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代表着国际金价的伦敦金现和COMEX黄金双双首次突破3000美元/盎司大关,引发全球投资者关注。
国际金价高企也让不少投资者心生担忧:黄金还具备投资价值吗?为了解答这一疑惑,本文试图从影响国际金价的“变”与“不变”,解析当前国际金价的驱动力量。
一、黄金的“不变”:影响黄金的三大底层逻辑或长期有效
客观来说,黄金“不变”的影响因素应该是长期存在的,比如黄金的避险属性、资产配置工具、央行持续增持的趋势等。
1、避险情绪:穿越周期的“避风港”
黄金的避险属性或是其长期的价值支撑。
一方面,地缘政治因素仍然存在(俄乌战争、红海局势紧张);
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前景充满不确定性(美国债务风险、贸易摩擦或升级)。
在过往历史上,投资者往往将黄金视为“避风港”,或也是黄金能跨越周期的重要特性。
2、长期资产配置工具:资产配置的“压舱石”
黄金作为实物资产,过去往往与通胀呈正相关关系,或天然具备抵御纸币购买力下降的功能。
在资产配置中,黄金或可作为“压舱石”的优质投资工具。
当前全球通胀虽有所回落,但美国财政赤字高企、多国央行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仍让市场对长期通胀保持警惕。
3、央行购金潮:“去美元化”的长期趋势
各国增持黄金的力度不减,或将会为黄金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这一趋势背后是大国博弈下各国对美元主导地位的担忧,“去美元化”共识加强,黄金作为非主权信用资产的地位因此强化。
全球央行已连续多年增持黄金,2024年购买量突破1000吨,中国、印度、波兰等国是主要买家。(数据来源:世界黄金协会,截至2024年12月31日,过往数据不预示未来)
以中国为代表的黄金主要增持国,它的增减持行为或更具有参考价值,或许是整个黄金市场走向的重要风向标。截至2025年2月末,中国2月末黄金储备7361万盎司,环比增加16万盎司,已连续第四个月增持黄金。(数据来源:央行网站,截至2025年2月28日,过往数据不预示未来)

二、黄金的“变”:四大短期催化因素
要拆解影响国际金价的驱动因素,不仅要从长远着手,也要随时关注短期动态变化的关键因素。而“变”的因素则包括当前的地缘政治事件、美联储政策的变化、市场情绪波动以及新的需求来源。
1、地缘政治事件紧密出现
• 贸易摩擦升级:特朗普政府宣布拟对欧盟酒类征收200%关税,加剧市场对全球贸易摩擦升级的担忧。
• 中东局势反复:红海地区冲突导致能源供应链风险,推升避险情绪。
• 俄乌冲突:此前俄罗斯总统普京拒绝了在乌克兰的立即停火计划,称在俄军具备优势的情况下,停火细节需进一步商讨。
这类事件短期内或刺激避险资金涌入黄金,但具体影响会随事态发展波动。
2、美联储政策预期的博弈
近期美国经济数据的公布或强化美联储降息逻辑。此外紧迫的政府支出削减与移民收紧措施对就业市场的影响也偏于负面,衰退预期下对美联储的宽松政策也愈加期待。
本周将迎来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重点关注点阵图及鲍威尔新闻发布会是否延续此前的鹰派论调,若存在转鸽倾向,或继续提振黄金走势。
若实际降息幅度不及预期,金价或面临回调压力;反之,宽松政策将进一步降低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
3、美元汇率的阶段性疲软
美元指数从年初的110回落至103.5附近,削弱了美元计价黄金的持有成本。但需注意,若美国经济数据超预期回暖,美元可能反弹并压制金价。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3月17日)
4、投资需求的“情绪化波动”
散户追涨或机构调仓都有可能引发短期价格超调,需警惕获利了结风险。
三、未来展望:黄金后续走势如何看?
随着美国衰退预期上升,黄金进入新老框架共振阶段,去美元化交易与衰退预期下流动性预期逻辑带来的欧美ETF回补,叠加关税与地缘不确定性带来的避险对冲,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黄金市场的强劲趋势,投资者或可以考虑增加对黄金板块的关注度。
短期来看:市场多空分歧或加剧。本周需关注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释放的信号。
长期来看:金价的支撑逻辑未改。若全球去美元化持续、地缘风险常态化,黄金有望进入“3000美元时代”。不过,若突发性风险消退(如俄乌停火进展),可能触发阶段性回调。
四、给投资者的建议
黄金的“变”与“不变”,本质上是短期情绪与长期价值的博弈。作为投资者,既要敬畏市场的复杂性,也要把握核心逻辑的稳定性。
1. 理性看待短期波动:
黄金适合作为长期资产配置的工具,而非短期投机工具。
2. 分批买入降低风险:
当前金价处于历史高位,或可采取定投或回调时加仓策略。
$博时黄金ETF联接C(OTCFUND|002611)$
$博时中证有色金属矿业主题指数C(OTCFUND|018133)$
$博时上证自然资源ETF联接C(OTCFUND|019910)$
#英伟达GTC大会来临,能否成为美国科技股“转折点”##金价再创新高 黄金股拉升!##医药医疗板块复苏!能追吗?##债市剧烈调整,何时见底?##机构:机器人规模将远超汽车、3C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