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 #AI产业链群星璀璨#
$诺安稳健回报混合A$ $诺安稳健回报混合C$
#晒收益#

#晒收益#

——作为普通投资者的我的长期布局视角。
一、国产算力与AI产业链:三重逻辑支撑的黄金赛道。
作为普通投资者,我长期看好国产算力与AI产业链的核心价值。这一领域并非短期热点,而是由政策、需求、技术三重托底的战略性方向。
政策端,科技自立自强已成为国家顶层战略。2024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明确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地方政府亦形成政策合力,为科技领域构筑长期向好的发展环境。技术端,国产芯片、AI算法等领域持续突破,如寒武纪、中芯国际等企业已在特定环节实现替代,而AI应用正从内容生成向工业机器人、智能终端等场景渗透。需求端,内需升级与全球替代双轮驱动:国内企业数字化改造需求爆发,同时地缘政治加速国产化进程。据Wind数据,2025年通信、电子、计算机三大申万一级行业涨幅均超30%,佐证了需求的强劲。
更关键的是,这一领域的业绩、替代、资金三重动力已形成闭环:
1、业绩验证:AI龙头企业的营收增速与毛利率改善可见于财报,如诺安稳健回报重仓的灿芯股份、芯原股份等,均在细分领域拥有盈利增长支撑。
2、替代空间:半导体设备、材料等“卡脖子”环节的国产化率仍低于20%,替代空间广阔。
3、资金聚焦:2025年以来,科技主题基金规模增长显著,诺安稳健回报近一年规模从0.98亿元升至10.75亿元,反映机构资金持续流入。
这种“长期潜力+短期动力”的共振,使国产算力与AI产业链成为A股少有的高确定性、高弹性资产。但个人投资者直接选股难度大:技术迭代快、波动剧烈(如寒武纪等个股单日波动常超10%)。因此,借道聚焦该领域的优质基金,成为更务实的选择。
二、诺安稳健回报混合C:普通投资者布局科技浪潮的舟楫。
对于多数投资者而言,科技投资需面对专业壁垒与波动压力。诺安稳健回报混合C(代码002052)恰似一艘配备专业舵手的舟楫,帮助普通人穿越科技产业的惊涛骇浪。该基金成立于2015年11月18日,经验多轮市场周期考验,而自2023年6月邓心怡担任基金经理后,其定位愈发清晰——深耕科技赛道,捕捉AI全产业链机会。
我关注该基金,源于其三个特质:
1、策略透明:基金经理邓心怡在季报中明确表示,围绕AI技术迭代路径布局,上游投算力芯片、中游卡半导体自主、下游挖应用红利,形成产业链协同。
2、业绩可溯:近一年回报77.61%(截至11月27日),远超业绩比较基准(60%沪深300+40%中债指数)。
3、风险可控:尽管重仓科技股,但近一年最大回撤控制在20%以内,低于同类科技主题基金。
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无需深究芯片制程或AI模型参数,只需选择一位值得托付的基金经理。而诺安稳健回报混合C,正是这样一款“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工具。
三、详析诺安稳健回报混合C的八大维度。
1、长期业绩:穿越周期的复利之舟——不争朝夕,但蓄厚势。
该基金最引我注目的,是其持续性与适应性。截至2025年11月27日,近三年收益52.51%,近一年收益77.61%,均大幅超越业绩基准(同期基准约15%-20%)。但更重要的是,其收益并非依赖单年爆发:2023年基金收益-33.71%,但在2024年市场反弹中斩获23.94%,2025年至今更达83.57%,体现“下跌敢扛、上涨能抓”的特性。
这种适应性源于基金经理对产业趋势的坚持。例如,2023年科技板块低迷时,邓心怡未盲目切换至消费或能源热点,反而逆势加仓AI算力标的(如中芯国际、寒武纪),并在2024-2025年的AI浪潮中兑现收益。夏普比率(风险调整后收益)近一年达2.2,高于同类平均0.9,说明每承担一单位风险,获取回报更高。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长期复利的关键不是躲过所有下跌,而是在核心趋势中坚持。诺安稳健回报的业绩曲线正印证此点:成立以来累计收益74.39%,虽不惊人,但跨越牛熊的稳定性,恰是普通投资者最需的“压舱石”。

2、基金经理:掌舵者的定力与远见——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邓心怡于2023年6月接手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50.65%(截至2025年11月)。其投资风格有三大特点:
研究驱动:作为诺安基金研究部总经理,她带领科技组实行“硬件+软件双轮驱动”研究法,对产业链交叉验证。
宏观与微观结合:擅从全球科技趋势定位国内产业机会,如提前布局ASIC芯片替代GPU的趋势。
低换手长周期:重仓股平均持有超2年,如芯原股份自2024年初持有至今,涨幅超150%。
她的稳定性亦值得称道。基金历史上曾多次变更基金经理(如吴博俊、李玉良等),但邓心怡任职后未再发生变动,投资策略一以贯之。这对投资者而言至关重要:避免因舵手频繁更迭导致的风格漂移。

3、投资策略:聚焦产业的深耕之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该基金策略核心是全产业链布局科技,但非无差别撒网。其前十大重仓占比约50%,集中度适中,既避免过度分散稀释收益,也防范单一黑天鹅风险。持仓结构呈现清晰层次:
算力基石(占比约25%):中芯国际、寒武纪等,对应AI基础设施需求。
半导体自主(占比约20%):灿芯股份、杰华特等,聚焦设备、材料环节。
应用落地(占比约15%):东土科技、乐鑫科技等,覆盖工业智能化、物联网终端。
这种结构使基金既能抓住技术突破红利(如寒武纪在2025年芯片发布后股价翻倍),又能通过应用层分散波动(如东土科技在工业互联网政策落地后稳健上涨)。此外,基金经理注重估值安全边际,重仓股平均市盈率约40倍,远低于部分百倍AI概念股。

4、风险控制:守正出奇的平衡之术——稳中求进,退守有度。
尽管定位科技基金,诺安稳健回报的风控可圈可点。近一年最大回撤-18.3%,低于同类平均-25%。其风控手段包括:
动态仓位调整:如2025年初市场过热时,股票仓位降至75%,增加债券持仓。
行业分散:虽聚焦科技,但细分领域覆盖芯片、软件、通信等,单一细分行业不超过20%。
纪律性止损:定期评估持仓基本面,对技术落伍或估值过高的标的果断调整(如2024年减持部分光模块公司,转向AI应用标的)。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在2025年5月曾因巨额赎回提高净值精度,但未造成流动性危机,反因持仓流动性良好(重仓股多为市值超百亿龙头)平稳过渡。

5、基金公司实力:平台支撑的厚积薄发——独行快,众行远。
诺安基金的投研平台是基金业绩的隐形基石。其科技组自2020年成立,覆盖半导体、AI、新能源等方向,成员多具备实业背景,能深入理解技术迭代。平台优势体现为:
资源协同:研究团队定期与产业链专家交流,提前捕捉技术拐点(如提前布局CPO光模块)。
风控体系:公司实行严格的个股准入与持仓比例限制,防止基金经理过度冒险。
激励机制:基金经理薪酬与长期业绩挂钩,避免短期排名压力导致策略变形。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选择基金不仅是选基金经理,更是选择其背后的“生态系统”。诺安基金在科技领域的积累,为这只产品提供了可持续的阿尔法来源。
6、成本与容量:普惠投资者的匠心之选——涓涓细流,汇成江海。
该基金C类份额免申购费,仅收取0.6%年管理费+0.2%托管费,成本低于行业平均。对于习惯波段操作的投资者,此类设计可降低交易损耗。
规模方面,当前基金约10亿元,处于“黄金容量”区间:既可灵活调仓(如投资科创板中小市值标的),又避免规模过大冲击净值。相比百亿级科技基金,其操作灵活性更优。
7、持有人结构:与普通投资者同舟共济——民齐者强,同心者胜。
截至2025年,该基金个人投资者占比100%。这一结构减少机构大额申赎导致的净值波动,使基金经理更专注于长期策略。同时,基金经理在季报中以通俗语言解读操作,如“AI应用落地需耐心,但长期空间确定”,增强持有人信任。
8、市场适应性:攻守兼备的应变之策——审时度势,与时俱进。
基金在不同市场环境中展现韧性:
牛市:2025年科技行情中,近6月收益53.22%,同类排名前10%。
震荡市:2024年市场调整时,通过持仓结构调整,跌幅小于基准。
熊市:2023年虽回调-33.71%,但低于半导体指数(-40%),并通过仓位控制保留反弹弹药。
这种适应性源于基金经理对产业周期的把握。如2025年三季度减持部分涨幅过高标的(如寒武纪),加仓低位应用股(如东土科技),实现收益兑现与风险预防的平衡。
四、科学布局与冷静心态:如何握住优秀基金的收益?
诺安稳健回报的优异业绩,需配以正确的投资方式才能真正转化为持有人收益。基于个人体验,我总结三点心得:
1、定投为舟,穿越波动。
科技板块波动大,一次性投入易追高。我选择每月定投,如2024年基金净值跌破1.0元时坚持扣款,至2025年净值2.0元时,定投收益仍超40%。定投可淡化择时,规避“怕跌不敢买、涨了盲目追”的人性弱点。
2、逆向布局,敢于“接飞刀”。
优质基金的短期回撤常是机会。2025年5月该基金因巨额赎回导致净值波动时,我小幅加仓,其后两月反弹15%。逆向操作需克服恐惧,但历史显示,每次科技产业的大幅回调(如2023年半导体寒冬),都是长期布局窗口。
3、以年为单位持有,避免情绪操作。
邓心怡在季报中坦言:“科技投资需要与时间做朋友。”基金近三年收益53.75%,但若因短期波动频繁买卖,实际收益可能归零。普通投资者应学会“手中有基,心中无基”,定期查看净值即可。
五、结语:在时代的浪潮中,与优秀基金共成长。
诺安稳健回报混合C的价值,不仅在于其77.61%的近一年收益,更在于它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参与科技革命的理性方式:无需精通K线,不必追踪热点,只需信任专业的基金经理,坚守长期主义。
正如巴菲特所言:“风险来源于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通过此类基金,我们正是将资金托付给“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在国产算力与AI的星辰大海中,诺安稳健回报混合C如同一位可靠的向导,助普通人在波澜壮阔的科技浪潮中,驶向价值的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