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天基金调研团#组织了一场线上调研活动,嘉宾是诺安稳健回报的基金经理邓心怡,业绩是相当厉害的,今年以来收益93.41%,如下图:(截至2025年10月31日)

交流会上,邓心怡分享了自己的投资策略和对市场的看法,下面是干货分享。
先介绍下邓心怡
邓心怡曾任职于中国对外贸易信托有限公司,从事投资研究工作,2020年11月加入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研究部副总经理,现任研究部总经理。2022年7月起任诺安研究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10月起任诺安平衡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2月起任诺安和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5月起任诺安创新驱动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6月起任诺安稳健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5年3月起任诺安研究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及诺安优势行业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投资框架
邓心怡的投资框架可以概括为 “宏观定方向、技术判拐点、数据验逻辑” ,其核心是坚信 “大模型的阶跃迭代是AI产业最核心的驱动力” 。
宏观定方向,研究宏观经济与政策周期,预判科技股行情的节点,例如,基于对历史上“政策响应周期”的研究,预判科技股从震荡期到爆发期的转换。
技术判拐点,以AI模型的迭代进程为核心指标,动态调整投资组合,模型的不同发展阶段(预训练、强化学习、应用期)对应不同的投资机会,她会据此调整算力、芯片、应用等环节的配置。
数据验逻辑,跟踪高频数据和学术论文,进行前瞻布局与验证,在AI领域,她会观察token调用量、算法效率等产业指标。她的团队还会研读论文,利用“论文到应用”约6个月的转化窗口来提前布局技术拐点。
选股逻辑与标准
在具体的选股层面,邓心怡注重以下几点:
终局评估法:她会尝试评估企业未来的潜在市值和业绩规模,并参考海外同类成熟公司的成长逻辑和估值体系,以给出一个中性情况下的终局估值。这有助于她在市场波动中保持持仓信心。
挖掘产业“预期差”:她擅长在市场认知不充分的地方寻找机会。目前,她重点关注AI产业链的三大预期差:
算力国产化:国产推理芯片的市场空间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预期差。
应用赋能:AI赋能千行百业(无论是B端效率工具还是C端消费应用)带来的价值重估。
终端革命:AI时代必将催生新的交互终端,尽管形态未定,但意味着巨大的创新机会。
持仓风格:她的持股周期相对较短,集中度较高,且换手较为积极,通过阶段性重仓个股来把握短周期内的机会。
关于后市
邓心怡有以下主要看法:
市场整体判断:她认为当前市场仍处于中枢上移的震荡市。市场估值修复的核心驱动来自于政策引导下对国内经济信心的提振和资本回报率预期的上升。
产业趋势判断:她坚定看好中国AI产业链,并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后对国产化信心更加坚定。她认为模型公司主动适配国产芯片,意味着“模型-硬件-应用”的闭环已经打通。
她指出 AI Agent与机器人正迎来“觉醒时刻” 。特别地,她认为人形机器人已进入场景落地期,2025年是产业从0到1向1到N过渡的关键年,其估值将从工具属性向“AI大脑”进化溢价转变。
关注方向:除了人工智能,她还关注创新药、新消费、军工和关键战略资源等具备产业发展驱动力的板块。
总的来说,邓心怡是一位风格鲜明、方法论体系完整的科技赛道基金经理。她以大模型技术迭代为内核,构建了一套融合宏观、中观、微观的动态投资体系,并通过终局思维和挖掘预期差来精选个股。
$诺安稳健回报混合A(OTCFUND|000714)$ @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