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2 09:46:09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广东
2025年第二季度宏观策略报告重磅来袭!

市场回顾

全球资产方面

国内外权益、债券市场延续分化。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外权益、债券呈分化态势国内权益资产中,恒生科技、科创指数等涨幅领先,创业板指、沪深300小幅下跌。欧洲股指上涨,纳斯达克、标普500跌幅较大。国内债市调整;美国中长期债券有所上涨。商品中,贵金属大幅上涨,LME铜涨幅也较大,原油呈震荡态势。

A股方面

2025年第一季度A股回顾——市场演绎春季躁动,先进制造、科技TMT领涨风格上:科技TMT与制造涨幅相对占优;金融地产表现相对靠后;行业上:有色金属、汽车、机械设备和计算机表现领先;煤炭、商贸零售、石油石化等资产表现相对靠后。

市场交易逻辑以及2025年第二季度市场核心关注点

海外大类资产的主要交易逻辑,是美国新任政府对内对外政策的变化,以及对增长、通胀和各国之间关系的影响AI仍然是产业端对市场影响较大的因素。国内大类资产的主要交易逻辑是“9-26”政策在各个领域的落地和见效情况,以及AI及其应用在中国的发展。

预计第二季度市场核心关注点包括:一是美国对内以及对外经贸政策与美国自身经济、资产定价的相互影响,二是海外政策对国内经济的影响程度,以及国内稳增长政策的落地、见效情况,三是AI产业在算力和应用端的变化

宏观分析

海外经济

海外增长方面,短期美国经济仍将延续疲软,利率环境逐步缓和大幅加征关税给美国自身增长带来负向拖累。美债利率在24年末大幅上行,叠加特朗普上任后的政策冲击,使得美国增长明显放缓。

过去两年美国经济跟随利率环境呈现区间震荡走势,年初以来的利率下行又将逐步改善融资环境,有助于经济在中期企稳。但4月2日美国全面大幅加征关税加剧了滞胀预期。欧洲受益于偏宽的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扩张计划,未来几个季度增长或将呈现温和回暖态势

海外通胀方面,大幅加征关税的通胀效或将从25年中开始显现,制约美联储宽松空间并加大市场波动。根据季节性推算,1月美国通胀略高,2月开始转弱(2~4月),年中触底回升,下半年反弹。25年以来通胀预期大幅上升。

根据经验法则,美国加权平均关税上升10%,通胀上行1%4.2美国全面加征关税幅度>10%,25H2美国核心PCE高点可能上升,将严重制约美联储的宽松空间并加大市场波动。

海外流动性方面,关税带来的通胀风险制约美联储宽松幅度和节奏,美债利率可能延续当前震荡态势。由于关税带来的通胀上行压力,3月FOMC会议美联储下调增长预期,上调通胀预期,点阵图也显示更多委员倾向于更谨慎地降息,美联储的宽松节奏和幅度受到制约。

预计美债利率延续震荡态势:美国增长放缓、债务上限、日央行加息、关税压力仍将在上半年压制美债利率向上反弹的空间;而在美联储担忧关税的通胀效应难大幅宽松背景下,美债利率下行也有底

中国经济

增长方面,年初以来景气维持“9-26”后政策态度系统性变化,稳增长政策立场稳定、坚决,经济延续去年四季度的景气,维持修复态势。在“量”上,工业、消费、出口相对偏强。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剔除季节性后,工业在去年年底较高的景气基础上维持一定增速。服务业生产指数1-2月增长5.6%,季节调整结果显示边际有所走弱。

消费品整体景气略有改善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0%,12月为3.7%。各品类情况与政策关系较大,汽车零售额同比下跌,家电增速降至10%,家具维持10%增长。“穿”、“用”情况均有改善,金银珠宝同比增速近一年来首次转正

基础设施投资情况较佳美元计出口年初以来延续改善,1-2月出口绝对水平处于近年高位。城镇调查失业率1、2月分别为5.2%、5.4%,季节调整后显示失业率与2024年10-12月持平。

近期经济景气总体维持,投资端相对较弱3月以来乘用车销售持续好于去年同期,螺纹钢表观消费量相对弱一些,板材表观消费量表现良好。近期新房销售情况与2024年年初相仿,二手房仍好过2023年水平。2024年10月至今新房、二手房成交量改善。二手房改善幅度大。一二线城市新房房价2月与1月持平,三线城市略下行

通胀方面,通胀仍然过低,也逐渐得到更多的政策重视。通胀仍然过低。季节调整后,2月非食品CPI、PPI环比变化为0.0%、-0.2%。2月CPI、PPI同比分别为-0.7%、-2.2%。2月剔除食品和能源的CPI同比下跌0.1%,1-2月平均涨幅不到0.3%。

货币、信用环境方面,资金利率有所下行,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仍处于较好水平。近期资金利率较3月初有所下行,仍明显高于7年逆回购利率,其绝对水平与去年9月降息之前相仿。

货币政策委员会1Q25例会上的通稿强调从宏观审慎的角度观察、评估债市运行情况。由于近期贸易冲突加剧,预计后续货币政策会视经济金融情况变化做出调整

2月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2%,去年12月和今年1月为8.0%;剔除季节因素后,社融2月环比增速0.71%,稍快于1月但弱于去年年末。

政策方面,“两会”释放出来的政策信息。经济目标和政策。GDP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

财政方面一般公共财政赤字率在4.0%,赤字绝对规模在5.66万亿。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规模在4.4万亿,用于直接促进消费和投资的特别国债规模在1.3万亿。

更积极地应对过低通胀。CPI目标设定为2%左右。

稳定资本市场政策体系化。资本市场政策讲“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货币政策一段继续讲“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专门讲要优化和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以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

2025年财政积极程度提升至2020年水平,1-2月执行进度较佳。包括一般公共财政预算赤字、结转和调入,1.8万亿特别国债和4.4万亿新增专项债的广义财政赤字规模达14万亿,占2025年GDP 9.8%左右,达到了了2020年的水平。

1-2月一般公共财政预算赤字、结转和调入为较快速度,去年一直进度较差的税收进度也接近50%,收入、支出普遍均靠前,地方财政进度总体好于中央财政进度;第二本账收支进度也不再处于历史最低。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好于2024年

将积极主动应对海外经贸政策冲击

资产分析

债券

利率债方面

关税对风险偏好冲击巨大,关注其后续影响关税政策可能是2025年较大的宏观不确定性来源,对于中国经济基本面以及其后中国的宏观政策都有着巨大的冲击。

在特朗普实施超预期关税政策,且中国政府已对其进行反制的情形下,风险资产出现剧烈调整,市场风险偏好显著下行。美国关税政策的超预期对债市是利多的,短期会有一定的交易性机会从中期来看,关税战对全球经济都会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在中长期也会压制利率中枢的上行。

在超预期的关税政策下,预计政府会采取一定的刺激政策,以对冲美国超预期关税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从历史经验来看,在关税冲击之初,利率倾向于下行;但随着后续政府刺激政策的出台,经济基本面和利率则会有所回升。

短端利率掣肘长端,关注央行货币政策后续变化目前短端利率是掣肘长端利率下行的重要因素。央行后续的宽松力度,决定了利率的下行空间。目前央行将1Y国债利率钉在7天OMO利率左右,属于中性状态,要密切关注央行货币政策的后续变化。

信用债方面

关注中短端高票息品种的配置价值中短端高票息品种相对占优,中长端交易性机会择机参与。预计二季度债市呈现震荡偏强态势,可积极把握信用债的配置机会,中长端品种需结合后续央行操作与经济修复验证情况择机参与

随着央行管控态度边际缓和与大行负债压力缓解,资金中枢有边际改善空间,叠加4月理财规模回流下信用配置力量回归,信用债供需紧平衡下资产稀缺格局未逆转,债市多头情绪有所提振。考虑到央行稳汇率与防空转等诉求、基本面修复预期、中美贸易摩擦不确定性,趋势性机会仍需等待

普信债建议中短端品种适当下沉,二永债博弈中高等级中长久期品种的交易机会,城投债挖掘票息价值,产业永续债关注品种溢价机会。

关注跨季后理财规模回流与非银扩张速度、央行操作态度、资金面中枢变化、中美贸易摩擦、经济数据修复验证、宽货币政策预期、市场风险偏好变化、各地退平台和退重点省份进展等

转债方面

积极把握高YTM、双低策略机会,关注短久期偏债型转债的交易型机会整体来看,转债独立偏强运行的阶段告一段落,近期估值明显回落,但仍处于过去三年中枢水平以上,供需进入相对平衡阶段。转债市场内部近期正在进行高低切换,偏股型溢价率压缩,偏债型韧性较强

转债市场当前中位数价格120.81元,平均剩余期限缩短,平均债底持稳于105元左右。转债市场年初以来经历了一段独立偏强运行时期,在股票调整时期跌幅偏小,在债市逆风情况下几乎不受影响;而近期伴随近期权益市场调整,转债独立偏强运行的阶段告一段落,近期估值明显回落,最低下行至过去三年中枢水平

估值回落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是市场预期后续延续区间震荡的概率较高,在区间上沿未给予较高的期权定价,另一方面是供需进入平衡阶段。

市场震荡期,回归安全边际,重视YTM、双低策略。转债市场内部近期的高低切换,偏股型溢价率压缩,偏债型韧性较强,体现的正是占优策略的转换

A股

一季度科技产业引领春季躁动回顾一季度:科技产业引领春季躁动。1月中旬后,受国内产业催化,A股市场TMT表现亮眼,引领春季躁动。叠加美国政策不确定性抬升,全球市场演绎东升西落叙事。

至一季度末,全部扰动加剧,风险偏好下降,市场风格转向防守。一季度末,万得全A指数PE仍高于近三年均值+1X标准差,万得全A指数PB小幅回落至均值+1X标准差以下。

盈利方面

一季度盈利预期的修正幅度优于过去两年,关注PPI改善节奏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从一季报的情况来看,伴随政策转向以及高频数据的修复,预计一季度A股业绩负增压力较过去两年有所收窄。从一季度A股的盈利预期调整来看,1-3月份A股盈利预期下修压力较23-24年明显减小,接近历史季节性水平,1-2月份工业企业盈利数据也小幅改善。

从25年全年来看,政策期权清晰,但传导至PPI和A股业绩仍需进一步等待目前预计25年PPI全年中枢为负,仍显著压制上市公司毛利率,关注PPI至25年下半年负增长压力收窄的节奏。

利率方面

海外利率下行人民币压力缓解、但国内货币仍持续偏紧,关注后续国内货币政策节奏的调整一季度国内货币仍持续偏紧,关注后续国内货币政策节奏的调整。海外方面,受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抬升以及衰退预期升温,一季度美债利率下行、美元走弱。往后看,对等关税落地后,整体经济政策环境不确定性仍维持高位,关注特朗普相关政策变化以及美国经济数据变化。

国内方面

人民币汇率压力一季度整体有所缓解,但伴随关税加码压力有所回升一季度央行货币端也持续偏紧,关注海外关税冲击下,中国央行后续货币政策的节奏与空间变化。

风险偏好方面

对等关税落地后关注外部政策变化,内部关注财报压力持续关注外部政策变化,内部关注财报压力和4月政治局会议。至3月下旬以来,科技成长等热门赛道表现有所回调,风险偏好回落,相应红利资产表现稳健。目前万得全A指数ERP小幅高于均值水平。

往后看,对等关税初步落地后,关注后续外部形势的动态变化,内部关注财报披露压力以及4月政治局会议等重要事件

资金结构方面

一季度增量资金有所改善增量资金维度,一季度增量资金有所改善。从一季度资金结构来看,微观流动性有所改善。

外资EPFR口径显示,主动外资仍净流出,但被动外资一季度转向净流入。

两融两融余额持续抬升,交易活跃度保持高位。

公募偏股型公募基金新发规模亦延续此前改善趋势。

展望二季度,伴随美国降息预期抬升、衰退预期升温,关注外资回流的可能

结构方面

二季度防守为先,等待风险收敛,关注日历效应的启示二季度围绕哑铃型配置,防守为先。

行业比较方面

2025主题投资配置方向方面,关注人形机器人、AI应用、内需消费刺激、稀土、低空经济

资产配置

标配权益,标配固收

宏观环境

海外流动性压力不会明显减轻受稳增长政策支持,年初以来国内经济尚可,但贸易摩擦加剧后,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通胀仍处于过低水平,企业盈利弹性还需要一段时间来修复。

2025年二季度资产配置倾向于标配权益、标配固收贸易摩擦后续相关进展、对各国政策和宏观经济的影响是重要观察点,就国内而言,出口、一手房景气、房价、企业利润等均是较为重要的观察点。

债券配置

利率、信用、转债策略方面标配

利率策略方面建议标配美国关税政策的超预期对债市是利多的,短期会有一定的交易性机会;从历史经验来看,在关税冲击之初,利率倾向于下行;但随着后续政府刺激政策的出台,经济基本面和利率则会有所回升。目前短端利率是掣肘长端利率下行的重要因素。央行后续的宽松力度,决定了利率的下行空间

信用策略方面建议标配中短端高票息品种相对占优,中长端交易性机会择机参与。普信债建议中短端品种适当下沉,二永债博弈中高等级中长久期品种的交易机会,城投债挖掘票息价值,产业永续债关注品种溢价机会。

转债策略方面建议标配转债市场供需进入相对平衡阶段,估值在过去三年平均水平之上。市场震荡期,回归安全边际,重视YTM、双低策略。

“红利+科技成长”哑铃型配置

A股大势

一季度市场在多重催化下市场情绪持续回暖,上证综指一度升破3400点,但至三月下旬以来,科技成长等热门赛道表现有所回调,风险偏好回落,相应红利资产表现稳健。总的来看,年初以来市场的整体节奏、风格切换的节点与日历效应的经验吻合度非常高

往后看,进入到4月份,进入全年“看业绩”的阶段、市场风险偏好收缩,叠加外部风险和国内政策空窗期,市场将进入震荡颠簸期,等待风险渐次落地。

风格判断

季度围绕哑铃型配置防守为先,关注日历效应的启示

一是日历效应指引,4月市场整体胜率低、小票调整压力大,进入5月后市场压力缓解、大小风格重新反转。从今年的情况来看,除了财报压力外,还将面临海外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抬升,市场将进入颠簸期,配置上适度向哑铃型的价值、防御端倾斜。

二是待财报和外部风险落地后,柳暗花又明,重新交易经过3月较大调整且后期有催化的科技主题。

总的来看,在政策落地后的基本面验证期,选择“红利+科技成长”执两端等待下一个宏观交易时刻

配置方向

二季度看好“震荡颠簸期红利防守、内外风险收敛后重新交易新兴产业技术进步、关注受益内需政策的板块”三大主线。二季度初始市场震荡颠簸期,红利防守,关注公用事业/银行等行业。内外风险收敛后重新交易新兴产业技术进步,重点关注AI应用端的创新进展,关注人形机器人等投资机会。外部冲击下关注受益内需政策相关方向,关注政策刺激下顺周期/大消费的投资机会。

港股:国内经济企稳将有利于港股表现

重视港股红利板块在全球波动加大环境下的相对优势

国内宽财政、稳地产、促消费等增量政策持续出台有助于经济预期和风险偏好的企稳;美联储受制于滞胀预期难以宽松可能给港股带来阶段性扰动,短期AH溢价处于近年低位,也需要逐渐消化。结构上,港股红利在未来一段时间跑赢港股科技、消费、医药的概率更大

原油:美国大幅加征关税拖累全球原油需求

OPEC+充足闲置产能加大供给上行风险油价或震荡偏弱

需求端方面2025年美国经济放缓,日欧中企稳,但美国大幅加征关税可能导致全球原油需求放缓。

供给端方面OPEC+产油国对先前严格减产导致的市场份额下降已累积较多不满,对增产的诉求强烈,近期OPEC+生产决策反复便为印证。2025年下半年随着OPEC+减产协议的退出,加上美国、加拿大、挪威等国继续保持增产节奏;再加上俄乌地缘局势整体降温,原油供给趋向上行

综合来看,25年原油需求偏弱,供给逐步提升,原油价格整体震荡偏弱

黄金:美国对等关税落地后,黄金的风险溢价可能短期回落

中长期维度看好黄金走势

短期来看,市场对美国对等关税的担忧引发了浓重的避险情绪,驱动金价在3月中下旬快速上行4.2美国公布的对等关税将在4月上旬逐步落地,此前黄金计入的大量风险溢价可能阶段性有所回落。从历史经验来看,2011年美国政府停摆危机、2020年疫情冲击过后,金价计入的风险溢价均有所回落,但幅度都不很大。

中长期视角,出于抗通胀、避险的目的,近几年全球央行纷纷加大黄金储备,且这一趋势尚未结束,这是黄金中长期重要的驱动力新冠后美国在财政、货币上的大幅扩张在长周期不仅有损美元信用,还可能抬升长期通胀水平;再加上俄乌冲突后,美国利用金融制裁引发了各国对美元资产安全性的考量,以及美国愈演愈烈的“脱钩诉求”,都将驱动非美经济体进一步储备黄金

$博时黄金ETF联接C(OTCFUND|002611)$$博时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发起式C(OTCFUND|019854)$$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3521)$$博时中债7-10政金债指数C(OTCFUND|017838)$$博时月月兴30天持有期债券C(OTCFUND|022649)$

#现货黄金续刷历史新高,还能上车吗?##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刷屏!冠亚季军什么来头?##洞见阅读会##食品加工持续发力,大消费领涨!##美股暴跌!鲍威尔发声:优先控通胀#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