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来,机器人和Deepseek共同走出产业主线的意思。目前传统的三大类机器人,都是针对特定场景和应用而设计的,像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汽车,电子,家电等工业生产,服务机器人则是面对医疗服务,商品配送,公共服务等领域,特种机器人主要是深海探测,紧急救援等场景。目前股票市场交易的机器人,则是新型的人形机器人,它们具有与人类似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方式,也具备更强的感知和计算能力,未来能干更多的事情,可能链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形机器人这块,做的最早的是特斯拉。在2021年,就发布了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概念。随后到2023年5月,公开展示了最新的人形机器人机型,可以实现多机器人同步行走和抓取物品。再往后2024,2025年,不断升级更新。根据马斯克表示,会在2025年生产5到10万台人形机器人,2027年生产50到100万台,超出了市场预期。所以在2024年之前,市场交易的人形机器人,主要是特斯拉链。但从2024年开始,华为链人形机器人也开始扩散,包括赛里斯开始招聘机器人岗位,与相关机器人企业开展合作等等事件,也让市场开始交易华为链机器人从0到1的可能性。今年机器人行情爆发原因,主要是政策和产业逐渐形成共识。一方面是政策确实在支持,国内各部门,各地区,都出台了人形机器人相关的政策。另一方面,产业确实存在飞速进展,除了特斯拉外,中国的一些车企,机器人企业,互联网科技公司纷纷开始布局机器人产业,包括优必选,智元,傅利叶,小鹏,小米等,这些公司已经有了相关的机器人产品,并且逐步开始量产。市场认为,2025年将会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可能会实现应用场景扩散,技术迭代优化,以及成本下降等多方面利多共振。
说到板块,主要是与人形机器人零部件相关的制造业板块。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包括躯干,四肢和手部等结构。四肢部分,需要有执行器,包括直线执行器和旋转执行器。执行器里又会涉及到电机,减速器,滚珠丝杠,传感器等环节。如果按照未来人形机器人产量,计算各个环节价值量的话,还是有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的。这也是现阶段市场拔估值的主要锚。
总体来说,人形机器人是未来的一个重要产业趋势,在这种趋势下,相关公司都会进行战略性押注,包括车企,新老机器人企业,互联网公司等等。目前市场预期,在政策和产业趋势引领下,2025年会进入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
前海开源嘉鑫C基金在机器人板块进行了深入的布局。从其持仓情况来看,该基金涵盖了机器人产业链上的多个关键环节,包括核心零部件、智能控制与算法、机器人整机制造等。
例如,基金持仓中的双林股份,不仅是特斯拉的供应商,还在汽车座椅驱动器及位置记忆电位器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滚柱丝杠样品已研发完成并送样至特斯拉验证。丝杠作为人形机器人价值占比最高的核心硬件之一,双林股份在这一领域的布局为基金增值提供了有力支持。
基金采用灵活的投资策略,能够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组合。在市场上涨阶段,基金可以加大对机器人板块中强势企业的投资力度;在市场波动或下跌阶段,基金则可以通过降低股票仓位、配置防御性资产等方式,有效控制风险。
自成立以来,前海开源嘉鑫C基金在机器人板块的布局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回报。其累计收益率远高于同类平均和沪深300指数,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机器人板块属于新兴产业,技术更新换代快,市场竞争激烈,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此外,基金投资本身也存在风险,应充分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投资策略,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前海开源基金
