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
十年磨一剑,沪指重回4000点后开启震荡模式。看着人工智能指数(931071)今年以来上涨67%、科技板块大幅上涨的行情(来源:Choice,截至:2025.11.14),很多人犯了难:AI都涨这么久了,现在上车还来得及吗?国产算力真的能替代海外?其实答案藏在“预期差”里——刚参加完天天基金调研团关于掌舵诺安稳健回报混合C(002052)的基金经理邓心怡的分享,把AI投资的底层逻辑说透了。
一、AI不是炒概念,是生产力革命的“杠杆”
很多人把AI当成短期热点,但邓心怡的判断很明确:AI的本质是生产力杠杆,核心是用数据激活新需求。
这不是空谈,而是有实打实的产业信号。数据显示,OpenAI单月营收已突破10亿美元,成为史上最快达成百亿美金年化收入的公司,Anthropic明年营收预计翻倍至80亿;字节近12个月AI Token使用量月均增速超50%,谷歌三个月年化增速也超20%,2023年以来,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明显回暖,全球AI应用正进入爆发期。
图1:2025Q2阿里营运资本支出增长223.55%

来源:阿里巴巴财报、开源证券,截至:2025.11.14
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AI,每轮科技革命都遵循“软件+硬件”双主线,现在AI正处于软硬件交替爆发的关键节点。更关键的是,这轮AI革命和国产自主可控形成了共振。
过去我们缺芯片、缺适配,现在国内大模型公司已发起跨芯片联盟,DeepSeek等模型适配多数国产芯片后,推理效率甚至超过海外卡,模型-芯片-应用的国产生态闭环已经打通,整体去库进程也有所加快。数据显示,我国62家上市企业库存合计从2023年以来整体绝对值维持较高水平,2025Q3整体库存同环比都有所下降,2025Q3库存水平同比下降6.2%,环比下降12.1%。
图2:A股62家上市半导体企业各个季度存货及同环比

来源:iFinD、东海证券,截至:2025.11.14
二、三大预期差赛道,现在布局还不晚
4000点上下的市场,闭眼买科技股可能行不通,但邓心怡指出的这三个被低估的方向,藏着真正的机会。
第一,应用端。
别被“AI吞噬软件”骗了,结构性机会才刚开始。
很多人觉得软件公司会被大模型取代,其实是误解。
邓心怡把应用机会分成两类,看得特别清楚:纯工具类软件确实危险,但拥有行业数据和工作流的企业级软件公司,反而会被AI重塑。
比如ServiceNow、Salesforce嫁接AI后,从卖软件变成卖“工作结果”,利润率大幅提升。大家可以看到C端机会更直观:从聊天框式的AI,转向Grok那样的虚拟伴侣,用户粘性会翻倍;谷歌Genie模型让文生世界更高效,短剧、交互剧这些沉浸式娱乐场景直接受益。
现在应用板块还没真正启动估值修复,一旦转型成功的公司交出超预期财报,就是最好的催化。
图3:Gartner将agenticAI列为2025年十大技术趋势之首

来源:Gartner,截至:2025.11.14
2025年有望成为Agent繁荣的元年。Gartner将agenticAI列为2025年十大技术趋势之首,并预测2028年至少有15%的日常工作决策将由agenticAI自主完成,而这一数字在2024年为0。根据MarketandMarket预测,AIAgent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51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471亿美元,2024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4.8%。
第二,算力端。
国产化+ASIC,比英伟达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算力需求不用怀疑,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因AI已连续高增,但真正的机会不在跟风追海外龙头。国产算力已不是“备胎”,华为昇腾2024年出货量超64万片,寒武纪、海光信息等企业市占率持续提升,2025年国产AI芯片出货占比已达40%。ASIC芯片被严重低估:谷歌、微软早就用自研定制芯片控制算力成本,随着推理需求增加,2027年ASIC增速会远超通用GPU,而现在市场还没充分定价这个趋势。
图4:到2025年,全国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
来源:工信部、开源证券,截至:2025.11.14
国家政策高度支持,国产AI算力正在崛起。根据工信部印发的算力发展规划,2025年国内智能算力规模将超过105EFLOPS。
邓心怡的操作更能说明问题:2024年底果断从海外算力链切换到ASIC产业链,今年6月又精准切换回海外算力链,完美踩中节奏。
第三,终端。
机器人+新智能硬件,从0到1的爆发机会。
AI能力再强,最终要靠终端落地。
邓心怡重点关注两个方向,都是未来6-12个月可能爆发的领域。
人形机器人:关键看“智能化、量产、场景”,现在瓶颈不在“身体”而在“大脑”,虚拟环境训练技术突破后,养老、物流等封闭场景会先落地,特斯拉的布局就是行业风向标。
新型智能单品:AI交互可能不再需要屏幕,比如带摄像头的AI导航、智能眼镜、AIPin,这些端侧AI产品正处于爆发前夜,相关产业链值得密切跟踪。
图5:历经多年发展,华为鸿蒙实现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全自主可控,并逐渐向智能化升级

来源:Wind,截至:2025.11.14
从物联网设备升级到手机、平板、手表、手环,再到原生鸿蒙操作系统,华为鸿蒙做成了这是我国首个实现全栈自研的操作系统。截至目前,搭载HarmonyOS5的终端设备数量突破2300万台。
三、4000点左右怎么投?节奏比胆量更重要
4000点左右,风险控制比收益更重要。邓心怡的投资框架,能给普通投资者很多启发:
回撤控制不靠猜行情,靠算估值。比如给AI公司定价时,参考海外同类公司10-15倍的市销率,接近上限就减仓,今年4-5月DeepSeek调整时,产品就靠这招保持稳健。
布局要早,还要灵活。芯原股份去年四季度就被纳入持仓,当时市场还没关注ASIC;灿芯股份持仓快一年后,才被市场广泛认可,这就是前瞻性布局的价值。
不设国界,但看性价比。虽然认可英伟达的实力,但最新季报前十大持仓已没有海外算力链公司,核心是当前估值不符合预期差逻辑。
图6:诺安稳健回报混合C(002052)前十大重仓股

来源:Wind,截至:2025.11.14
不押注单一环节,而是围绕模型迭代动态调整,覆盖应用、算力、终端三大预期差方向,邓心怡管理的诺安稳健回报混合C(002052)堪称AI投资风向标,其持仓既抓住国产算力替代的政策红利,又不忽视ASIC、机器人等结构性机会,完美适配当前“科技+自主可控”的双主线。根据Choice数据,截至11月14日,今年以来上涨83.66%,同类排名21/2293。
4000点不是牛市的终点,而是新赛道的起点。AI革命就像一场马拉松,盲目追高只会中途掉队,唯有看透产业逻辑、抓住预期差、控制好估值,才能走得远。科技浪潮里,节奏比胆量更重要。$诺安稳健回报混合C(OTCFUND|002052)$ $诺安稳健回报混合A(OTCFUND|000714)$ $诺安研究优选混合A(OTCFUND|008185)$ $诺安研究优选混合C(OTCFUND|014497)$ $诺安优势行业混合C(OTCFUND|002053)$ $诺安优势行业混合A(OTCFUND|000538)$ $诺安平衡混合C(OTCFUND|025332)$ $诺安平衡混合A(OTCFUND|320001)$
#锂电池行业拐点确立!锂电大周期来了?##杨德龙:4000点或是新一轮行情的起点##沪指失守4000点!全面牛市何时到来?##科技小登大揭秘#
天道酬勤终有时,道阻且长戒骄躁。
大汉天生,风控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