本轮贸易摩擦对市场的冲击幅度或大概率不及4月对等关税出台之初。短期内A股或可切换至红利、大盘等防御属性更强的方向上,后续或可在市场波动中逢低买入。
2)跨境:港股及美股亦可在波动中逢低买入。港股流动性宽松、基本面向好、估值偏低的中期看好逻辑不变,美股在降息周期中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的中期逻辑亦不变,短期内或可切换至红利方向避险,后续或可逢低加仓。
02债券市场
1)利率:内需、地产企稳仍待观察,后续政策或仍以托底为主,短期内流动性宽松格局或继续维持,长端利率下行的大趋势或未变;短期内权益市场波动或有所加大,长债对冲权益市场波动的特征不断凸显。
2)信用:信用利差前期走阔后,短期内或呈现震荡逐渐收窄的态势;后续或可继续参与信用债,但考虑到短期内市场“看股做债”的特征,建议控制信用债参与久期。
3)转债:短期内转债指数与正股指数尤其是中小盘权益指数相关性较高,转债依然是固收端对冲权益上行风险的良好工具;考虑到短期内权益市场波动或有所加大,或可阶段性兑现转债收益、在震荡中逢低布局。
03大宗商品
1)黄金:类“滞胀”冲击+全球秩序重构背景下,中期维度继续看好黄金。短期维度,金价主要受美联储降息及美国经济基本面驱动;中期维度,除非出现流动性危机,否则在“去美化”+滞胀风险下,黄金预计仍能维持强势。
2)商品:短期内或可继续关注“反内卷”相关政策预期变化,“反内卷”政策是从供给侧刺激商品价格、走出低通胀螺旋的重要手段,但节奏、力度、取向(靠行政手段还是市场手段)均值得观察。
$博时黄金ETF联接C(OTCFUND|002611)$$博时中证机器人指数发起式C(OTCFUND|018095)$$博时中证1000指数增强C(OTCFUND|016937)$
#券商把脉:冲击小于4月 黄金坑再现?##全球市场深夜暴跌!纳指重挫超3%##大消费板块逆市拉升!行情能否持续?##Figure 03人形机器人发布 量产在即##指数操盘手集结令#
数据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上海黄金交易所,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标准普尔公司,恒生指数有限公司,WIND,博时基金,周度统计区间2025.9.29-2025.10.12,近一年统计区间2024.10.12-2025.10.12。指数历史表现不预示未来,不代表相关产品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